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mart Things(公衆号:zhidxcom)
|冷漠
十五年前的2006年,對蘋果來說,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年。
在蘋果面臨晶片挑戰的時候,"PowerPC晶片"的性能與英特爾的X86晶片相比有所下降,蘋果決定用英特爾取代Mac電腦的CPU供應商。
這是當時的英特爾首席執行官約翰·奧特林克(John Otellinc)穿着白色防塵夾克的經典場景,他在蘋果釋出會上走向蘋果首席執行官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
蘋果于2006年開始使用英特爾晶片
同樣在2006年1月10日的Macworld大會上,喬布斯宣布推出蘋果的第一款産品MacBook Pro,取代之前的PowerPC G4筆記本電腦,這是蘋果MacBook Pro的開始。
第一代MacBook Pro造型和姚明代言廣告
該産品以15.4英寸顯示屏推出,此後以13英寸和17英寸版本釋出,甚至邀請了NBA炙手可熱的球員中國球員姚明拍攝了一則廣受歡迎的經典廣告。
十四年後,在2020年,蘋果Mac電腦處于另一個十字路口,同樣在性能與功率比方面,而這一次蘋果選擇用自主研發的基于Arm的M系列晶片逐漸取代英特爾晶片,蘋果矽去年宣布的Silicon計劃。
Apple Silicon計劃推出MacBook Air,Mac mini和13英寸MacBook Pro,這三款産品的性能與配備Intel i9處理器的16英寸MacBook Pro一樣好。
一年後,當蘋果在10月19日的第二次秋季釋出會上推出兩款真正的"專業級"處理器M1 Pro和M1 Max時,真正的大熱門出現了,配備了新設計的14英寸和16英寸MacBook Pro。
更強大的10核CPU,多達32核GPU,高達64GB的統一記憶體,高達400GB/s的帶寬,讓兩款晶片的綜合性能達到了弟弟M1的近四倍,再次驚豔世界,蘋果還利用官網用類似的"破解"字來形容兩款晶片的性能。
同時,兩款新設計的MacBook Pro也讓這十歲的臉有了全新的面貌,既有新潮的部分,比如增加螢幕面積加入劉海螢幕,也有實用的部分,比如回歸HDMI、SDXC卡槽等,還有懷舊部分,圓潤的過渡處理角甚至可以讓你看到15年前第一代MacBook Pro的影子, 但内部,早已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就在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我們有機會早點開箱即用,快速體驗這款全新的MacBook Pro 16英寸,看看它是如何發揮作用的,更詳細的性能測試,我們将緊随其後。
<h2>一、快速打開盒子,細節都在尋找</h2>
2021款MacBook Pro的開機過程,就像一個重逢很久的老朋友,既有熟悉的品味,又有很多不同的小細節讓你一直萦繞在你面前,不妨來到一個"人人找",什麼變了,什麼沒變,哪變了又回來了?
首先,整體形狀給我們肉眼帶來了明顯的變化,銳利的直角邊框周圍沒有,變得非常圓潤,收斂;
打開A面發現有些東西少了,有些東西多了,MacBook Pro下面的字不見了,可能是螢幕邊框窄了,讓人很難放下這裡,跑到哪裡去,後面還有答案。
同樣缺少的是Touch Bar,功能鍵欄中的觸摸欄,它顯示為全尺寸功能按鈕,具有專用的快速全局搜尋"焦點",Siri和對焦模式。
整個鍵盤區域完全是黑色的,除了大觸控闆和兩側相同的大揚聲器區域。
側面變化更加明顯,除了兩個閃電連接配接器,回歸Magsafe磁吸充電連接配接器和3.5mm耳機端口外,左側還可以适應高阻抗耳機,使其适用于沒有專用放大器的發燒耳機。
與Magsafe磁吸接口配套的是140W充電頭和Magsafe充電線,表面覆寫着一層織物材料,手感細膩,對長期彎曲損壞也有預防作用。
除了右邊的閃電接口,是HDMI接口和SDXC卡插槽的回歸,唯一缺少的就是USB接口,如果搭載一個就完美了,畢竟還是有很多裝置常用的。
在底部,我們可以找到刻在鋁制底闆上的MacBook Pro字樣,該底闆上顯示并隐藏着工作和名稱。
<h2>二、性能破解了多少?運作樂譜并播放 8K 視訊</h2>
匆匆開箱後,我們直奔主題,遞給這款16英寸、64GB的統一記憶體,搭配10核CPU、32核GPU的M1 Max晶片性能到底有多強。
跑步,讓你的同僚在視訊的後面刷一個8K視訊渲染,預覽看看,然後我們将對其性能進行更詳細的測試體驗。
從Button 5的基準測試開始,我們将去年釋出的MacBook Pro的M1晶片版本與2019年兩款配備Intel i9-9980hk處理器的15.4 / 16英寸MacBook Pro進行了比較。
結果顯示,M1 Max在GPU上具有更明顯的性能優勢,分别是舊型号的1.64倍和2.34倍,與M1晶片上的MacBook Air相比,GPU性能幾乎是其三倍。
在CPU方面,單核性能分别是老款英特爾酷芯産品的1.62倍和1.73倍,與M1晶片相差不大,但在多核性能方面,M1 Max的得分分别為1.84、1.9倍和M1晶片,說明M1 Pro和M1 Max核心數量的增加是性能提升的關鍵因素。
當然,從這些運作分數軟體中得出的紙質資料隻是一個參考,真正測試CPU、GPU性能的是性能和功率比,同樣的性能,功耗越低越好,同樣的功率性能也更強,是以僅從運作點資料來看,雖然優勢還是被碾碎了,但還不能完全展現出M系列晶片的實力。
據我們了解,Apple 晶片團隊在設定晶片的參數期望時設定了功率限制,然後在該範圍内最大化了性能。
是以,多核核心和統一記憶體都是實作這一願景的手段。
事實上,在讨論蘋果M系列晶片性能給行業帶來飛躍和飛躍時,不能單一從晶片架構、系統和晶片比對的角度來看,獨特的制造技術很少被提及,據我們了解,蘋果M系列晶片,除了最新的5nm工藝制造技術, 另一個需要忽略的重要地方是,蘋果為了實作統一記憶體,讓GPU、CPU記憶體更快的資料交換和傳輸,定制了一套特殊的晶片封裝、測試過程,這也是蘋果創新架構能力背後的真正秘密武器。
然後,我們測試了運作視訊處理工作流的多個方案。
首先我們渲染了一個8K分辨率的視訊,這款16英寸的MacBook Pro基本上可以與視訊市場以1:1的速度渲染,這已經是驚人的了,雖然機器已經開始輕微發熱,但散熱風扇沒有移動,非常自信。
8K 視訊渲染
同時預覽8個8K視訊
然後我們嘗試預覽8K視訊的8個軌道,雖然有些卡,但進度條可以向前移動,然後逐漸将預覽欄的數量減少到5個,已經相對較少的卡,編輯同僚說基本上可以工作。
簡單示範這兩款專業級視訊後操作,之前一般專業級電腦都難以駕馭,即便是蘋果的産品,但隻有30多萬台Mac Pro級的産品,可以進行測試,可以看出,M1 Max晶片帶來的筆記本生産力提升是顯而易見的。
<h2>三、視聽體驗:智能劉海,震撼6音箱</h2>
視訊,聆聽和互動與專業筆記本電腦一樣重要,甚至具有一些進階功能,這次14/16英寸Two MacBook Pro是一個測試案例,可能很快就會降低訂單。
比如這款劉海設計的螢幕,尺寸和iPhone 12螢幕劉海差不多,高度比電腦菜單欄的高度要低,是以不會遮擋顯示區域的内容,但這樣做螢幕周圍的面闆區域邊框是等寬的,對于一些全屏顯示界面來說, 劉海的菜單欄,會自适應地調整為黑色,這樣你就不會看到劉海的存在。
新款16英寸MacBook Pro搭配6揚聲器立體聲系統,在播放聲音和視訊時同樣令人驚歎,尤其是在具有杜比全景視訊資源,峰值亮度為1600尼特的迷你LED顯示屏的平台上,HDR視訊效果與您第一次在iPhone 12上看到HDR視訊一樣令人驚歎。
<h2>四、細節體驗:電池壽命、鍵盤、界面</h2>
在我們經曆的時間裡,16英寸MacBook Pro的電池性能沒有得到充分利用,從操作開始時剩餘電池電量的70%到50%的時間,至少持續了4到5個小時。
140 瓦 MagSafe 磁吸充電器可在不到一小時的時間内充滿電至 100%。
鍵盤似乎切斷了Touch Bar以獲得"簡單貼合",感覺一如既往地流暢,同時在許多細節上進行了優化,例如顔色比對,其中整個鍵盤區域都是純黑色的,更專業。
同時,右上角的Touch ID指紋識别鍵進行凹形邊框處理,使其更容易觸摸到指定區域。
<h2>系統和軟體相容性</h2>
随着去年M1晶片版的MacBook Air、MacBook Pro(13英寸版)、Mac mini的試水,更換自有M1晶片的相容性越來越好,使用者接受度也在提高,這背後有蘋果自己的努力,也有軟體廠商跟進。
蘋果的主要軟體和生産力工具,如Photoshop背後的公司Adobe和視訊達芬奇軟體,正在積極效仿蘋果的M晶片。
我們使用Fine Cut Pro,Davinci Resolve,Photoshop等軟體來流暢運作,并且之前8K視訊的渲染和預覽都是在同一環境中完成的。
雖然相容原版X86環境應用軟體,但基于arm的M晶片平台可以相容iPhone和iPad軟體的優勢更加明顯,使用iPhone、iPad應用如果沒有Mac版本,直接從App Store下載下傳和使用非常友善。
<h2>結論:蘋果的兩個"不可能的任務"</h2>
從我使用Retina顯示屏深入研究MacBook Pro的日子開始,我一直在觀察Apple的MacBook Pro系列近十年的發展。
專業移動資料終端系列誕生于2006年,由蘋果創始人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創立,在過去十年左右的時間裡,它早已發展出固定的外形尺寸和風格,在陪伴英特爾的十多年中,使用者已經接受了蘋果專業級筆記本電腦的改進,與英特爾的晶片性能同步。
蘋果創始人史蒂夫·喬布斯在第一台MacBook Pro的釋出現場
現在,蘋果已經完成了兩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對"幾乎不可能"的MacBook Pro進行改造,将複古與新浪潮融為一體,以及15年來蘋果第二次擺脫了處理器性能對筆記本電腦性能的控制,M1 Pro和M1 Max的性能都翻了一番。
但話又說回來,這款功能強大的M1 Pro、M1 Max晶片版的MacBook Pro,實用對象可能不如MacBook Air那麼老年輕,更适合那些需要真正"動手武器"才能工作的專業裝備,也不排除你是一個高性能有自己追求性能控制的個人使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