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傳播中華傳統文化 格力钛公共汽車駛入“華夏之根”渭南

作者:虹線上

帝王的皇冠龍服、後妃的鳳冠霞帔、宮娥的彩袖垂裙、小家碧玉的弓鞋翠簪,華州皮影人物的千姿百态,在宛如燈光照射的金黃璀璨舞台的格力钛新能源公共汽車身上,“表現”得淋漓盡緻。

近日,一輛輛充滿着活力與生機“華州皮影”格力钛新能源公交湧現在陝西渭南街頭,流動的“皮影戲舞台”服務于城市主幹線路最具代表的公交線路,并投入于渭南城區“點對點”定制化公交營運。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為市民、旅客提供安全舒适的公共交通服務,最大程度減少春運期間交叉感染的風險。

傳播中華傳統文化 格力钛公共汽車駛入“華夏之根”渭南

戲曲民俗新載體 科技與曆史再相融

“隔帳陳述千古事,燈下揮舞鼓樂聲。”華州皮影是大陸出現最早的傳統戲曲劇種之一。渭南是中國戲曲之鄉和民俗之鄉,華州隸屬渭南,華州皮影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名錄。此次駛入渭南的格力钛新能源公共汽車外觀結合渭南特色,車身繪制皮影戲的人物圖案,從小熱愛皮影戲市民李女士表示,“我們渭南的公共汽車印上了皮影戲,希望能通過‘流動’方式把我們的皮影戲傳播出去。”

傳播中華傳統文化 格力钛公共汽車駛入“華夏之根”渭南

格力钛新能源公共汽車采用,對主要受力單元進行結構性優化,保障車輛安全、節能降耗;采用環保座椅,具有減震作用,安全舒适有保障;在車内設施上,中門采用殘疾踏闆設計,車廂内設計殘疾車輛區域,從細節處盡顯人文關懷,提高乘車體驗感。

皮影戲是民族文化的瑰寶,承載着曆史文化底蘊,格力钛新能源公共汽車是新時代創新科技發展的“産物”,将皮影戲元素繪制在車身上,是科技與曆史文化相融,是“新”與“舊”跨時代的勾勒,以“戲曲文化新載體”的模式,融入這座曆史文明之城。

傳播中華傳統文化 格力钛公共汽車駛入“華夏之根”渭南

傳統文化新載體 推動産業全面繁榮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水準,推動文化事業全面繁榮和文化産業快速發展,為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提供思想保證、精神力量、道德滋養。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是目前弘揚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本方針,也是發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時代價值的必然要求。

傳播中華傳統文化 格力钛公共汽車駛入“華夏之根”渭南

渭南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中華民族又稱“華夏”,源于渭南,“華”即華山,“夏”指“夏陽”,由這裡産生的文明即就是“華夏文明”,是以渭南也有“華夏之根”之稱。

把曆史文化創新融入到産品設計,格力钛新能源将公共汽車打造成傳統文化新載體,除了融入皮影戲的渭南公共汽車,還有身披“中國紅”的北京大一路18米海豚公交、懂得川劇變臉的成都機場專線巴士、自帶牡丹花香的洛陽微公交……

傳播中華傳統文化 格力钛公共汽車駛入“華夏之根”渭南

一直以來,格力钛新能源堅持創新發展,緻力于研發設計“中國文化”系列産品,實作将外觀設計與文化傳承相結合,為繼承、發揚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身體力行,讓富有民族藝術特色的文化巴士成為公共交通裝置的重要組成部分。 大陸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在漫長的曆史發展過程中,中華民族所創造的曆史文化厚重而豐富,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程序中,格力钛新能源以創新科技産品傳承民族傳統文化,将中華傳統文化傳播融入人們日常生活,打造不一樣的傳播載體,助力文化強國建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