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世間》編劇王海鸰:靠什麼讓觀衆舍不得倍速看劇?品質

電視劇《人世間》在央視一套開播後,劇中周家三兄弟的命運沉浮,牽動着廣大觀衆的心。這部旨在以東北一個平凡家庭為切口,展現中國近五十年社會變遷史的作品,無疑得到了觀衆和行業的一緻好評。

《人世間》編劇王海鸰:靠什麼讓觀衆舍不得倍速看劇?品質

《人世間》海報

該劇改編自作家梁曉聲的同名小說,洋洋灑灑百萬字,曾獲“茅盾文學獎”。在小說出版後不久,騰訊影業與李路導演便共同選擇決定拍攝,并獲得了《人世間》長達8年的影視改編權。

《人世間》出品人、騰訊集團副總裁程武曾公開表示:“能獲得梁老師的版權授權,深感肩上的責任和重擔,希望聯合最優質的創作力量,共同打造一部兼具收視和社會影響力的現實題材力作。”

此時,物色一位合适的編劇,成為《人世間》電視劇改編的第一要務。這般體量和重量級的作品,對于任何編劇來說,都是巨大挑戰。李路曾詢問過兩位朋友,一是陳道明,一是周梅森:誰來做編劇合适?兩位都推薦同一個人:王海鸰。

呐喊是對的,但是隻呐喊是不對的

王海鸰有着三十年的劇本創作經曆,《中國式離婚》《新結婚時代》《大校的女兒》等熱播劇集,皆出自她的手筆。而她最擅長的便是捕捉生活中的點滴細節,描摹人物細膩情感。李路堅持認為,《人世間》這樣有深度也有廣度的現實題材,必須是有豐富人生閱曆和創作經驗的資深編劇方能駕馭。“王海鸰是不二人選。”

劇方向王海鸰提出邀請之後,王海鸰十分謹慎,拒絕了劇方贈書,“拿了人家送的書,最後如果沒合作成,挺不好的”。于是自己先買來了《人世間》的小說,看完之後,王海鸰認為,值得合作。

“書中很吸引我的,是作者的主旨——為底層生活的人們呐喊說話。這個主旨是對的。”王海鸰自稱,通過《人世間》,她是第一次真切看到上世紀七十年代底層老百姓的生活,“當兵以後,我下過鄉支農,但還是不夠了解,等于說這是我一個生活的盲點,認知的盲點。這對我來說,是對中國當代曆史一個感性上的補充。給我的震撼也很大,這幫人這麼窮,這麼苦,依然能夠頑強生活,到底是因為什麼?”

《人世間》編劇王海鸰:靠什麼讓觀衆舍不得倍速看劇?品質

《人世間》劇照

同時,《人世間》寫到的年代是王海鸰親曆過的,王海鸰是1952年生人,跟小說中的主人公“周秉昆”是同齡人。與故事中的人物經曆過相同的時代,很是打動她。“那時候那麼困難,大家還能一塊度過來,真的不易。後來我又在思考,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強大過、軟弱過、被欺負過、貧窮過,但是永遠沒有被征服過,永遠沒有被同化過。我在想,這其中,到底什麼在起作用,後來我覺得,中華文明就是道德文明,小說中的‘好人文化’也是我感受比較深的。小說裡寫到了‘光字片’(主人公們生活的城中村片區)名為‘仁義禮智信’的小街巷子,這個讓我印象深刻。”

認可《人世間》的同時,王海鸰最初也有過顧慮。作為資深編劇,她深知這部作品的改編難度。《人世間》當年以當屆最高票數獲得的茅盾文學獎,是“血統非常純正的嚴肅文學”。“嚴肅文學很多時候寫的是人,沒有過多的故事性,沒有過多的戲劇性。但劇本改編需要戲劇性和故事性,除了劇情所需要的外化表現,也要把所有心理描述都給外化出來,要有巧合,起伏,波折,這是一個難度。第二個難度,隻有戲劇就是隻有骨骼,隻有文學性就是隻有血肉,那麼這兩者結合起來就是一個好的劇本。第三個難度,小說是作家個人對生活的體驗經曆,那這部分必然是有局限性的,《人世間》裡難道隻有底層嗎?也有精英,有官員,有企業家,有知識分子等等,那就要做加減。這三個部分工程量都比較大。”

王海鸰條分縷析,羅列《人世間》改編的主要困難。但對于她來說,這些都是可以克服和解決的問題,對她來說,最重要的是對于作品基調的認知,她希望能夠和創作團隊達成一緻。

“我對小說也是有一點不認同的:呐喊是對的,但是隻呐喊是不對的。我跟導演表達了,我覺得色調是鋼鐵色的,灰色的,當然給人堅韌的頑強的感覺,但同時也是沉重的。而我個人對于生活,我希望它是明亮的,是溫暖的。任何一段生活,它都有兩面性,就像大家生活在一個集體裡,都會有不同的感受。”這一點,王海鸰和創作團隊一拍即合,他們也希望《人世間》電視劇的基調是明亮的,溫暖的,能給人以希望的。就這樣,合作達成了。

編劇在改編中失去自我,是最可怕的

王海鸰也表達了對于原著作者梁曉聲的感激,“我覺得他非常了解我,對于改編,絕不多插手,不打擾我的思路、看法、取舍。”在王海鸰看來,編劇不能在改編中失去自我。“接力棒這時候已經到了我的手裡,我過多聽别人的意見,失去了自我的話,這是最可怕的。你把編劇搞的,你說東牆不好,編劇東牆加塊磚,你說西牆不好,編劇砌一塊補一塊,編劇到這個程度那就糟糕了。絕對要尊重編劇的第一感覺,編劇的自我意識。”

除了在《人世間》小說中進行内容的梳理和篩選,王海鸰還要作大量案頭工作。對于書中涉及的每一個年代,每一個人物的經曆背景,都要進行細節的考證。比如劇中涉及到官員、商人的經曆,王海鸰閱讀了大量官場小說、商戰小說,也采訪了身邊有類似經曆的朋友。在劇本創作的後期,也通過演職人員的回報,吸收了許多建議。

她提到,飾演鄭娟的殷桃是一位非常認真的演員,在多次圍讀時,都對于鄭娟這個人物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議,在整個拍攝期間,都與王海鸰保持着密切的聯系,溝通人物創作。王海鸰也笑稱,經曆傳奇、敢愛敢恨、外柔内剛的家庭婦女鄭娟,是她寫過“最犯難”的女性角色,反而周家二女兒周蓉這樣的知識分子女性,對她來說更熟悉一些。

《人世間》編劇王海鸰:靠什麼讓觀衆舍不得倍速看劇?品質

《人世間》劇照,殷桃飾演鄭娟

因為創作上的高難度,以及方方面面的客觀原因,劇本還沒完全定稿,《人世間》就必須開機了,“你說我壓力有多大?”王海鸰說道,“人家在那花着錢,就等着你修改過的劇本,我壓力很大,超出了我以前的創作規律,我一天從早晨坐到電腦前,中午小睡一小時,下午繼續一直寫到晚上,這對于一個老人來說是非常難的。”

“每天晚上,我改好的劇本一過去,他們當天晚上就圍讀,完了給我意見,他們圍讀兩點結束就兩點發我,三點結束三點發我,後來我夜裡就睡不着,因為老想着等他們的意見。後來我說,你們還是早上六點發我,要不我夜裡睡不好覺。結果,我真是自找苦吃,想着他們的意見,睡不着,活活等到六點。”王海鸰“訴苦”。

“你說要表揚我還行,要是批評我,我就更睡不好了,他們還不愛表揚人,一看完劇本全是一二三四,哪兒哪兒不好要改。我說有沒有好的地方,他們說有,好的就不說了,我說得說啊,你們就不能正面激勵嗎?”王海鸰笑道。她坦承,到最後沖刺階段就是這樣,“大家都苦,但誰都不叫苦,我還是覺得挺愉快的一個過程。”

在《人世間》劇組,李路和王海鸰都是急脾氣,編劇和導演是創作中最重要的兩個角色,同時也是碰撞交流最多的兩個人。他倆脾氣上來,誰也不服氣。“我正寫得聚精會神,李路導演一個微信語音發過來,這段戲寫的什麼,這沒有意思,太水了。我就發微信過去,跟他說,這戲不好,你通過了呀。結果後來拍完了以後告訴我挺好的。後來我跟他說,有的時候需要一些閑筆,你不能一個戲老緊繃繃的,都說要接地氣,地氣從哪兒來,就是生活中真實的點點滴滴。”

“看着像我‘得罪’你了,你又‘得罪’我了,其實為的都是戲,都是為了達到藝術創作和理念上的高度一緻,是以我們都不在乎,彼此印象都很好,覺得是戰友,是我說一你就知道二的默契,這是很美好的一種關系。”

《人世間》編劇王海鸰:靠什麼讓觀衆舍不得倍速看劇?品質

不要試圖迎合觀衆,迎合永遠滞後

在這次《人世間》的創作過程中,王海鸰強烈感覺到,“現在看劇本的,負責審劇本的人,水準比過去高多了,越來越具備文學素養。”

“過去是偏重市場,電視機時代,說遙控器掌握在大爺大媽手裡,是以要做他們愛看的。現在網際網路時代,年輕人是主力,要寫他們愛看的。”王海鸰說道,“但對我而言,我關心的是自己對什麼有創作沖動,自己看到了什麼,想表達什麼。你想表達的東西,表達好了,照樣可以吸引很多人來喜歡。不要試圖迎合,迎合沒有出路,迎合永遠滞後。”

說到現在觀衆群體以年輕人為主力,也就聊到了如今網絡播出平台的倍速觀看功能。對于這一功能的出現和廣泛應用,王海鸰有她自己的獨到看法:“首先現在年輕人工作忙,沒有那麼多時間看電視,這個功能的出現是應運而生。另外,有時候一個故事,細節做得不夠吸引人,情節又讓你想知道結果的,要在小說裡這就叫通俗小說,看的時候嘩嘩就翻到最後了;那在電視劇裡,大家就會倍速看。”王海鸰認為,“我個人是後知後覺地感覺到,倍速觀看這個功能,其實變相對創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靠什麼讓觀衆舍不得倍速看?品質。如果你要是用兩倍速來看我的劇,我肯定承認,是我寫得不夠好,因為創作電視劇不是自娛自樂,你還是想達到和觀衆之間的一種溝通,那麼溝通不了,首先是表達者的問題。”

既要關心大家,也要關心小家

網上有評論認為,《人世間》有一個非常動人之處,就是将周家最“不出色”的小兒子周秉昆作為了絕對主角。他沒有哥哥和姐姐出類拔萃的聰明才智,格局智慧,但有着一顆純樸善良的心,敢于擔當的勇氣,踏實勤懇,吃苦耐勞,在坎坷人生路上,一手一腳創造出了自己的美好生活。對于這般了不起的小人物的描摹,令廣大觀衆共鳴。“我們社會價值體系中,習慣于認可‘塔尖’上的人,會忽視普通人。周秉昆是普通人,他勢必要受這些社會價值體系的影響,對比他的兄長和姐姐,他就會覺得自己沒出息。但他質樸善良可愛,也是為家庭,為長輩和妻兒付出最多的人。很了不起。”

《人世間》編劇王海鸰:靠什麼讓觀衆舍不得倍速看劇?品質

王海鸰指出,“我個人覺得,我們中國人一直很關心小家,但是前幾十年,好像隻要是個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我對這個不認同。在哪個年代我都不認同。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既要關心他人也要關心自己,既要關心大家,也要關心小家。”

“不是所有人生來就開挂就自帶光環,那是少數。現在社會開放到這個程度,周秉昆的價值觀應該為大家接受,而且所有普通人應該從他那裡得到撫慰。我們大多數普通人,生命的意義在哪裡,不見得是為人類做了多少貢獻,我們為家庭做了很大的貢獻,等于也是為人類做的貢獻,沒有小家也沒有大家。”王海鸰認為:“誰都願意看英雄。但平民寫好了,非英雄寫好了,寫出人性深刻的東西來,一樣會得到大家認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