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戰争風雲#程咬金、黃巢、張士誠,古代私鹽販子為啥特别愛造反(1)史書記載,黃巢“本以販鹽為事”,張士誠則是“鹽徒”,而

作者:奈落堇夢

#戰争風雲#程咬金、黃巢、張士誠,古代私鹽販子為啥特别愛造反(1)

史書記載,黃巢“本以販鹽為事”,張士誠則是“鹽徒”,而程咬金,雖然新舊《唐書》都沒有提及程知節販賣私鹽,但《隋唐演義》說程咬金是私鹽販子,我們姑且也把正史與演義分開。而程、黃屬山東人士,張士誠盤桓江淮,似乎地域也與他們的身份形成有關。

這三人雖然時代不同,性格不同,卻都是造反的私鹽販子,其中,程咬金在演義中以私鹽販子身份造反,更是耐人尋味。那麼,為什麼古代的私鹽販子似乎總愛造反呢?

一、三人其時的私鹽政策概況

要了解私鹽販子造反的動機,首先要了解中國古代的鹽業政策。早在西漢,漢武帝就提出鹽鐵官營,鹽,于是成為重要的戰略物資,利潤巨大,此後曆朝曆代鹽業政策雖然屢有變遷,但将鹽掌控在官府手中的中心思想始終如一,官鹽也始終是主流。

與官鹽相對的是私鹽,在嚴苛的鹽鐵官營政策下,既是被官府打壓的,也是民間十分興盛的。曆代鹽政自然大有不同,本文以程、黃、張三人管窺私鹽販子問題,是以這裡主要介紹三人所處曆史時期的私鹽相關狀況。

1 唐代鹽政情況

程咬金生活在隋末唐初,他做私鹽販子的時間必然在隋末,恰巧,唐初鹽政承襲隋制而未改,這裡我們也就不做區分。《隋書》記載,北朝周齊以來,政府對食鹽實行嚴酷的封鎖禁榷制,“凡監鹽形鹽,每地為之禁,百姓取之皆稅焉”。

隋朝建國,針對此宣布解除鹽禁:“開皇三年正月,帝入新宮。……先是尚依周末之弊,官置酒坊收利,鹽池鹽井,皆禁百姓采用。至是罷酒坊,通鹽池鹽井與百姓共之。”

這意味着政府弛禁私鹽,私鹽販子廣泛地發展起來。以後唐初統治者出于同樣的與民生息的考慮,沿襲下來,開元九年(721)左拾遺劉彤上鹽鐵表:“夫煮海為鹽,采山鑄錢,伐木為室,豐餘之輩也。”也就是說這一時期鹽和鐵都允許私人開采和經營。

與之相比對的是,隋朝因對鹽實行“弛禁政策”,是以沒有特定設定專門管理鹽務的機構,管理相對寬松,這就給了“程咬金”較為充足的發展機會。

當然,随着唐朝社會的發展和财政的需要,鹽鐵經營國有化的加強也是必然的趨勢,是以,開元之後,鹽政就逐漸有所變化,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到唐後期,也就是黃巢生活的時期,政府對私鹽的态度轉向嚴厲打擊。《新唐書》稱“貞元中,盜鬻兩池鹽一石者死,至元和中,減死流天德五城。镈奏論死如初。一鬥以上杖背,沒其車驢,能捕鬥鹽者賞千錢。”可謂嚴酷之極。

這當然不是沒有原因的。首先,社會環境方面,藩鎮割據,社會動蕩,鹽作為一個暴利行業,成為官府和各地方勢力争奪的重點,逐漸暗弱的中央政府始終沒有放棄将鹽的專賣收歸中央的嘗試。其次,迫于生計,武裝販鹽逐漸成為私鹽行業的主流。

#戰争風雲#程咬金、黃巢、張士誠,古代私鹽販子為啥特别愛造反(1)史書記載,黃巢“本以販鹽為事”,張士誠則是“鹽徒”,而
#戰争風雲#程咬金、黃巢、張士誠,古代私鹽販子為啥特别愛造反(1)史書記載,黃巢“本以販鹽為事”,張士誠則是“鹽徒”,而
#戰争風雲#程咬金、黃巢、張士誠,古代私鹽販子為啥特别愛造反(1)史書記載,黃巢“本以販鹽為事”,張士誠則是“鹽徒”,而
#戰争風雲#程咬金、黃巢、張士誠,古代私鹽販子為啥特别愛造反(1)史書記載,黃巢“本以販鹽為事”,張士誠則是“鹽徒”,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