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官媒點評!冬奧實作全場館100%綠色電力,新能源觸底回彈了?

作者:南京美術學院美術館

人類的悲歡并不相通,但布局新能源的股民,最近兩個月卻是有相同的悲傷。2022年以來,無論是锂電、新能源車,還是風電、光伏,隻要和新能源沾邊,幾乎都是跌跌不休。連有着“甯王”之稱的甯德時代,開年以來都回調了近20%,直接帶崩了創業闆。

“雙碳”大背景下,新能源産業卻是一片悲觀情緒。此種情況下,人民日報發文對碳達峰碳中和做了評論。

2月11日,人民日報評論稱,實作碳達峰碳中和,是一項複雜工程和長期任務,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目标上要堅定不移,政策上要穩中求進。

實作碳達峰碳中和是推動高品質發展的内在要求,要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系統觀念,以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為引領,以能源綠色低碳發展為關鍵,加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産業結構、生産方式、生活方式、空間格局,堅定不移走生态優先、綠色低碳的高品質發展道路。

锂電池闆塊初現回暖迹象

或許是受到了官媒評論的提振,2月11日,锂電産業鍊終于初現回暖迹象。

官媒點評!冬奧實作全場館100%綠色電力,新能源觸底回彈了?

鹽湖提锂闆塊大幅拉升,中鋁國際、國機通用、沃頓科技封闆漲停,兆新股份、天齊锂業、久吾高科、盛新锂能等集體沖高。

锂電池闆塊早盤也有回暖趨勢,紅星發展拉升封闆,天華超淨、天齊锂業、中偉股份、中礦資源、璞泰來、西藏礦業等紛紛走高。

锂礦闆塊漲勢強勁,中礦資源漲停,天齊锂業、贛鋒锂業、鹽湖股份集體上行。

對于新能源車産業鍊,博時基金發表觀點指出,目前新能源車的估值已逐漸接近曆史底部,行業基本面處于短期和中長期同時向上的階段,更看好産業鍊裡核心龍頭公司的表現。

展望後市,博時基金指出,依然堅定看好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投資機會。從全球範圍内看,新能源車的政策都在持續加碼,也符合“碳中和”與節能減排發展方向。目前,新能源車的滲透率在全球仍不到10%,行業仍具有高景氣度,長期成長确定性強。“經過前期的回調,新能源車闆塊目前的估值成本效益更高,相對更看好産業鍊裡核心龍頭公司的表現。”

綠電闆塊仍在下跌

事實上,人民日報的評論,聚焦“碳達峰碳中和”,本質上其實跟光伏、風電更加息息相關。是以,新能源車産業鍊今日的回暖,主要還是如博時基金所言,估值已經接近底部。

反觀光伏、風電闆塊,今日的表現仍舊不理想。

光伏闆塊内,隆基股份跌逾3%,陽光電源跌逾2%,設研院、天合光能、華自科技、全築股份等均大幅下跌;風電裝置闆塊内,金雷股份、運達股份、日月股份等大幅下跌,天順風能、明陽智能、時代新材、金風科技等跌逾2%。

但是,風電與光伏作為大規模能源轉型的主要方向,在政策紅利和基本面支撐兩方面沒有出現明顯變化的情況下,回調或許也已經接近尾聲了。

招商證券指出,“雙碳”背景下,建築光伏相應政策及行業标準逐漸推出,預計光伏屋頂市場将從2022年開始顯著增長;未來随着薄膜電池技術的進步,光伏立面市場潛力也有望激發。

有機構預計,2022年随着綠電市場的推進,市場規模至少在200-300億千瓦時(2021年僅半年規模);2023年後,如歐盟碳邊境調節稅啟動,将有更多高耗能企業進入市場,綠電交易規模或有望看到千億千瓦時,實作近5倍的增長。

兩部門發文促進綠電消費

對于綠電發展,政策方面也是大力支援。

2月1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 、國家能源局釋出《關于完善能源綠色低碳轉型體制機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見》。意見指出,推動建構以清潔低碳能源為主體的能源供應體系。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重點,加快推進大型風電、光伏發電基地建設。

具體來看,一是建立清潔低碳能源資源普查和資訊共享機制;二是推動建構以清潔低碳能源為主體的能源供應體系,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重點,加快推進大型風電、光伏發電基地建設;三是創新農村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機制;四是建立清潔低碳能源開發利用的國土空間管理機制。

券商分析指出,此措施全方位提升綠色電力需求,有望帶來綠色電力量價齊升。具體看,在2022年煤電長協電價多省實作20%以上同比漲幅基礎上,綠電的綠色價值可實作在煤電電價上的進一步溢價,帶來新投産的新能源平價項目收益率大幅提升。

北京冬奧成綠電推廣先鋒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關注度極高的北京冬奧會,也和綠電産業息息相關。

北京冬奧會賽事期間,3個賽區26個場館全部使用綠色電能。國務院表示,“國家電網建設完成了冬奧電力運作保障指揮中心,将賽區的供電可靠性提高到99.999%,這是曆屆冬奧會最高标準,并在奧運會曆史上首次實作了全部場館100%綠色供電。”

據測算,到冬殘奧會結束時,冬奧會場館預計共消耗綠電約4億度,可減少标煤燃燒12.8萬噸,減排二氧化碳32萬噸,對于奧運和“雙碳”目标,這都是濃墨重彩的一筆。

以北京冬奧會為服務建構新型電力系統,推動碳達峰、碳中和目标落地的重要平台,大力推動綠色電力交易,這也将為綠色電力的應用提供一個全球矚目的跳闆,不僅促進大陸清潔能源産業發展,也進一步令世界認識到綠色電力的可行性、重要性。

目前,綠電産業的公司業績也在向好發展。截至2月10日,A股光伏概念闆塊42家公司披露了2021年業績預告。其中,32家公司預告2021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同比增長,占比達76%。

其中,矽料龍頭通威股份預計,2021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80億元至85億元,同比增長122%至136%。

矽片龍頭中環股份預計,2021年實作營業收入400億元至420億元,同比增長109.90%至120.39%;預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38億元至42億元,同比增長248.95%至285.68%。

中信證券認為,2022年第一季度光伏産業鍊有望迎來淡季不淡和盈利邊際改善,全年在供應和成本瓶頸緩解的催化下,裝機增長有望超預期,預計全年裝機或超75GW。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