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偏僻甯靜的小山村,入夜後除了每家每戶星星點點的燈,就隻剩螢火蟲的閃爍。夜幕下的黑暗,其實讓人很不安,是以我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為群衆争取資金安裝路燈,點亮周坑。”在2021年高州市村黨組織書記鄉村振興“擂台比武”暨村(社群)黨組織書記“述評比學”活動上高州市馬貴鎮周坑村黨支部書記鄒小梅在活動中許下諾言。除夕夜前,鄒小梅以及該村“兩委”兌現了這個對全村村民許下的承諾,回家路“亮”了!

如何兌現這個承諾?鄒小梅以及“兩委”幹部心裡一早做好了計劃。按設想,周坑村紅花荷至石羊棚電站路段約2.8公裡,安裝71盞路燈,甘埇村至周坑村之間危險黑暗處安裝9盞。鄒小梅積極向上級申請資金7萬元,發動鄉賢捐資近6萬元,加上述評比學鎮村兩級獎金6.5萬元,共計19.5萬元,這條鄉村路就能點亮。
1月28日晚路燈到貨、驗收,29日至年初二這幾天幾乎都是冷雨天,但天公作美,30日天氣放晴,鄒小梅馬上組織有勞工、幹部以及群衆,搶抓好天氣,把紅花荷至石羊棚電站路段共71盞路燈安裝完成,在除夕夜前點亮了這條2.8公裡的歸家路。
連接配接甘埇村、周坑村之間的路段彎曲,晚上顯得很荒涼。“那裡又黑又荒涼,是我周坑村民回家的必經之路,雖然它不屬于周坑,但是有利于我們周坑,在那裡我們安裝了8盞路燈,連接配接的不僅是路燈,更是連接配接我們兩村的感情。”鄒小梅沒有被“屬地管理”四個字困住,而是用樸素的為民思想,真真切切地為群衆辦實事,得到了兩村群衆的認可。
回想起為了趕在過年前點亮這段路,幹部們感觸很深。當時已經是年終歲末,很多勞工都放假準備過年了,很難請到勞工安裝路燈。“不能等到年後,要排除萬難在年前幹好這件民生實事!”這成了鄒小梅以及該村黨員幹部的一緻目标。于是,兩村決定要幹群攜手照亮歸家路。不少懂技術的黨員、群衆、榮民紛紛加入亮化隊伍。很快便集結了一支由一名退役軍人、兩名黨員、三名年輕村民以及“兩委”幹部組成了的安裝隊伍,加快施工速度,兵分兩路同時開始動工。終于,趕在年前亮燈。
“我的家人非常支援我,說要安裝好讓群衆過個‘敞亮’的年。”一名參與路燈安裝的退役軍人說。
“過年在鄰居家玩久一點也不怕,回家安心多了!”“增進了兩村的情誼,以後共同打造新農村,共同富裕!”“這個年,過得敞亮暖心!”看着村民們的一緻好評,鄒小梅以及黨員幹部們由衷地感到高興。
“雖然中間發生了很多小插曲,但經過協調都順利解決了。我的家人、幹部、群衆這麼支援我,我覺得很幸運,為群衆辦成一件實事,我感到很有成就感、很滿足。也希望這次的亮化行動能成為兩村的橋梁,往後持續加深溝通聯系,實作資源互通,共謀發展。”鄒小梅說。
【撰文】邱茜
【通訊員】揭子婵
【作者】 邱茜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用戶端
來源:南方+ - 創造更多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