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事擔當,是幹部的職責所在,也是價值所在。”在《求是》雜志新近刊發的習近平總書記《努力成為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棟梁之才》這篇重要講話中,總書記強調要“勇于擔當、善于作為”,進一步為廣大黨員幹部特别是年輕幹部立身做事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們要深刻領會和把握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的重大意義、豐富内涵、實踐要求,做到對本職之事盡職盡責,對困難之事攻堅克難,對風險之事迎面而上,真正将勇于擔當、善于作為展現到實際行動上。
敢于擔責,做到盡心竭力、忘我奉獻。“責重山嶽,能者方擔之。富有責任感,既是一種品質、一種志向,也是一種美德。對于共産黨人而言,能否忠誠履責、盡心盡責、勇于擔責,更是檢驗是否具有先進性和純潔性的重要方面。從“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的雷鋒,到“甯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王進喜,再到“不改變蘭考的面貌,我死不瞑目”的焦裕祿……一代代共産黨人以強烈的責任心使命感為黨分憂、忘我奉獻、成就事業,深刻啟示我們唯有增強知責于心、擔責于身、履責于行的使命感和自覺性,才能為黨和人民事業獻智出力、忘我貢獻。奮進新征程,責任重于山。需要廣大黨員幹部有強烈的責任擔當,勇于涉險灘、破堅冰、攻堡壘、拔城池。要竭盡所能地幹好本職工作,保持攻堅的銳氣,涵養試錯的勇氣,敢闖敢試、敢為人先,有了失誤不推诿、不退縮,出了問題不躲閃、不“溜号”。要時刻保持“朝受命、夕飲冰,晝無為、夜難寐”的昂揚鬥志,決心不停在“嘴巴上”、幹事決不擺“花架子”,奮力創造經得起實踐、人民、曆史檢驗的實績。
善于擔難,做到攻堅克難、沖鋒在前。“疾風識勁草,烈火見真金。”知難而進、迎難而上是共産黨人一以貫之的政治品格。像“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困難面前豁得出、關鍵時刻沖得上”“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務、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難、不相信有戰勝不了的敵人”等铮铮誓言,都是一代代共産黨人赓續傳承的紅色基因與精神密碼。“道阻且長,行則将至。”黨和國家事業正處于“滾石上山、闖關奪隘”的緊要關頭,但隻要我們堅持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開拓精神,保持闖關奪隘、攻城拔寨的鬥志銳氣,知重負重、勇挑重擔,就沒有跨越不了的“雪山”“草地”,也定會征服更多“婁山關”“臘子口”。是以,我們要不斷增強意志力、堅忍力、自制力,敢于旗幟鮮明,敢于較真碰硬,對凡是有利于黨和人民的事,就事不避難、義不逃責,大膽地幹、堅決地幹。“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要涵養敢于吃苦、能夠吃苦、甘願吃苦的精神,不做“栖身的鴕鳥”,不當“優雅的紳士”,豁得出去、敢闖敢幹、永久奮鬥,緻力在改革發展穩定第一線沖鋒陷陣、建功立業。
勇于擔險,做到不懼風險、敢戰敢勝。“踏平坎坷成大道,鬥罷艱險又出發。”回望黨百年奮鬥征程,一代代共産黨人以“天下大任,舍我其誰”的政治責任感,以“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曆史使命感,無懼風險、戰風鬥雨,用生命、鮮血和汗水鑄就了世人矚目的豐功偉業。曆史實踐深刻啟示,風險挑戰并不可怕,隻要我們永葆迎戰風險的鬥争意志,善于防範、管理、處理各種風險,有力應對、處置、化解各種挑戰,就一定能步履铿锵走好愈進愈難、愈進愈險的“新長征”。是以,我們要砥砺膽識氣魄,練好本領内功,勇于善于擔險,始終以處變不驚、臨危不懼、遇挫不餒、百折不撓的心态姿态,在深水險灘面前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在風險挑戰面前逆流而上、敢于碰硬。“備豫不虞,為國常道。”與此同時,還要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用底線思維防範“黑天鵝”“灰犀牛”,不斷提升見微知著、預判風險的能力,科學預判風險,敏銳覺察風險,做到既有防範未然的先手,又有應對化解的高招,真正在擔當風險、應對危機中豐富人生閱曆、經受鍛煉考驗、不負時代重托。
盧默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