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最悲催的狀元:裸分全市第一,父親為加分篡改民族,北大直接拒錄

作者:奇人奇史

何川洋,2009年重慶聯考文科狀元,裸分659分。

憑着這一高分,諸多高校向他抛來了橄榄枝。北大、港大,國内諸多一線高校幾乎任他選擇,但他青睐的高校隻有一所——北京大學。

最悲催的狀元:裸分全市第一,父親為加分篡改民族,北大直接拒錄

事實上,北大也在第一時間與他簽訂了預錄協定。似乎,這位少年即将圓夢。消息一出,媒體紛至沓來。

諸多媒體齊齊湧進何川洋所在的南開中學,卻集體傻了眼——他們怎麼也聯系不到何川洋,電話也關了機。

這時,另一則新聞徹底點燃了“何川洋文科狀元”的新聞。有網友爆料稱,他之是以不願意接受采訪,是因為民族身份造假被查。這一消息,徹底引爆了網絡。

聯考狀元、造假,當兩大觸動市民神經的事混在一起,這就成了一件大事。聯考狀元造假,影響有多大?一向關注熱點的媒體,這一次也表現得極為慎重。在多方複原下,一個關于“父親愛兒子,卻釀成大錯”的故事浮出了水面。

最悲催的狀元:裸分全市第一,父親為加分篡改民族,北大直接拒錄

一、 造假事實

2006年,這一年何川洋剛上高中。

憑着全縣第四的好成績,他被南開中學錄取。能被這所高中錄取,基本意味着考上大學是闆上釘釘的事。

而何川洋上高中後,也有一個新目标,那就是考上北大。

為了這個目标,他一直很努力。與此同時,何川洋的父親何業大也在為兒子的前程“鋪路”。這鋪路方式,便是“修改民族身份”。

按照有關聯考加分政策規定,少數民族考生可以加分。一類是聚居民族考生,另一類是散居民族考生。常年在巫山縣工作的何業大,想着孩子将來聯考輕松些,打算将他民族的“漢族”改為“土家族”。

本着這一想法,何業大與妻子盧玲瓊商量後,決定為孩子冒險搏一搏。此後,他讓妹妹何業清辦理了相關資料,并将這些資料及申請書給了時任巫山縣民族宗教事務局局長的萬民強手中。

最悲催的狀元:裸分全市第一,父親為加分篡改民族,北大直接拒錄

此前何業清已經與萬民強打過招呼,在稽核時,萬民強就沒看何業成的身份證、戶口簿原件,直接簽注“同意批改”的意見。

萬民強的同意書,直接影響了重慶市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這邊也準許了申請。自此,何川洋的民族身份從“漢族”變成了“土家族”。從那之後,何川洋在任何報名單的民族一欄,都填的是“土家族”。

為加分改民族成分。父母之愛,似乎“無可厚非”。況且巫山縣的确是何川洋的家鄉,而他爺爺、奶奶自小都在包帕子、背背簍,這一切都讓他自然而然地以為自己是“土家族”。

最悲催的狀元:裸分全市第一,父親為加分篡改民族,北大直接拒錄

土家族

二、 不公

對于何家來說,這不過就是一段小插曲。可對于聯考考生來說,真就不公平了。

聯考素有“一分一萬人”的說法,尤其是尖子考生的成績往往就在幾分之間,如今出了“改民族加分”這檔子事,那豈不意味着“先天性”赢了别人幾分?

加分,亦或優先錄取,自1950年便有了。之是以會出現,為的還是彌補高校招生制度的某些缺陷。

比如少數民族能加分這事,主要還是因為少數民族大都生活在偏僻、環境比較惡劣的地區,相較于城市,教育資源落後。既然是聯考,彼此就應該站在統一起跑線上,為此才有了“加分”一說。

這是國家給予少數民族的一項優惠政策,本來是一件好事。但是私自篡改民族成分,那可就要另當别論了。

2009年夏天,何川洋果然不負衆望,裸分659分取得重慶文科第一名的好成績。分數出來之後,大衆最先的關注點并非他“篡改民族成分”,而是他的狀元身份。但不成想就在這個時候,出現了一件網友舉報巴蜀中學有人篡改民族成分的事。

最悲催的狀元:裸分全市第一,父親為加分篡改民族,北大直接拒錄

據網友爆料稱,巴蜀中學當年共有74名考生享受了20分的加分,而這些學子多數集中在重點班。

重點班的學子,成績往往就隻是毫厘之差。靠着這20分加分,豈不是将會完全改變重慶聯考格局?即便這些考生的确符合加分條件,依舊讓家長、師生,甚至教育部門格外關注。随着質疑聲越來越多,調查也随之展開。

這一查,還真查出來了不少事。

最悲催的狀元:裸分全市第一,父親為加分篡改民族,北大直接拒錄

沒多久,教育局就公示了一批少數民族成分存在問題的學生名單,其中有一個人格外引人注目,那個人就是新晉文科狀元——何川洋。

消息一出,掀起了一陣波瀾。一個文科狀元,居然“民族成分造假”。何川洋再一次被推到了風口浪尖。

由此,人們開始關注何川洋是否知道自己民族成分被改一事。按照大衆想法,若是孩子不知情,這也就是其父母犯下的錯,不應該讓孩子來承擔;若是孩子知情,他就應該承受相應的責任。

在之後的采訪中,何川洋明确表示了自己不知情。似乎從這點來看,憑着裸分獲得聯考狀元的他,的确有資格被錄取。

然而事實卻是,他不僅沒有被北大錄取,就連港大也沒錄取。當多處高校相繼發表聲明不予錄取何川洋之後,社會議論四起,而何家更是一度陷入死寂當中。

接到最終結果後,年僅17歲的何川洋有些許崩潰,将自己鎖在屋子裡哭了整整一夜。而何川洋的父母則陷入了深深地自責中,完全不知道如何跟孩子溝通。但事已至此,一切都沒辦法再挽回。

最悲催的狀元:裸分全市第一,父親為加分篡改民族,北大直接拒錄

三、 接受采訪

風波之後,何川洋鼓起勇氣總算接受了采訪。

當面對記者提問時,這個隻有17歲的少年表現得異常平靜,言語中沒有絲毫不滿、憤怒。當問及他的感受時,何川洋說到:

“父母的确錯了,但這是出于對我的愛,我原諒他們。”

沒有矯揉造作,眼神中透露着些許堅定。能感覺得到,這個少年内心已經放下了許多。對于孩子的這句“出于對我的愛,我原諒他們”。讓一旁的何業大、盧琳瓊一臉愧疚,轉而又有一絲不安。

這些天,夫妻倆一直處于焦慮、不安中。

彼時為孩子改民族成分,不過隻是想他将來聯考能赢在起跑線上,從未想過事情會發展到這一步。當被高校拒絕錄取後,他們才知道當初錯的有多離譜。

若說普通老百姓不懂,倒也情有可原。可偏偏何業大、盧琳瓊兩人都是公職人員,何業大還在教育體系内工作。

最悲催的狀元:裸分全市第一,父親為加分篡改民族,北大直接拒錄

在國家有明文規定下,他們依舊選擇違背國家民族政策。這件事之後,夫妻倆雙雙被停職、免職,何川洋報考北大的願望也破滅了。

想到這,盧琳瓊流下了悔恨的淚水,愧疚地說到:

“父母的責任應該父母來承擔,不能以影響孩子一生作為代價。”

然而事件到此,風波尚未平息。

最悲催的狀元:裸分全市第一,父親為加分篡改民族,北大直接拒錄

四、 風波未平

關于“何川洋無學可上”的議論,始終未停。

在外界紛紛揚揚的讨論聲中,何川洋開始了新的征程。自小就立下考北京大學的他,也并未因這次挫折而放棄。從那之後,他幾乎淡出了公衆視野。在之後一年裡,重拾筆杆,再度用汗水、淚水去争一争。

2010年,何川洋第二次聯考。

最悲催的狀元:裸分全市第一,父親為加分篡改民族,北大直接拒錄

特殊的身份,讓很多媒體找上了門。這一次,何川洋再也沒有接受外界的采訪,其父母也諱莫如深。

外界猜測不斷,但關注的點隻有一個——何川洋究竟會被哪所高校錄取?

作為2009年重慶聯考備受關注的“文科狀元”,他的去向始終牽動着不少人的神經。在人們議論“更改民族成分”這件事後,更多人的關注點還是在何川洋的成績、錄取情況上。

或許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這一次何川洋圓夢了——他以重慶文科第十名的成績,順利就讀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

彼時面對媒體,他曾用“原諒了”、“以我為鑒”揭過了那件事。

最悲催的狀元:裸分全市第一,父親為加分篡改民族,北大直接拒錄

開學那天,一家人齊齊選擇送何川洋入校。

和孩子一樣,這些個日日夜夜,他的父母、長輩也一度陷入自責、焦慮中。隻因一念之差,孩子就要承受這麼多痛苦與挫折,他們内心無數次對其說“對不起”。如今看到孩子走進心心念念的大學,那份不安少了些許,更多的卻是自豪!

在何川洋長輩眼中,孩子是無辜的,受懲罰的應該是他們。可這件事爆出來後,孩子和他們一起承受着外界的議論、指責,這讓一個17歲的孩子怎麼接受?是以他第一時間哭了整整一夜。

一夜之間,何川洋長大了。

沒有推脫、沒有甩鍋,他和父母一起面對大衆、面對媒體采訪,用最真摯、最笃定的語氣對公衆說“以我為鑒”。之後,他更是沉下心再次努力,憑着優異的成績被北大錄取。這樣的孩子,如何不值得家長驕傲?

最悲催的狀元:裸分全市第一,父親為加分篡改民族,北大直接拒錄

時至今日,回想何川洋這件事,似乎的确與他無關。可“公平”的意義就在于此,隻有保證絕對的公平,才能讓聯考具有公信力。

正是如此,何川洋在2010年再度以優異的成績考進北大,網上的風評才會呈現一面倒的誇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