天天看點

“鶴崗化”可能是大部分小城市的命運

作者:九邊Pro

我老家是山西的一個地級市,全國範圍内算差的。這次回去,有個高中同學已經做到市上司了,過年正好閑着,過年期間沒少一起溜達,聊了不少,感覺挺有啟發。

不知道怎麼就說起鶴崗來,他有個說法,說除了一二線大城市,其他大部分地方都是鶴崗。

為啥這麼說呢?鶴崗為啥成了鶴崗?主要是下邊三個原因:

沒啥好資源,比如港口、特産等等(也可能資源耗盡)。

沒有增長性特别好的産業;

人才持續外流;

一個地方怎麼才能發展起來呢?往往是有什麼特别好的資源,地理環境好也行,比如有些城市是港口,有些城市是交通要道,都是資源,先做資源買賣,等有了本錢,再趕在資源耗盡之前轉型更加持久的産業。如果啥都沒,那就慘了,被鎖死了。當然了,資源型城市大部分有依賴症,轉型失敗得多。

我們那個地級市因為沒有好的資源,是以沒有有特别好的産業,每年聯考倒是有不少孩子能考名校,但是這些孩子畢業後都不回來,主要是回來也沒事幹,比如我這個同學他自己倒是北京名校畢業,回來也隻能去做公務員,幹不了别的,其他人都不願意回來。

人才不回來,自然搞不出來什麼新産業。沒有産業,人才隻要考大學走了,就再也不回來了,再過去幾十年裡,處于一個持續的放血狀态,整體是一個惡性循環。

由于沒啥好産業,或者産業停滞不前,生産力決定當地文化,當地的文化也變成了一種“靜态文化”。

增長很慢的社會裡,“人情”是另一種貨币,子女找工作,自己出門辦啥事,不找點關系心裡不踏實。

而且在靜态社會裡,大家腦子裡“拼搏奮鬥”、“出人頭地”的想法會淡很多,反而對“穩定”有種獨特的需求,畢竟眼前的日子要過很多年,是以當地的老百姓最熱愛的東西,無疑是公務員,如果當不上公務員,退而求其次去個電廠等國營機關。

甚至有人總結,小城市分為四等人:

第一等,公務員,事業編

哪怕賺得少,那也是人中龍鳳。

第二等,生意人

有錢人,去了小城市就發現奔馳寶馬也不少,那些飯店和洗浴中心老闆往往非常有錢。

第三等,打工族(非事業編)

一般在飯店端盤子,在洗浴中心打雜,等等。小城市和縣城老百姓鄙視打勞工,主要也是因為他們視野裡的打勞工往往都是這種,可能不太了解你在外邊幹啥。既然不知道你在幹啥,就覺得可能跟在洗浴中心打雜性質差不多吧,沒尊嚴,不穩定,而且也升不上去,因為上司要先提拔自己的親戚。小地方的老百姓往往想象不了大型公司是怎麼運轉的,以為都跟當地洗浴中心差不多。

第四等,該溜子,沒啥正經穩定職業

街坊領裡的笑話,誰家有個流氓兒子,自我安慰的時候,會說“總比老王家那個該溜子強吧”,老王家可能也這麼看他家。

熱衷公務員這事不僅是山東,在哪都差不多,隻是山東的共識要強烈得多。大家可以仔細看看,民營企業發展不太好的地方,這種觀念都比較重,這種觀念又束縛了民營企業,稍微有點能力的人都進了體制,民營自然發展不好,反過來不斷強化“萬般皆下品,惟有公差高”的觀念,事實上大陸古代說的"讀書高",也不是咱們現在的"知識是生産力",而是那時候讀書可以考取功名,看着是在說讀書,其實說的是編制。

編制之外,就是房子。

在我們老家那種已經“鶴崗化”了的地方,房子是幾乎所有人的頭等大事,不過那地方公務員才能貸到款,其他人很難很難,這時候就得靠民間借貸,大家“融資”主要靠親戚朋友。

周邊縣城裡的“有錢人”也會去小城市裡買房,為了子女回家探親友善,也為了自己友善,是以這些年縣城人才流失嚴重,先是流失了外出讀書務工的年輕人,然後流失了比較有錢的中年人。

但是和鶴崗一樣,蓋房子這種“土地财政”在當地也搞不下去了。

在我們老家那種地方,老百姓攢好多年,集合親戚朋友所有的資金,最後才能買套房。經過過去幾年的折騰,能買的幾乎都買了,剩下的就是改善了,每年都有那麼一批人發點小财,然後就會在當地選擇好小區搬進去,于是當地有些小區房價比其他地方高一大截,戶型也大,小區物業非常負責,整體風貌跟其他小區完全不是一碼事。

但是對于政府來說,由于買房需求透支得差不多了,再想賣地,開發商也不一定接了,因為賣便宜了政府不願意,賣貴了開發商不賺錢,是以卡住了。

換句話說,房地産拉經濟這事并不是可以無限用,它有根最後的紅線,也就是開發商開發出來的房子,當地老百姓買不買了?

如果老百姓沒錢,不買了,那開發商就選擇不拿地,“鶴崗化”的城市就是這樣。如果買,那說明還有購買力,還可以繼續玩。

這個意義上講,很多地方根本沒法用“土地收入”這根拐杖了。也同時說明一二線遠遠沒結束。

而且尴尬的是,越缺錢的城市越沒法搞房地産,越可以玩房地産的城市其實不太需要玩。

此外觀察其他發達國家的曆史,還能發現一個趨勢。

每個發達國家的曆史上都會有一波超級基建,一開始是全國大拆大建,但是很快就玩不下去了,因為大拆大建是需要老百姓财力支援的,等到基層的儲蓄耗盡,這個遊戲就玩不動了。

然後那些國家也無一例外出現了“二次城市化”。

也就是農村的人進城導緻城市大規模拆遷一番,但是這些人進城不是可持續的,到了一定程度就停了,這是第一波城市化。

然後小城市再向大城市再來一波,小地方有才華的人會選擇去大城市打拼,日本的東京,南韓的首爾,美國的洛杉矶和舊金山,都是這樣。第一波和第二波是有一定重合的,不過第二波持續得更久一些。

這就導緻各國除了大城市之外的其他地方,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停滞和倒退。我們看美國電影,也能感覺到,美國的那些小城市和舊金山這樣的核心大城市完全不是一個畫風,日本的小地方和東京也完全不是一個模樣,今後我們慢慢也會呈現這種狀态。

是以網上有很多人探讨“鶴崗”這種地方該怎麼解決,那天和我同學讨論,他的觀點沒啥可解決的,發展是異類,停滞或者"微增長"才是常态,處理好停滞狀态下的不出問題,才是關鍵中的關鍵。

現在小地方面臨最大的問題,就是"财政的剛性支出”和“日益萎縮的财政收入”之間的沖突,教師工資得發吧,退休員工的養老金得發吧,修橋補路也得花錢,這些錢基本上沒啥回旋餘地,必須得花錢,但是對于那些停滞了的地方,收入卻成了大問題。

這也沒啥好辦法,今後隻能是精簡班子,沒法開源,盡量節流,我前幾天看到鶴崗發了個通知,說他們要停招公務員,估計今後很多小城市都得跟進。

今後小城市們自己省着點花,國家再給從東部補一些,慢慢就形成了一個平衡,日子也就可以過下去了。至于為啥要東部補,這也是應該的,因為中西部以及東北一直在持續向東南沿海以及一線城市輸送人力,導緻自己貧血,發達地區給落後地區點補助也無可厚非。

這倒是應了那個很熱的詞,叫“新常态”,其實觀察下整個人類五千年的曆史,低速和停滞是絕對的常态,過去四十年高速發展屬于絕對的“異類”和“非常态”,而且這種“非常态”本身是一種因緣際會。下邊的這些因素碰一起了,才迸發出了前所未有的經濟活力:

正好攤上了一個技術周期的成熟期;

倡導全球化的西方上司人上台,西方在對外轉移産能;

正好大陸完成了整改,利益集團還沒形成,各種力量不會互相掣肘;

大陸正好有一大波人才紅利;

還有一幫腦袋别在褲腰帶上的猛人當時正在受窮;

這些因素疊加,才有了這種突飛猛進,但是仔細一看,就能發現這些因素都在淡去,接下來其實是“回歸常态”。

回歸常态之後,并不是全國的增速都均勻下降,而是大部分地方下降明顯的多,但是少數地方說不定會比之前發展的更猛,這在發達國家也被證明了。

因為舊優勢已經褪去,但是新優勢在少數大城市已經形成,他們有最優秀的人才,有研究所,有發展所需的廉價資本,還有無處不在的思想碰撞,更重要的是,你有牛逼的思想,得有人懂才能轉變成生産力,這事隻能在大城市發生。

舉個例子大家就知道了,這是我自己親身經曆過的。

幾年前有個研究圖形算法的博士,他的研究成果很牛逼,但是國内基本沒有廠家能用得着,導師跟他說,要不是去美國碰碰運氣,他已經訂好了機票,突然有大廠技術負責人給他打電話說去聊聊。

因為之前這個技術負責人跟他聊了之後,跟自己的上司一彙報,上司思路很開放,決定試試,大筆一揮撥一部分錢資助他繼續研究,這不幾年過去了,已經出了成果,現在他已經不是當年的窮博士,有了自己的實驗室和團隊,住進了北京的好小區。

這種事在前些年隻能在美國才能發生,但是現在在我們身邊越來越多,而且幾乎無一例外集中在一線城市,咱們并不是在這裡無腦吹一線,隻是一線的人更多,思路更野,人才和優秀想法更容易被識别,識别之後就能拿到投資,形成一個正回報。

換以前,那哥們就得去美國,換一個小地方,那哥們可能也啥都做不出來,畢竟如果一線大廠都覺得他的成果用處不大,小地方的鍋爐廠更不可能了。

美國科技也是這個邏輯,它為啥厲害,很關鍵的一點是,他有強大的“技術市場”,有才華的人可以去市場裡公開叫賣,資方可以選擇那些有前途的方案打錢,慢慢的美國成了全世界的“一線城市”。

這種模式的推動下,大陸不出意外,今後會形成少數城市“深圳化”,高收入,高房價,高壓力,高淘汰。

還有一部分城市找到自己的發展之路,比如有些城市搞起了特色旅遊,盡管發展不會太快,但也能慢慢往前走。

同時大部分小城市都将鶴崗化,低房價,低收入,低壓力,發展停滞。

不過也沒啥不好,一個好的國家,就是應該給各種不同的人提供選擇,熱血青年可以選擇去深圳那種地方去建功立業,也可以選擇在老家徹底躺平。

可能有人問,有沒有那種躺着還可以很爽的生活?

感覺過幾十年也不是不可能,隻是現在大陸的發展水準和人口基數,現階段根本不可能,除非自己家裡有礦什麼的。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的發展思路,依舊是“托底思維”,也就是國家努力去給老弱托底,逐漸落實勞動法。

如果有手有腳頭腦正常的人不需要工作就可以過得比工作的人好,那不是一個健康的社會,反而是一種畸形社會。

這種情況下,就隻能是做選擇了,事實上太多人已經做了選擇,不然也不會那麼多城市成了人口淨流出城市,因為已經有太多年輕人用腳投票。

那今後“鶴崗化”的城市和“深圳化”的城市距離會越來越大嗎?

是也不是。

财富總量上差距肯定是越來越大。

生活品質方面差距卻不會太大。

其實作在大家應該有感觸,小地方跟大城市的生活差距并不大,基本上大城市用啥,他們也用啥,可能差别是你用大品牌,他們使用品質可靠,價格便宜,沒有品牌的同質化産品。我回去老家就有個感觸,北京有啥,那邊就有啥,不過都是低配版本。

是以也不用太擔心,成熟社會就這樣,給每個人一個合适的生态位,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隻要心态調整好,每個人都能過的挺不錯。

全文完,多謝大家閱讀,如果喜歡。請點贊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