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青未了|窗前,看四季流轉,睹人間故事

作者:齊魯壹點

文圖(手機照)|流蘇

青未了|窗前,看四季流轉,睹人間故事

初春的清晨,微寒薄涼。

此時,我站在窗前,看着窗外如煙的風景。

如煙,輕盈飄渺,絲絲縷縷,一個多麼美好的詞語啊!宛若一個結着丁香愁怨的江南女子,水袖盈香,輕移蓮步,颦眉走在紅塵阡陌之上,她那輕舞飛揚的衣袂,在風中搖曳成袅袅升騰的雲煙,隻是這似有若無、夢幻迷離的袅繞雲煙,卻不知有幾人能握得住。倘若被誰有幸捕捉了去,想必也是那一低頭的溫柔。

倉央嘉措說“世間事,除了生死,哪一樁不是閑事。”仔細想想,果真如他所說,除了生死之外都是閑事,那麼,我願意一直就這樣避重就輕地閑适着,愛自己,愛生活。在春天,嗅得百花香味;在夏天,盡情沐浴蔥郁;在秋天,安然品味秋實;在冬天,隐忍蟄伏積蓄,等待下一個春天。不去考慮生死,沒心沒肺地活着。因為,來的終會來,去的終會去,時光永遠在局外不動聲色地看着衆生的沉淪。竊以為,最好的存在,除了遺忘,就是快樂地活着。不是嗎?!所有生命的方向最終都會歸于一處,誰也無法改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一個日子都是不可再生的,都需要用心去撰寫和品味,别太在意自身故事的結局,一切順其自然為好。珍惜擁有,活在當下,便是一種美好。

青未了|窗前,看四季流轉,睹人間故事

窗外的風景,不外乎物與人兩幅畫卷——天空、大地,樹木、樓房,以及來來往往流動的人影。但,每次看都會有不同的感覺,就像觀瞻萬花筒一樣,每一次看到的畫面絕不相同,瞬間的感覺自然亦不同。

一擡眼就能望到的天空,像藏了一個偌大的秘密,誰能洞悉天機?它向來不是一成不變的藍天白雲。或蔚藍,或灰白,或灰暗,或“黑雲壓城城欲摧”的漆黑,或藍白灰黑混雜着叫不出其名。天空的顔色,仿若話劇舞台後面的幕布,随着劇情的不同,走馬燈似地變換着一幀幀背景畫卷。

天氣無非陰晴,天空無非暗明,人生無非得失和聚散。同樣是變,天與人之間不同的是“幻”與“換”的差別吧,客觀與主觀。天空的變幻,人無能為力,隻能聽之任之——道法自然。人生的變換,幸福在左還是在右,在某種程度上可由人自行掌控——誰的地盤誰做主。可現實是,在這雜亂的塵世,似乎每個人都願意成為掌控命運的人,但終究并沒有幾人能得到神的眷顧。

青未了|窗前,看四季流轉,睹人間故事
目及之處的樹,有銀杏、青桐、紫荊、柳樹、楊樹、玉蘭、紫薇、石榴、大葉女貞和柏樹。春天,潔白的玉蘭花開得一樹燦然、卓爾不群,玫紅的紫荊花則綻放得浩蕩奢侈、擠擠挨挨。翕動鼻翼,那暗香浮動的淡淡香味,令人心旌搖曳,唇邊旋即也會開出一朵如花的笑靥來。夏秋,各種樹木濃郁葳蕤,如蓋的樹蔭下,常常是老人紮堆唠嗑的好去處和孩子們聚集玩耍的據點。冬天,隻有大葉女貞和柏樹的葉子依舊不離不棄的默默固守在枝頭上,無精打采地暗綠着,其他樹木大都葉落凋零,隻剩下光秃秃的枝桠,落寞地伸向天空。
青未了|窗前,看四季流轉,睹人間故事

人的一生,何不如四季的樹木呢!春天,是花樣年華的兒時,像花兒一樣無憂無慮幸福怒放;夏天,是風華正茂的青春,若枝葉一樣鋪天蓋地蓬勃生長;秋天,是沉靜淡然的中年,似果實一樣瓜熟蒂落安然落袋;冬天,是悟透人生的風燭殘年,同落葉一樣自然而然随風飄落。

那一季季的花開花落、枝繁葉茂時已夠快樂了,果實入口的味道當然也不會隻是香甜的,葉落歸根的自然沉寂怎麼會隻有傷感?所不同的是,樹木可以四季輪回,春風吹又生。而人生隻是一個單程,沒有來生,哪會輪回!

窗外的風景,若說一成不變的,就隻有那一幢幢高低櫃似的樓房和火柴盒一樣的房間視窗了。火柴盒,盛裝的是火種,蘊含的是希望,展現的是光明,傳遞的是溫暖,隐喻的是燃燒自己溫暖惠及他人的無私奉獻精神。家的含義莫過如此吧。此時,高低櫃似的樓,靜靜地躺在晨曦的懷抱中,樓在酣睡着,盛在盒子裡的人也在酣睡着,整個小區全都在寂靜的酣睡中。

青未了|窗前,看四季流轉,睹人間故事

一串公雞的啼鳴聲,飄散于早晨那微熏着青草清香的縷縷柔風中,象一粒石子投進平靜的湖面,激起了小小的波瀾,水面劃開了一道道波紋。瞬間,這寂靜中的凝固被打破了,聽見了水在唱,聽見了風在笑,聽見了雀兒的歡叫……生活的節奏,自然地敲開了火柴盒式的門與窗,彈出了流水的生活。有的波瀾不驚,有的浪花翻卷。無論跌宕起伏,都日夜奔流,生生不息。

那個掩隐在灌木花叢中的便民健身場地,秋千上偶爾蕩出的尖叫聲,令旁邊竹林裡的鳥兒不時發出“撲棱棱”的一陣陣聲響。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童年經曆,就像蕩秋千的孩子和發出窸窸窣窣聲響的鳥兒一樣,可能是安逸的快樂尖叫,也可能是驚恐的無語亂飛。

一對身着鮮豔情侶裝的青年男女,竊竊私語着相擁走過,像兩隻飛舞在草叢中的花蝴蝶。每一隻蝴蝶都有自己的春天,就像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愛情一樣,讓人心生溫暖。想起經年前那樣一個午後:陽光下面,栀子花開,車站旁邊,羞澀女孩,遭遇了四目對視、一見鐘情的相遇。更憶起一個雨後初晴的清晨,翠綠的山野幽深靜默,雲煙在山谷中盤旋缭繞,幸福像花兒一樣的我們如翩跹的蝴蝶在崎岖的石徑上追逐嬉戲,歡快的笑聲餘音袅袅,好似昨日的夢境。攤開手掌,仿若還存有那時相握的溫暖,隻是時光如流沙,往事也從指縫間悄悄跌落了去,無迹可尋,隻餘慘白的掌心如落敗了的玉蘭花瓣……

青未了|窗前,看四季流轉,睹人間故事

這世上,再美好的東西、或再不堪的曾經,都會随着時間的流逝成為往事,都會落入尋常,最終被記憶束之高閣。時光像河流,它不停的好處在于:有遇見,才有了你我;有遇見,才有了愛恨;有遇見,才有了往事;有遇見,才有了詩意。是以,無論怎樣的遇見都要珍惜。懂得感恩,用心活着是王道。

因為,日子終會在某天将所有的一切統統帶走,無論你願意與否,無論你是否做好準備。

一群滑着輪滑的孩子叽叽喳喳地掠過我的眼簾,像一排卷着白色浪花的海浪突然湧來,又倏忽而逝,留下小路更為安靜的風景。不由想起那些逝去的年華,手上握着大把的青蔥歲月,肆意在晨光暮雨中放浪形骸,來了走了,聚了散了,笑了哭了,愛了恨了……來來往往中,老了容顔,也遺失了童貞。時光怎麼就那麼不解風情?歲月怎麼就那麼殘忍呢? 其實,老了并不可怕,别離也不可怕,一旦關閉了童貞的天窗,才是人生最可怕的。

一對白發老夫妻進入了我的視線:丈夫推着一輛三輪座椅車,一跛一跛艱難挪動着僵硬的步子,步履蹒跚。妻子手握一個保溫杯緊随其後,邊走邊小聲叮咛道“慢點慢點”。他們一前一後,一高一矮,一胖一瘦,面無表情,相伴無語。隻有三輪車座椅上傳出的咿咿呀呀的京戲唱段,讓寒涼得似乎快凝固了的空氣一下子顯得流暢許多。忽然感覺到一陣和煦的風兒,裹着淡淡的臘梅香迎面撲來。我不知道他們的故事,也無需知道。此時,耳邊忽然萦繞的是“直到我們老的哪兒也去不了,你還依然把我當成手心裡的寶……”的溫馨旋律,我用一雙迷離的目光追随着他們的背影走向小路遠處,走進時光的深處。

青未了|窗前,看四季流轉,睹人間故事

這是一段怎樣的生命旅程啊——她孩子般牽引着他慢慢走過去,他順從得服服帖帖。眼眶潮熱,内心有汩汩流淌的聲音在輕輕撞擊。人生沒有完美的旅程,隻要能陪伴着與你同甘共苦的那個人一起呼吸、并安穩地走完屬于自己的生命,那就是值得慶賀的最完美最幸福的人生。

每一個經曆都值得仔細回味——值得不值得,錯了對了,一瞬永恒。

一隻瘦長拘謹的黑貓像幽靈般在小路上一閃而過,留給我一個幽深的眼神。我向來不太喜歡貓,不知道是它的叫聲過于陰冷凄慘,還是它的眼神過于讓人捉摸不透。總之,見到貓,我有一種毛骨悚然的感覺。有人說,貓的眼睛暗藏玄機,是佛般的眼神。我慧根尚淺,自是參悟不透。子非魚,焉知魚。每個人活的并不隻是外表,本質的真僞與甘苦隻有自己知曉,冷暖自知。是以,懂與不懂,生活還是需要自己慢慢去經曆和靜靜體悟。

青未了|窗前,看四季流轉,睹人間故事

夕陽西沉,在橘色的黃昏裡,看着窗外如煙的風景,眼前間或一片枯葉悄無聲息地飄落于幽深的小路上,仿佛有散碎的時光零星墜地。其實,世間的山重水複,并不是雜亂無章的。每個人也都是在既定的範圍内,生老病死遇見告别。這世上每個人都是旁觀者與被旁觀者,别迷信與衆不同,都是凡胎肉身,能夠生而為人已足夠幸運,别渴望擁有整個世界,也别試圖擁有别人的靈魂,擁有一己的始終向善向美的心足矣。人一生可以錯過很多,但别錯過了内心的真愛。有詩雲“你若盛開,清風自來”,是以,我也模仿吟一句詩“愛若盛開,美景自來。”至美的心情想必是要有一顆看花花開的佛心的。自知做不了佛,但我可以面花而笑。

窗外,如煙的風景依舊繼續演繹,我隻是一個看客。

忽然想起了卞之琳《斷章》上的句子,“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别人的夢。”窗内窗外,角度不同而已。看見的,嘴角上翹,如沐春風。看不見的,心頭盈光,暗自溫暖。

所有的行走,都會留下印迹,就像所有故事都會有結局,至于去向何處,不用追問。一切,無非都是過往;你我,都是時間的過客。

二月未央。

在奔赴春天的路上,學做一朵向日葵吧。

青未了|窗前,看四季流轉,睹人間故事

青未了|窗前,看四季流轉,睹人間故事

壹點号 流蘇随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