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抗戰名城張家口懷安縣

作者:長江兩岸微言

 懷安縣位于河北省西部,居晉、冀、蒙三省(區)交界處。縣城東靠宣化縣,南連陽原縣,西、西南與山西天鎮縣接壤,西北與尚義縣毗鄰,北以洋河與萬全縣為界,總面積1706平方公裡,耕地面積為698萬畝,總人口24.3萬人,轄11個鄉鎮273個行政村,有蒙古、藏、維吾爾等20個少數民族。1994年,懷安縣被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授予“雙擁模範縣”稱号。縣境内陰山山脈橫貫,群山叢列,溝壑縱橫,古道通衢,是通往西北要道。戰争年代,“外毗邊塞,内屏京都”,曆史上是重要的軍事戰略要塞。

  懷安縣地處冀北山地邊緣,介于内蒙古高原與華北平原之間,境内山脈延伸,地形起伏,土壤侵蝕嚴重,自然植被稀少,水土流失嚴重,屬東亞大陸性季風氣候。春季幹旱多風沙,十年九旱。夏秋炎熱多雨,雨量集中,常伴有洪、雷、風沙。

  革命鬥争艱苦卓絕

  1937年7月,日軍發動全面侵華戰争。出于日軍戰略進攻的整體考慮,7月13日,日軍飛機轟炸平綏鐵路重鎮柴溝堡,8月29日,日本關東軍獨立混成旅團侵占柴溝堡。9月4日,懷安全境陷落。此期間,日本侵略者野蠻屠殺、制造了駭人聽聞的“王家窯慘案”,34名婦女兒童死難;在懷安城内制造“賤一半”慘案,槍殺了9名中國同胞。日僞建立起反動統治,全縣設立18個僞大鄉,建立保甲制度,又于1941年4月,将懷安、萬全兩縣合并,稱萬安縣。抗日戰争期間,全縣傷殘138人,炸塌房屋149間,直接經濟損失827萬美元。

  日僞的反動統治吓不倒英勇的懷安人民,伴随着抗日大反攻的号角,中國共産黨上司的人民武裝來到了懷安境内。1944年12月20日,中共晉察冀分局訓示設立懷安工作委員會。1945年4月,平西地委正式宣布中共懷安工作委員會、懷安辦事處。機關先後駐大要子水、陡坡、辛窯一帶,并在西桦皮嶺村成立全縣第一個農村黨支部,王萬金任第一任黨支部書記。從此,懷安人民在中國共産黨上司下,開始了有組織、有上司的抗日鬥争,直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懷安全境解放。

  日本投降後,國民黨反動派發動了全面内戰,懷安人民為保衛抗戰勝利果實,積極參軍、支前,英勇戰鬥。面對國民黨反動派白色恐怖,轉移撤離出來的縣區幹部,又在縣委書記白化民、縣長蔣濤的帶領下,傳回懷安,采取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辦法,同敵人長期周旋,鎮壓了12個堅決同人民為敵的罪惡分子,打擊了敵人的反動氣焰。1947年初,根據晉察冀軍區決定,組成天陽懷支隊,天陽懷支隊曆經大小百餘次戰鬥,著名戰鬥有白玉莊、賈家屯等12次,殲敵1000多人,支隊隊伍發展到1000多人,受到察哈爾省軍區司令部通令嘉獎,贊揚天陽懷地方武裝部隊為“敵後活動部隊,樹立了光輝典範”。1948年11月,華北野戰三兵團二縱隊在懷安地方武裝配合下,解放了懷安,人民從此獲得新生。在長期革命鬥争中,懷安軍民為争取解放作出了巨大犧牲。僅1947年發生的“西窯溝事件、高山事件、廟岩事件”,我黨100餘名幹部戰士被俘,30多人犧牲。

抗戰名城張家口懷安縣
抗戰名城張家口懷安縣

懷安縣烈士陵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