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出品方/作者:國聯證券,孫樹明)
重點公司分析
1.1. 公司沿革
曆經行業多次拆分重組,三分天下有其一
公司是國内三大電信營運商之一,主體形成于 1997 年郵電部實施“郵電分營” 時的中國郵電電信總局,是大陸最早專業化營運的電信營運商。
此後為了促進市場競争,大陸的電信行業經曆三次以拆分重組為主題的改革:第 一次 1998-1999 年,原中國郵電電信總局拆分成中國電信、中國移動和中國衛通等公 司,打破行業壟斷;第二次是 2002 年 5 月,中國電信南北大分拆,成立中國電信集 團和中國網通集團,打破中國電信在固網領域的壟斷;第三次是 2008 年 5 月,6 大 營運商重組合并為三大營運商,大陸電信市場形成三強鼎立、全業務營運(移動業務 +固網業務)的市場競争格局。

2019 年 6 月 6 日,中國廣電(中國廣播電視網絡集團有限公司)與中國電信、中國 聯通、中國移動共同獲頒 5G 網絡牌照,成為大陸第四家基礎電信營運商。在目前的 5G 網絡建設中,初步形成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共建共享、中國移動和中國廣電共建 共享的局面,也基本确定了未來中國電信市場的合作競争格局。
曆久彌新,中國電信有“天翼”
中國電信作為國内三大電信營運商之一,在移動通信業務(To C)、固定寬帶業 務(To H)市場佔有率排名第二,産業數字化業務份市場額排名第一(To B/G)。中國 電信在 2009 年确立“天翼”品牌,發力 3G 移動通信業務,後續推出“天翼”4G、“天 翼”5G 業務。中國電信的 IDC、雲計算業務具備明顯的資源優勢和管道優勢,“天翼 雲”長期穩居行業第一,在“雲轉數改”戰略的引領下,有望在新興業務領域實作領 先發展。
1.2. 股權結構
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持有公司 57,836,695,761 股内資股,占公司總股本的 63.20%,為公司控股股東。國務院國資委為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1.3. 主營業務基本情況
中國電信主營業務包括:個人(To C)、家庭(To H)和政企(To B/G)三個闆 塊。2020 年公司服務收入合計為 3,737.98 億元,同比增長 4.5%,連續多年高于電信 行業平均增幅。
個人通信及資訊化服務(To C)方面,淨增使用者數連續三年行業領先,5G 套餐用 戶滲透率行業第一。家庭通信及資訊化服務(To H)方面,使用者規模穩健增長,智慧 家庭業務快速增長,滲透率持續提升,營業收入企穩回升。
政企通信及資訊化服務(To B/G)方面,公司是國家級新型資訊基礎設施建設的 主力軍,是雲網融合的全球引領者。2020 年,公司公有雲 IaaS 業務規模在全球營運 商中排名第一,收入規模在國内營運商中排名第一,公司是國内最大的 IDC 服務提供 商。
2021 年前三季度,公司各項業務保持良好發展态勢。移動和家寬使用者穩定保持 穩定增長,5G 套餐使用者增長迅速。(報告來源:未來智庫)
2. 5G 時期,營運商行業企穩向好的全新格局
2.1. 行業政策,改善競争格局的核心驅動
提速降費需求逐漸緩和,行業營收企穩回升
大陸的提速降費政策在 2015 年提出,從家庭寬帶業務開始。2018、2019 年覆寫 營運商營收占比最大的移動通信流量業務和家庭寬帶業務,三大營運商固定寬帶、移 動流量平均資費降幅分别超過 50%、39%,提速降費直接導緻營運商 ARPU 值快速下降。 2020-2021 年,提速降費主要針對寬帶市場,提速降費壓力逐漸緩解。
2020 年固定寬帶和手機流量平均資費水準相比 2015 年下降幅度超過 95%,平均 網絡速率提升 7 倍以上,累計讓利超過 7000 億元。提速降費讓利于民,成效顯著。
考核名額調整,驅動營運商競争格局轉變
2018、2019 年 ARPU 值的急速下滑,是提速降費政策疊加各營運商以市占率為導 向大打價格戰的結果。2019 年 10 月,為迅速适應通信央企從 高速增長轉向高品質發展,防止攜号轉網或導緻三大營運商惡性價格戰,相關部門對 營運商重點考核名額進行調整。
2020 年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實施,确立“兩利三率”名額體系,并在 2021 年 調整為“兩利四率”,2022 年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将迎來三年大考,三大營運商作 為重要的中央企業,相關政策對企業經營的影響非常明顯。
值得注意的是,國資委在 2021 年對央企的考核中,增加了全員勞動生産率這一 名額(全員勞動生産率=企業總産值/全部職工平均人數),可以有效衡量企業經營管 理水準、員工勞動積極性等。營運商長期發展将更加注重業績增長、盈利能力、人員 效率等,進一步引導營運商行業高品質全面發展。
政策驅動下,行業拐點确認
随着提速降費壓力放緩,行業政策導向從“份額為王”向“全面發展”轉型,直 接改變了同一區域市場内三家營運商的競争合作關系:從原來的價格戰搶市場、資源 層面互相遏制,逐漸演變到理性合理定價、資源有序共享的良性競争格局。營運商營 收利潤改善立竿見影。全行業移動資料流量平均資費趨于平穩,使用者月均移動資料使 用量持續增長,三大營運商移動業務 ARPU 值 2020 均呈現觸底回升。
2.2. 5G 周期,盈利能力提升的核心因素
網絡覆寫和終端占比不斷提升,5G 業務量和收入提升尚不明顯
根據工信部資料,截至 2021 年 9 月,大陸行動電話基站總數達 969 萬個,同比 增長 5.7%,比上年末淨增 37.7 萬個。其中 4G 基站 586 萬個,占比 60.4%;5G 基站 115.9 萬個,占比 12%。5G 網絡從城市向鄉村覆寫。終端側,5G 手機出貨量不斷提速, 從 2021 年 Q2 開始,5G 手機出貨量占比基本穩定在 75%以上。
基站建設意味着 5G 網絡覆寫品質的提升,5G 終端是使用者體驗 5G 網絡服務的基 礎,這兩個關鍵因素共同推動三大營運商 5G 套餐使用者滲透率顯著提升。截至 2021 年 9 月,大陸 5G 終端連接配接數已超過 4.5 億,中國移動 5G 套餐使用者滲透率 34.68%、中國 電信 5G 套餐使用者滲透率 42.08%,中國聯通 5G 套餐使用者滲透率 43.42%。
大營運商的 5G 滲透率均已越過 30%的使用者流量增長拐點,但是目前 5G 對移動互 聯網流量的拉升作用還沒有顯現。根據工信部釋出的《2021 年 1-10 月份通信業經 濟運作情況》,移動網絡使用者 DOU 為 14.43GB/戶月,同比增長 23%。基本延續了後 4G 時期的流量增長速度,遠低于 4G 爆發期流量增長率。
收入側:2021 年前三季度,三大營運商移動業務 ARPU 均呈現企穩回升趨勢。中 國電信移動通信服務收入為人民币 1,405.28 億元,同比增長 6.3%,中國聯通移動主 營業務收入為 1,233.24 億元,同比增長 5.8%。
通過對流量增長率、ARPU 增長率、5G 使用者滲透率、5G 使用者 ARPU 對比,5G 套餐 使用者滲透率較低的中國移動,其 5G 使用者 ARPU 最高。我們認為目前大陸 5G 使用者的高 ARPU 值主要是高端使用者優先向 5G 轉化的結果。5G 對移動通信業務營收的提升作用 還沒有充分展現。
資本開支:5G 技術領跑,投資回報周期延長
從 2009 年 3G 發牌到 2019 年 5G 發牌,中國營運商用十年時間完成了從 3G 到 5G 的技術疊代,從 3G 追趕,到 4G 并跑,在 5G 時代實作領跑。移動通信網絡的快速發 展,促進大陸移動網際網路産業高度繁榮,村村通的高速網絡惠及千家萬戶。但是用西 方發達國家 1/2 的時間完成網絡技術更新,使得大陸營運商長期處于較大規模的資本 開支期。大陸營運商 3G/4G 回報期顯著短于海外平均水準,難以充分享受網絡流量增 長的市場紅利。
3/4G 時期,中國營運商資本開支占收比遠高于美國營運商。對比 2012-2020 年,中國三大營運商資本累計資本開支占收比高達 25.4%,而美國的 AT&T 和 Verizon 累計資本開支占收比僅為 14.2%。
在 2021 年的華為分析師大會上,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表示,6G 應該在 2030 年 左右會推向市場。我們預判 5G 網絡投資将有超過 10 年的超長投資回報周期,十四五 時期,5G 網絡依然處于建設投資周期,資本開支占比有望從 23%平緩下降。
成本側,共建共享成效顯著
5G 頻率共建共享:目前大陸 4 家營運商 5G 頻率共享已形成兩 大陣營。電信和聯通形成中頻帶寬資源優勢,便于集中進行基站共建共享;移動和廣 電則高中低頻配齊,可以加快實作 5G 網絡廣覆寫和深度覆寫。
5G 基站共建共享:工信部在《“十四五”資訊通信行業發展規劃》中明确“集約 利用存量資源,能共享不建立”的原則。未來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中國移動和中國 廣電的共建共享基站規模會持續擴大,5G 網絡建設成本節約會更加富有成效。目前 共建共享主要由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實施,根據中國聯通 2021 年三季報披露,雙方 共建共享 5G 基站總體規模達到 38 萬站,累計為雙方節省網絡建設成本超 760 億元。
鐵塔資源共建共享:鐵塔公司自 2014 年 7 月成立至今堅持“能共享不建立、能 共建不獨建”的共享發展模式,建立鐵塔共享水準從曆史的 14.3%大幅提升到 80%, 相當于少建鐵塔 84 萬座,為三大營運商節省投資 1505 億。
2.3. 千兆更新,家寬業務增長的關鍵抓手
千兆滲透率快速提升,固定寬帶業務營收增長
2021 年,大陸固定寬帶接入使用者穩步增長,千兆使用者數超 2000 萬戶。固定寬帶 接入網呈現百兆以下退網,百兆級網絡基本飽和,千兆網絡開始增長的态勢。
根據中國電信、中國聯通 2021 三季度,中國移動半年報資料,固定寬帶業務營 收增長穩定增長
智慧家庭業務快速增長,有效拉升家寬綜合 ARPU 值
智慧家庭是營運商家寬業務重要的增值手段。中國移動以“千兆家寬、千兆 WiFi、 千兆 5G、千兆應用、千兆服務”的“全千兆”政策為引領,全面推動智慧家庭服務升 級。積極推動開放合作,成立“中國移動智慧家庭合作聯盟”,聯合超過 400 家合作 夥伴,促進家庭市場高品質發展。
中國電信聚焦家庭數字化、智能化需求,不斷更新生态合作,以“智能寬帶、智 家平台、智能應用、智能安全、智能服務”為核心的“五智”能力體系快速推進家庭 資訊化程序,聚合内容應用和家居産業生态,為客戶提供從傳統固網通信向智慧生活 更新的綜合資訊服務。
2021 年上半年,中國移動“魔百和”客戶達 1.54 億戶,已成為國内市場客戶規 模最大的家庭寬帶營運商和大屏内容服務提供商。大屏點播、智能組網、家庭安防、 智能遙控器等增值業務快速增長,智慧家庭增值業務收入 100.84 億元,同比提升 35.60%。2021 年首三季度,中國電信智慧家庭收入同比增長 30.3%,拉動寬帶綜合ARPU 達到 46.1 元/月戶,同比增長 4.5%。
千兆更新、智慧家庭驅動家寬業務長期增長
千兆網絡覆寫基本完成。據工信部釋出的《2021 年前三季度通信業經濟運作情 況》,截至 9 月份末,全國網際網路寬帶接入端口數量達 9.96 億個,同比增長 6.3%, 比上年末淨增 4963 萬個。其中,光纖接入(FTTH/O)端口達到 9.34 億個,比上年末 淨增 5421 萬個,占比由上年末的 93%提升到 93.8%。千兆使用者更新需要的接入網絡覆 蓋已經基本完成。
智慧家庭新服務将持續引導使用者向千兆更新。工信部《“十四五”資訊通信行業 發展規劃》明确要求:豐富千兆光纖應用場景,開展千兆寬帶應用試點示範,推動雲 化虛拟現實(Cloud VR)、超高清視訊等新業務發展、引導使用者向千兆速率帶寬更新。 5G、千兆家寬、物聯網技術等技術将一起催生越來越多的智慧家庭服務。未來,邊緣 計算與本地存儲亦将更廣泛地應用于終端裝置,“雲、邊、端”一體化融合程度日益 提升,智慧家庭将從“單體智慧”向“全屋智慧”演進。
截至 2021 年 11 月,大陸千兆家寬滲透率 6.33%,處于起步階段。考慮基礎網絡 覆寫就緒,新業務引導等因素,2022 年大陸千兆家寬滲透率大機率超過 10%。
2.4. 數字産業,打開成長空間的全新賽道
産業數字化打開全新成長空間 十三五時期,5G、雲計算、物聯網、大資料等新興技術得到快速發展。十四五時 期,在國家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倡導下,中國數字經濟相關産業将迎來巨大發展空間。 根據中國信通院 2021 年釋出的《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白皮書》預測,2025 年中國數字 經濟規模将從 2020 年的 41.36 萬億元提升到 60 萬億元,占 GDP 比重将從 2020 年的 40.2%提升到 50.3%。
我們預計伴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全面推進和 5G To B 重點項目的不斷落地,營運 商産業數字化業務有望持續高速增長。數字經濟新藍海為電信營運商行業帶來前所未 有的發展新機遇。
5G 網絡演進和 B 端資源管道優勢助力營運商轉型發展
經曆 4G 時代增量不增收的困境,面對 5G 發展機遇,營運商也都加快了創新發展 戰略布局。統籌 IDC 和網絡資源優勢、政企市場管道下沉優勢,提出産業轉型計劃, 并取得初步成效。
B 端業務穩定增長,新興業務高速增長
三家基礎電信企業積極發展 IPTV、網際網路資料中心、大資料、雲計算、人工智能 等新興業務。根據工信部《2021 年前三季度通信業經濟運作情況》,前三季度共完成 新興業務收入 1681 億元,同比增長 28.8%,業務收入占比為 15.2%,拉動電信業務收 入增長 3.7 個百分點。其中雲計算和大資料收入同比增速分别達 94.8%和 33.3%。
分營運商看,中國移動 B 端(DICT)業務,包括 IDC、ICT、移動雲及其他政企應 用及資訊服務。中國電信 B 端(産業數字化)業務,主要包含行業雲、IDC、組網專 線、物聯網、數字化平台和大資料等業務。中國聯通 B 端(産業網際網路)業務,包括 IDC、IT 服務、物聯網、雲計算和大資料等業務。中國電信營收規模、業務占比領先, 中國移動業務增速非常迅速。(報告來源:未來智庫)
3. 共建共享紅利和雲網資源優勢,助力公司領先增長
3.1. 2021 年營收利潤增速行業領先
落實股權激勵,為公司經營發展和科技創新持續注入活力
中國電信于 2018 年和 2021 年分别實施兩期股票增值權計劃,對核心骨幹員工 實施中長期激勵。
其中 2018 年,經國資委準許,中國電信首次實施《核心骨幹人員股票增值權計 劃》,計劃有效期内公司授予核心骨幹人員的股票增值權機關的總數不超過公司總股 本的 10%,旨在使公司核心骨幹人員的利益同公司價值(H 股市值)增長挂鈎。
《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第二期股票增值權激勵計劃》于 2021 年 3 月 3 日獲國 資委準許。根據該方案的相關規定,2021 年 3 月 10 日(“授予日”),董事會審議批 準于授予日向共 8239 名核心骨幹人員(不包括執行董事、非執行董事、獨立董事、監 事及進階管理人員),授予總數約為 24.1162 億股股票增值權,所對應的本公司 H 股 數量約占于授予日已發行總股本約 2.98%。
業務層面,全面實施“雲改數轉”,向數字化綜合服務商轉型
公司積極擁抱數字化轉型機遇,深耕客戶需求及應用場景,全面實施“雲改數轉”戰略,以 5G 和雲為核心打造雲網融合的新型資訊基礎設施、營運支撐體系、科技創 新硬核實力,深化體制機制改革,以創新、融合建構差異化優勢,緻力于為個人(To C)、家庭(To H)和政企(To B/G)客戶提供靈活多樣、融合便捷、品質體驗、安全 可靠的綜合智能資訊服務。
戰略計劃和舉措主要包括:強化科技創新、推進雲網融合、打造數字化平台、加 強生态合作、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建構網信安全體系等。
戰略落地見成效,營收利潤雙增長
2021 年前三季度,公司營收和歸母淨利潤均實作兩位數增長。
3.2. 共建共享,提升移動業務競争能力
市場佔有率穩中有升,移動通信業務 ARPU 值回升
2021 年前三季度,公司移動通信使用者淨增 1,864 萬戶,繼續保持行業領先。移 動使用者市場佔有率從 2020 年底的 22%,穩定增長到 22.6%。2021 年前三季度,中國電 信的移動 ARPU 值 45.4 元/月戶,同比增長 2.3%。移動通信服務收入為人民币 1,405.28 億元,同比增長 6.3%。
我們在 2.1 節已經說明,行業政策是驅動三大營運商營收利潤回升的主要驅動 力。我們認為,公司有望同時受益行業政策、網絡覆寫提升多重因素,保持移動使用者 增速和移動通信業務收入增速行業領先。
共建共享帶來網絡品質提升和成本優化雙重利好
共建共享對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的網絡品質提升作用明顯。在中國聯通半年報中, 提到電信聯通共享 5G 網絡實作一線城市覆寫及網絡感覺雙領先。未來,随着 2/3G 基 站退網,持續推進共建共享,5G 基站數量不斷增加,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有望實作移 動網絡覆寫品質和主導營運商對齊。
截至 2021 年 9 月,大陸 5G 終端連接配接數已超過 4.5 億,中國移動 5G 套餐使用者滲 透率 34.68%、中國電信 5G 套餐使用者滲透率 42.08%,中國聯通 5G 套餐使用者滲透率 43.42%。從 5G 套餐市場佔有率看,2021 年中國電信 5G 套餐使用者市場佔有率約為 25%,高 于中國電信移動使用者市場佔有率 22%。印證了共建共享對網絡覆寫品質和使用者發展的積 極作用。
同時,通過 4G/5G 網絡共建共享,為合作雙方累計節省投資超過千億,并為雙方 節省可觀的鐵塔使用費、電費和網絡維護費等網絡成本,為實作碳達峰、碳中和目标 作出顯著貢獻。
3.3. 雲網資源,確定家寬業務穩定增長
雲網一體,資源優勢明顯
我們從兩個關鍵名額看中國電信的固網資源優勢:
一是可以直覺反應使用者體驗的測速資料:根據 Speedtest 釋出的 2020 年底的測 速資料,中國電信國内平均下載下傳和上傳速率都保持全行業最優水準。
二是對高價值使用者影響明顯的國際出口帶寬容量:中國電信獨占大陸 50%的國際 出口帶寬資源,具有非常明顯的網絡資源優勢。
這兩項資料是中國電信固網資源建設、雲網一體建設、長期網絡資源引入綜合作 用的結果。
公司建成覆寫城鄉的 FTTH 全光接入網,在超過 200 個城市部署千兆光網,千兆 光網端口規模領先;建成覆寫全國和海外重點地區、全球容量最大的 ROADM 全光傳送 網;公司擁有 CN2-DCI 和政企 OTN 兩大精品網絡,覆寫國内 300 個以上城市、所有天 翼雲資源池和重點資料中心,通達全球 20 多個國家的 40 多個城市,提供大帶寬、低 時延、高可靠的業務承載。
聚焦全場景數字生活,家寬業務轉型增長
在家庭通信及資訊化服務領域,公司聚焦全場景數字生活,發揮雲網融合優勢, 打造 5G+光寬+WiFi6 的“三千兆”高品質泛連接配接服務,設立天翼數字生活科技有限公 司,搭建智家平台聚合内容應用和智能家居等産業生态,建構安全可信的智慧家庭、 智慧社群和數字鄉村綜合智能資訊服務。
根據公司 2021 三季報披露,2021 年前三季度固網及智慧家庭服務收入達到 854.98 億元,同比增長 4.7%,有線寬帶使用者淨增 911 萬戶,達到 1.68 億戶,寬帶接 入收入達到 568.96 億元,同比增長 6.8%,寬帶接入 ARPU 達到 38.8 元/月戶,較去 年同期保持回升,智慧家庭收入同比增長 30.3%,拉動寬帶綜合 ARPU 達到 46.1 元/ 月戶,同比增長 4.5%。
根據上述資料,結合公司 2018-2020 固網及智慧家庭服務收入情況,我們認為公 司固定電話業務收入持續下滑,一定程度上抵消使用者增長、千兆滲透率提升、智慧家 庭收入增長對業務收入的貢獻。
按照工信部《“十四五”資訊通信行業發展規劃》,千兆家寬使用者數将從 2020 年 的 640 萬戶增長到 2025 年的 6000 萬戶,同比增長 56%。但是從實際資料看,截至 2021 年 11 月,大陸千兆家寬使用者數已經達到 3386 萬,同比增長 476%,說明千兆家 寬需求遠超預期,這符合疫情之下宅經濟旺盛的需求邏輯。
在千兆網絡覆寫基本完成的情況下,使用者需求可以迅速滿足,沒有供給瓶頸。千 兆使用者增長的同時,200M、300M 套餐使用者同步存在套餐更新。從中國電信套餐資費情 況看,使用者每更新一檔,ARPU 提升大概在 15-30%。
3.4. “雲改數轉”,搶占産業數字化新空間
在政企通信及資訊化服務領域,公司深度融合數字經濟要素和新興資訊技術,以 5G、天翼雲和安全為核心能力,激發出旺盛的市場需求,5G 商業模式不斷豐富成熟, 标杆項目廣泛落地複制。天翼雲科技有限公司正式設立,憑借公有雲、私有雲、專屬 雲、混合雲的一雲多态服務能力,天翼雲繼續保持業内領先市場地位。
依托“2+4+31+X+O”的雲和 IDC 資源一體化布局,打造差異化競争優勢。
公司在内蒙古、貴州部署超大規模 IDC 園區,滿足全國性大客戶需求;在京津冀、 長三角、粵港澳、川渝陝四個國内經濟最發達區域,圍繞核心城市規模部署 IDC,輻 射周邊區域,滿足屬地化業務需求;截至 2020 年底,公司擁有約 700 個資料中心, 機架規模超過 43 萬個,其中 80%的機架部署于四個經濟發達區域,流量導向突出、 集約優勢顯著。
天翼雲持續領先,IDC 和行業雲優勢明顯
根據艾瑞咨詢的統計,2021 年上半年公司在大陸公有雲 IaaS 行業市場佔有率為 9.6%、IaaS+PaaS 行業市場佔有率 10.5%,落後于阿裡雲、騰訊雲、華為雲,均排名第 四。目前,天翼雲已在全國範圍内承建了 16 個省級政務雲平台,覆寫了 130 個地市, 打造了 1000 餘個智慧城市項目。2021 年上半年,天翼雲收入達到了人民币 140 億元, 同比增長 109.3%,超過 2020 年全年總收入。
5G 定制網商用,服務模式探索成效顯著
2020 年,公司基于對行業需求的深刻了解,全新釋出了“網定制、邊智能、雲協 同、應用随選”的 5G 定制網解決方案,該方案以 5G 雲網為基石,以業務場景為核心, 為行業客戶提供“網邊雲用服”五位一體的定制網融合服務,實作“雲網一體、按需 定制”。公司針對 To B 市場推出了“緻遠、比鄰、如翼”三種定制網的服務模式。2020 年累計開通超過 32 萬個 5G 站點。
“5G+雲網融合”不僅可以實作企業私網、資料分流、QoS 保障等通用服務能力, 還可以為各類客戶提供 2B+2C、公私協同、4G/5G 融合、跨地域等差異化的綜合服務。 依托“5G+天翼雲”雲網融合的獨特優勢,天翼雲可保障超高清視訊、雲遊戲、雲手 機、遠端控制、自動駕駛等對速率、時延和雲邊協同要求較高業務的良好體驗。
邊緣計算:依托自身優勢,建構 MEC 平台
公司 MEC 平台依托自身優勢為使用者提供以下幾項關鍵服務:
連接配接:覆寫全國的固網/移動網絡,5000 多個邊緣機房和 10 萬餘個綜合接入局 機房,讓中國電信有能力建構不同層級的邊緣節點,推動業務能力下沉,滿足差異化 的業務性能需求;
計算:通過引入英特爾等合作夥伴提供的先進軟硬體産品與技術,并有效融合 5G 網絡能力與“天翼雲”帶來的雲服務優勢,中國電信邊緣節點能為不同垂直領域的用 戶帶去貼近其應用場景的高性能計算能力;
安全/運維:從空口、傳輸、接入控制到平台,再到應用和資料,中國電信以全 方位安全機制為使用者提供端到端資料安全防護,并提供全面和可視化的運維能力;
能力/應用:通過能力開放平台,中國電信在一系列垂直領域為使用者提供豐富的 雲網能力集,例如語音識别、人臉識别、AR/VR 等,供各類業務場景按需內建調用。
市場化組織體系調整,變革成效明顯
2020 年中國電信為适配更加靈活和市場化的組織體系、資源配置和考核激勵機 制,按資訊服務事業群管理,将政企客戶事業部提升為政企資訊服務事業群,業務涵 蓋通信、辦公、雲計算、IDC、物聯網等多個方面。2020 年前七個月營運資料顯示, 中國電信産業數字化收入高達 429 億元,同比增長 5.1%,組織變革成效明顯。
根據工信部《“十四五”資訊通信行業發展規劃》,十四五時期大陸 IDC 算力需求 将保持 27%的年均增長率。在國内公有雲市場,帶寬資源始終是三大營運商 IDC 和雲 計算業務重要的競争優勢。我們認為公司通過組織變革,适應政企市場開拓需求。憑 借天翼雲雲網資源優勢,随着公司“雲改數轉”戰略深入實施,産業數字化業務營收 增長速度将不斷提高。
4. 盈利預測與盈利預測
4.1. 财務分析
2021 年前三季度公司營業收入為 3,265.36 億元,同比增長 12.3%,其中服務收 入為 3,042.71 億元,同比增長 8.3%。歸屬于母公司淨利潤為 233.27 億元,同比增 長 24.7%。
2021 年前三季度,公司營業成本為 2270.21 億元,同比增長 13.3%,主要原因是 公司持續提升網絡品質和能力,支撐 5G、政企和新興業務快速發展,同時,5G 手機 等移動終端商品銷量大幅增長。銷售費用為 380.19 億元,同比增長 6.6%,主要原因 是公司在 5G 發展機遇期投入必要的營銷資源;管理費用為 256.57 億元,同比增長 12.7%,主要原因是公司實施股票增值權計劃相關費用增加所緻;研發費用為 29.37 億元,同比增長 29.7%,主要原因是公司強化科技創新,加大高科技人才引進,加強 雲網融合、5G 等核心技術研發;财務費用為 13.09 億元,同比下降 44.8%,主要是公 司經營業績及現金流狀況良好,A 股發行有效保障重點投資項目資金需求,付息債規 模有效壓降。
2022、2023 年,在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兩利四率”名額體系的引導下,公司 會進一步加大研發投入,提升創新能力,預計研發費、管理費用占比會持續增長。
4.2. 盈利預測
移動通信業務收入預測
我們認為共建共享帶來的網絡覆寫率提升對公司移動通信業務市場佔有率産生積 極影響。随着共建共享基站數量的進一步提升,網絡品質對使用者增長的貢獻将逐漸體 現。我們預計公司 2021-2023 年移動使用者數量有望保持 2021 年 Q3 的高增長态勢,分 别取得 5.30%/6.00%/6.00%的同比增長率。
到 2023 年,我們認為 5G 套餐使用者滲透率将達到 80%,5G 應用有效帶動移動流量 增長,公司移動使用者 ARPU 值逐年穩定提升。我們預計公司 2021-2023 年移動流量業 務收入同比增長率分别為 9.2%/9.4%/9.6%,移動流量收入占比會不斷提升。
考慮微信語音等網際網路應用對移動語音業務的替代作用,我們預測 2021-2023 年 移動語音收入将保持下滑趨勢,同比增長率分别為-2%/-2%/-1.5%。
我 們 預 計 公 司 2021-2023 年 移 動 通 信 業 務 收 入 同 比 增 長 率 分 别 為 6.42%/6.71%/7.10%。
(本文僅供參考,不代表我們的任何投資建議。如需使用相關資訊,請參閱報告原文。)
精選報告來源:【未來智庫】。未來智庫 - 官方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