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自行車因其輕便、智能、易用,近年來受到大衆的喜愛,不少市民都将電動自行車作為自己的出行首選。然而,為電動自行車充電已成為一件相當煩人的事情。社群裡一些居民會把電動自行車在走廊裡充電,有的從樓上家掏出一根電線進行"飛線"充電,不僅影響社群環境,而且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日前,一款為電池充電的汽車智能充電裝置,在普陀區曹楊新村街道落戶多個街區,隻需刷卡或打開手機掃描二維碼,付款成功後按下插座号碼,訓示燈會亮起,說明電動車正在充電...友善安全的操作收獲了不少居民的贊譽,困擾着社群多年的消防安全隐患也得到了有效破解。

滑動代碼為"汽車"充電
兩級充電"套餐",滿足居民的不同需求
在曹楊社群華西花園蘭花大廈區,楊先生正打算給自己的"車"充電,隻看到他騎着電動自行車到大樓下面的一棟電動自行車充電棚,把車上标有1号停車位,然後拿出充電器下面的座位,連接配接插座, 拿出手機掃描智能充電樁二維碼,支付扣款成功,下對應的1号啟動按鈕,充電訓示燈亮起。整個過程不到2分鐘。"很多人習慣于把汽車推到走廊裡充電,有時偶爾會忘記拔掉插頭,電動汽車長時間充電,有火災隐患。楊先生說。"充電現在使用智能充電樁,根據電池的實際情況選擇充電時間,一旦電池飽和,就會自動關機,一旦電池飽和就會自動斷電,這樣安全就有保障。
改造新的充電棚
據了解,這個"收費棚"的前身是社群内一個非機動車停車點,已經存在了10多年,由于年代久失修加上管理疏忽,使其逐漸成為"僵屍車"停車點。此次街道與中國鐵塔有限公司合作,為華西花園蘭花大廈安裝智能充電樁,通過多方協商和溝通選址,決定在這裡進行改造,施勞工員将原來破舊的彩鋼闆硬屋頂和部分設施拆除,重新安裝簡約美觀的軟屋頂, 新增2套智能充電基站,每個基站下10個充電插座,共20輛電動自行車提供"補充能量"服務,充電費用為時,目前有2套套餐供居民選擇,分别為1元240分鐘和2元480分鐘,折算下來,一輛普通的兩輪電動自行車充電一小時隻需0.25元。此外,通過APP,車主還可以随時随地檢視充電狀态,一旦插錯了插頭,還可以實時線上報警,起到了一定的防盜作用。
"我們是一個高層社群,居民更多,但收費比特不多。"華西花園區黨總書記宗潤宇告訴記者。"社群硬體設施與生俱來的短缺,導緻居民沒有地方給電動汽車充電,隻能拉線充電,導緻社群電動汽車停放混亂,安全隐患,我們也做出了很多努力來溝通來阻止,但居民有這種需求,要徹底消除它真的是很難的。現在社群建成充電樁,在一定程度上讓私人電纜充電的問題多年來得到了很大的緩解,居民的生活環境得到優化,生活更加便利。"自充電樁投入使用以來,社群居民的反應一直很好,我們聽取了部分居民的意見,我們準備安裝一些露天防水充電樁,以確定居民可以使用它們,預計最早将于下個月完成。
新的信用卡支付方式是為使用手機有困難的老年人設計的
同樣是漕陽花園萬都花園區的曹楊社群,建于20世紀90年代的出口住宅區,沒有地下車庫,多年來,社群的電動自行車所有權越來越多,沒有地方收費已經成為社群的"大問題"。面對困難問題,社群依托紅室機制,将解決充電難點問題作為重要議題進行讨論協商,召集社群财産、行業委員會、部分社群黨員、建築上司等共同開啟社群電動自行車充電問題的脈搏, 最終決定由社群物業公司通過自洽,引進蘇州某智能充電樁供應商,為社群安裝智能充電裝置。目前,50個智能充電樁全部已安裝并投入使用,社群業主無需支付任何安裝費用,均由企業免費安裝,每月從充電收入中提取20%作為後期維護和租賃費用。"除了使用手機進行掃碼支付外,我們還加大了對一些不熟練使用手機的老年家庭的實際情況,特别是引入信用卡支付手段,居民在卡上預存部分費用,每次使用一次刷卡,就可以享受充電服務。"上海金辰物業管理公司經理顧興強說。"刷卡收費1元4小時,如果需要填8個小時,隻需再刷卡一次即可,單次收費的費用高達2元,并會在以後推出新使用者、月包等優惠套餐。
接下來,曹楊新村街道将繼續推動智能充電樁在轄區内安裝,并通過有效的宣傳和引導,讓居民自覺使用充電樁充電,有效預防和避免電動自行車私人拉線引起的火災現象,進而提高社群火災預防和控制水準, 確定居民的生命财産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