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正月十二年俗多,記得“吃3樣做4事”,一年财不丢,家裡人氣旺

作者:從遠處看經濟

#這就是年味兒#農曆正月裡的每個日子,都有着傳說和講究,尤其是正月十五前的每一天,幾乎每天都有對應的傳說和年俗。

過年過得就是講究和禁忌,因為隻有這樣才顯得年味十足,而且也告訴孩子年俗和年味的由來,讓過年的年味文化可以世代傳承下去,否則過年成了放假就讓人索然無味了。

正月十二是正月十五前的一個重要時間節點,因為即将迎來農曆新年的又一輪高潮——鬧元宵,是以正月十二的年俗和講究還是不少的。

根據傳說正月十二是“老鼠節”,因為老鼠是特别讓人憎恨和傳染疾病的動物,偷盜糧食和破壞财物,是以人們會在正月十二這天想盡辦法來消除鼠患,也是為了祈盼家裡的财産不丢失。

正月十二年俗多,記得“吃3樣做4事”,一年财不丢,家裡人氣旺
正月十二的年俗歸納起來就是“吃3樣和做4事”,寓意一年财不丢,家裡人氣旺。

正月十二記得“吃3樣”

1.吃糊塗湯:糊塗湯有的是用面粉制作的,也有的是用玉米面熬的糊塗粥,因為大家覺得正月十二這天喝糊塗,可以糊住老鼠的嘴使其張不開嘴不能破壞财物。

正月十二年俗多,記得“吃3樣做4事”,一年财不丢,家裡人氣旺

2.吃餃子:正月十二包餃子跟平時的餃子形狀略有不同,主要是把餃子捏成老鼠的樣子,讓餃子的耳朵尖尖的類似老鼠的嘴,使勁捏幾下寓意讓老鼠張不開嘴,這天也吃這樣捏出來的餃子,也有把老鼠這害人精給消滅掉的寓意。

正月十二年俗多,記得“吃3樣做4事”,一年财不丢,家裡人氣旺

3.吃炒豆:正月十二把家裡的豆子拿出來炒,炒豆子會發出噼啪的響聲,這樣寓意使老鼠不得安生,進而變得耳朵聾聽不到,因為老鼠的眼睛不好用,全靠鼻子和耳朵,把老鼠的耳朵炒聾了,它也就不能出來害人了。

正月十二年俗多,記得“吃3樣做4事”,一年财不丢,家裡人氣旺

正月十二記得“做4事”

1.搭燈棚試燈:過了正月十一,人們開始準備慶祝元宵佳節,從正月十二開始選購燈籠,搭蓋燈棚。童謠是這麼唱的:“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燈棚,十三人開燈,十四燈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燈。” 正月十二點燈還有添丁的寓意,按照傳統習俗家裡屋子有人住的都要挂上紅燈籠,正月十二家裡有新出生的孩子,都要給他點上一盞小燈,這也寓意添丁加口,這是一件特别值得慶祝的事,是以正月十二這天家裡有孩子别忘了點點小燈籠。

正月十二年俗多,記得“吃3樣做4事”,一年财不丢,家裡人氣旺

2.不動剪子:剪子發出的聲音是咔咔嚓嚓的聲音,這個聲音與老鼠磨牙的聲音類似,是以正月十二是要把剪子藏起來,這樣有不招老鼠和财物不受損失的寓意,正月十二藏剪子時最好用紅布包好或用紅線系好,因為紅色是過年的喜慶色。

3.扔舊鞋:鞋跟“邪”諧音,正月十二是點燈添丁的日子,舊鞋和破鞋的寓意都不好,是以這天家裡有舊鞋和破鞋的一定要及早處理掉,免得留在家裡犯隔應。

4.烤火:民間素有“火燒旺運”的說法,正月十二用柏樹枝燃燒烤火,有着“烤百病”的寓意,不過現在已經很少見到烤火的人,但是正月十二家裡炒菜做飯時把火燒的旺旺的,也有日子越過越興旺的寓意。

過年就是過個開心和快樂,年俗和傳說因為有趣有意思,才會使我們過年顯得年味十足,是以“吃3樣做4事”還是要講給孩子聽,讓他們感受到傳統的年俗和文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