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鹹豐年間,潞安府的街頭有一家周記豆腐坊。店主人姓周,名賀昌,他待人和善,吃苦耐勞,靠着祖上傳下來的這門手藝,養活一家五口。妻子劉氏賢惠善良,平日裡在家照顧兩個孩子,洗衣做飯,操持家務。
周賀昌每天早出晚歸,一年到頭難得有幾天休息。這日,他賣完豆腐,回到家中。妻子看到丈夫一臉疲憊,心疼不已,默默地給丈夫遞上一杯熱茶。

劉氏心疼地說道:“實在太累就休息一天,可千萬别累壞身子。”周賀昌聞言,心中湧起一股暖流。自己每天累死累活,沒能攢下多少銀子。他想外出經商,做點大買賣,可實在又放心不下妻兒老小。
他長歎一聲,對妻子說道:“開豆腐坊賺不到大錢,我想趁着年輕出去闖蕩闖蕩,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們母子三人和年邁的父親。”
妻子沉思片刻,勸慰丈夫,說道:“女兒喜鳳已經年滿十歲,平日裡能幫着我掃地做飯。兒子智元隻比姐姐小一歲,兩個孩子倒是讓人省心。好男兒志在四方,理應出去闖蕩一下。至于父親,身體還算硬朗,有我在家照顧,無須牽挂。”
周賀昌聞言,像吃了一顆定心丸。他拿定主意,打算把店鋪盤出去,盡快啟程。十日後,他告别妻兒老小,一路舟車勞頓,半個月後抵達揚州。
揚州果然名不虛傳,這裡經濟繁榮,城中商戶如雲,店鋪鱗次栉比,一派欣欣向榮之景象。周賀昌心中暗自歡喜,準備大刀闊斧大幹一場。他跑遍整個揚州府,選好商鋪,做起絲綢生意。
五年時間,周賀昌賺得盆滿缽滿,生意紅火,如日中天。他常年離家在外,妻兒聚少離多。這日,妻子托人捎信給丈夫,稱父親病重,讓他早日回家探望。
周賀昌看完書信,即刻啟程傳回家鄉,看到卧病在床的老父親,頓時心生愧疚。思慮再三,他決定盤出揚州的店鋪,一心一意在父親床前盡孝。一年後,父親離世,周賀昌傷心欲絕,買來一口上好的棺材,将父親風光大葬。
這年夏天,潞安府下起一場大雨,周家房屋年久失修,外面下大雨,屋裡下小雨。雨過天晴,周賀昌和妻子一商量,打算翻蓋新房。有錢能使鬼推磨,半個月後,妻兒老小喬遷新居。
周智元知道父親這幾年攢下不少錢,再無上進之心,整日遊手好閑,東溜西逛。俗話說:“富不過三”,周賀昌見兒子不思進取,整天唉聲歎氣,擔心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基業,早晚毀在他手裡。
為讓兒子收斂心性,他在鎮上開了一家布莊,店裡的生意全部交給兒子打理。在父親的悉心教導下,智元踏踏實實做起生意。周賀昌看在眼裡,喜在心頭。
俗話說:“男大當婚,女大當嫁”,轉眼間,喜鳳已經年滿十六,周氏夫婦開始張羅起女兒的婚事。兩口子千挑萬選, 沒有找到心儀的女婿。
這年正月十五,喜鳳早早地吃過晚飯,嚷嚷着要出門去看花燈。母親不放心,剛想叮囑幾句,就見女兒一溜煙兒地跑出大門。眼看到了亥時,母親仍未見女兒歸來,心中焦慮不安。
她看着窗外,擔憂地說道:“喜鳳出去足足有一個時辰,到現在都不見她人影,真是讓人擔憂。”丈夫聞言,穿上一件羊皮坎肩兒,準備出去找女兒。他剛走出不遠,就見喜鳳和一個男子迎面而來。
男子名叫呂常庚,家住城東柳葉巷。他剛賞完花燈準備回家,無意中看到兩個男子對喜鳳動手動腳。他仗義相助,來了個英雄救美。呂常庚擔心她路上再遭遇壞人,這才護送她回家。
周賀昌得知後,十分感動,拉着呂常庚不肯放手,非要讓他進屋喝杯茶再走。一進門,周賀昌就跟妻子介紹起呂常庚,劉氏得知詳情,對他感激不盡。
寒暄過後,幾個人相聊甚歡,周賀昌笑着說道:“呂公子儀表堂堂,談吐不凡,不知如今在何處高就?”
呂常庚微微一笑,面露愧色,歎息道:“實不相瞞,小生确實讀過幾年書。隻因家中貧寒,後來放棄學業在酒樓做賬房先生。可惜酒樓經營不善,剛剛停業不久,我暫時賦閑家中。”
周賀昌誠懇地說道:“呂公子如果不嫌棄,可以來我的店裡幫忙,我正好缺人手。”呂常德聞言,連忙起身,拱手道謝。從那以後,他就跟着周智元在店裡幫忙。
有一天,媒婆上門給喜鳳提親,說男方家境富裕,人也長得英俊不凡,劉氏聞言有點動心。她将媒婆的話,原封不動地轉告女兒,想聽聽她的意見。
喜鳳得知後,直搖頭。她欲言又止,最終鼓起勇氣對母親說道:“女兒早已心有所屬,這輩子除了呂常庚,我誰都不嫁,希望母親能夠成全。”劉氏聞言,未置可否。
傍晚,丈夫一進門,妻子就迫不及待道地出女兒的心思。周賀昌聞言,笑着說道:“呂常庚正直善良,長得一表人才,就是有點窮。這話又說回來了,我們不也是從窮日子熬過來的嗎?隻要人品好比啥都強。”
父母不想違拗女兒的意願,答應下這門親事。喜鳳得知後,連忙将這個好消息告訴呂常庚。原來,兩人早就背着父母暗中往來,私下互定終身。沒過多久,周呂兩家就确定好婚期,準備三個月後舉辦婚禮。
有一天,一個穿着講究的中年男子走進店中,他出手闊綽,訂購了大量布匹。店裡貨物緊缺,周智元打算讓車夫魯青峰陪他一起外出進貨。父親有意培養一下呂常庚,就讓他跟兒子一同前去。
主仆三人還沒出山西地界,竟然遭遇劫匪,周智元被害身亡。呂常庚和車夫魯青峰身負重傷,兩人拼死抗争,僥幸逃脫。
次日,他們二人拉着周智元的屍體傳回家中,周氏夫婦痛失愛子,号啕大哭。人生最大的痛苦莫過于生離死别,兒子的離世對于周賀昌和妻子而言,簡直是緻命的打擊。
一連兩個月,夫妻二人閉門不出,整日郁郁寡歡。眼看着喜鳳的婚期一天天臨近,周賀昌改變主意,他跟親家商量,想讓呂常庚做上門女婿。親家欣然應允,沒有提出任何異議。
十日後,周賀昌給女兒和女婿舉辦結婚慶典,一對新人喜結連理。婚後,夫妻二人幸福甜蜜,真是羨煞旁人。人們背地裡都說呂常庚有福氣,無需打拼,輕松坐擁百萬家産。
一個月後的一天,喜鳳外出買針線,無意中看到丈夫和一個男子正在酒樓飲酒,兩人推杯換盞把酒言歡。喜鳳見男子有點眼熟,好似在哪裡見過。
她沉思良久,忽然想起正月十五那天晚上,自己碰到的那兩個流氓。畢竟是晚上,她當時看得并不真切,自然不敢妄下斷言。喜鳳頓時對丈夫起了疑心,她打算弄清楚事情的真相。
這天晚上,呂常庚睡得正香,黑暗中聽到喜鳳大喊一聲:“殺人償命,快快還我命來!”丈夫從睡夢中驚醒,吓得連滾帶爬跌倒在地上。他戰戰兢兢地點上燈,說道:“娘子,這是怎麼回事?”
喜鳳驚恐地回道:“我剛才夢到兄弟智元,他跟我一個勁兒地喊冤!”呂常庚聞言,吓得臉色蒼白,雙腿瑟瑟發抖,這一切全被喜鳳看在眼裡。她不敢打草驚蛇,安慰丈夫早點休息。
次日清晨,捕頭帶人闖進周府,将呂常庚五花大綁帶到縣衙。知府大人聽完喜鳳的哭訴,感到義憤填膺。他命人動用大刑,呂常庚不堪皮肉之苦,招供了自己犯下的滔天罪行。
原來,所謂的“英雄救美”,“路遇劫匪”,這一切都是呂常庚自導自演的好戲,目的隻有一個,就是他要除掉周智元,名正言順地繼承周家的财産。多虧喜鳳發現及時,他的奸計未能得逞。
主犯呂常庚被判死刑,根據他的交代,官府将幾個幫兇一并捉拿歸案,關入大牢。喜鳳萬萬沒有想到,自己同床共枕的丈夫竟然是個内心險惡之人。她後悔自己識人不善,害得兄弟丢了性命。
結語:
呂常庚内心險惡,為滿足自己的貪欲,不惜謀害他人性命,害人害己,到頭來竹籃打水一場空。人們常說:“不義之财不可取”,他偏偏铤而走險,火中取栗,親手把自己送上斷頭台。
“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喜鳳識人不善,導緻悲劇的發生。都說眼見為實,其實并不盡然,有時候我們親眼看到的,并非是事情的真相。騙局時刻都會上演,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
人心隔肚皮,凡事要謹慎,這正是:“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正如古訓所言:謹慎能捕千秋蟬,小心駛得萬年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