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偵探7》首播,綜N代究竟可以走多遠?

作者:犀牛娛樂

犀牛娛樂原創

文|雨過炊煙 編輯|樸芳

全員身穿冷酷黑衣,眼神透着犀利,懸疑感隔着螢幕撲面而來,似乎還是熟悉的《明星大偵探》味道。

2月7日晚,大偵探官微官宣《大偵探7》首發陣容,何炅、張若昀、大張偉、魏晨、戚薇、楊蓉集結完畢,盡管這套陣容裡并沒有撒貝甯搭檔何炅組成的“雙北CP”,但這檔2月10日晚開播的老牌推理綜藝仍然備受老粉期待。

“一季不如一季”似乎是國産綜藝難以逃脫的魔咒,不過,《明偵》作為國内首檔明星推理真人秀,連續播出六季後,超過61萬人在豆瓣打出了8.5以上的分數,播放量突破250億,兼具熱度與口碑,有“神仙綜藝”之稱。從評分來看,《明偵》看似“偵心不改”,卻也由于劇情拖沓、套路、bug多、流量明星加持等原因被觀衆質疑“偵心不再”。

如今,《明偵》已經走到了第七季,這檔綜藝在開播之前就面臨着總導演何忱出走,嘉賓團隊換人,不得不更改名字的情況。至于推理探案的情節在《大偵探7》究竟會随着制作班底的更換如何演繹,我們還需靜觀其變,而變與不變也是綜N代《明偵》不可回避的命題。

《大偵探7》首播,綜N代究竟可以走多遠?

主打“喜劇+懸疑+真人秀”的

破圈推理綜藝

花季少女意外墜樓,究竟誰是兇手?這是《明星大偵探》第一季第一期的故事《網紅校花的墜落》。《明偵》起源于南韓電視台JTBC旗下的綜藝《犯罪現場》,也是劇本殺的前期形态,組成元素包括偵探、嫌疑人、兇手以及各種各樣的細微線索,“何撒白鬼歐”五人是常駐嘉賓,至今仍有觀衆呼籲他們同框。

從本質上講,《明偵》與《唐人街探案》核心類似,即桃子理論,在輕松的喜劇外殼下,包裹嚴肅的推理内容。盡管《明偵》并沒有流量明星加持,但“30%跌宕劇情+40%綜藝搞笑+30%智能推理”的黃金比例撐起了整檔綜藝。

硬核劇本經得起推敲,層層遞進的燒腦推理過程更是給嘉賓和觀衆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綜藝沉浸式體驗感,雙商線上的何炅、撒貝甯則助推了破案過程,并負責承包笑點,消解了案件本身的慘狀與恐怖感,而案件的總結過程則涉及到反思層面,同時影射部分社會現象,将節目立意拔高到全新的層次。

其中,《請回答1998》涉及家庭暴力,《恐怖童謠》涉及孤兒、兒童保護相關議題,《酒店驚魂》呼籲大家關注校園暴力……種種社會問題皆戳到了大衆痛點,也令觀衆産生強烈共鳴。

《大偵探7》首播,綜N代究竟可以走多遠?

是以,《明偵》第一季播出後,全網總播放量突破8億,豆瓣9.3分,在當年的網絡綜藝裡穩居榜首。彼時的綜藝市場百花争豔,喜劇類綜藝以《歡樂喜劇人2》、《跨界喜劇王》、《笑傲江湖3》為代表,《奇葩說3》、《火星情報局》、《吐槽大會》共同撐起了語言類節目半邊天,《王牌對王牌》、《奔跑吧兄弟4》仍然扛着遊戲綜藝的大旗。

但明星真人秀推理綜藝尚屬藍海地帶,《明偵》雖為小體量制作的綜藝,卻也迅速搶占了本格推理市場,并将推理綜藝引入網絡綜藝參戰,改變了網綜格局。在總導演何舒看來,“《明星大偵探》的火爆,不僅反映了中國推理愛好者群體的龐大,也證明推理題材在中國也是走得通的”,這才有了《明偵》後續的長尾IP系列。

《大偵探7》首播,綜N代究竟可以走多遠?

但推理題材的長尾系列好做嗎?一方面,《明偵》受困于案件題材與播出尺度,何舒坦言:“死者是怎麼死的,法醫報告這樣寫準不準确,包括哪些犯罪手法的細節不能呈現,因為可能涉嫌教唆犯罪……這種專業幫助從前期劇本創作階段就開始了。”

另一方面,《明偵》劇本創作難度極高,需要緊跟觀衆的推理能力,與時俱進,一旦跟不上,必将被市場淘汰。《明偵》總編劇就吐槽過寫劇本的壓力,“從第二、三季的時候就已經覺得自己寫不出故事了,但是硬逼着也做到了第六季。現在我們反而還挺樂觀的,感覺之後還能再做幾季。”

何炅被問道這個節目能做多久時也說過:“大家擔心《明星大偵探》做到第五季會有瓶頸。但是我覺得節目從第四季到第五季,我們的編導團隊做好了準備,他們有足夠的時間來進行台本和故事的醞釀。”

其實,陷入疲态的又何止是主創團隊?守在螢幕前的觀衆們同樣面臨着年複一年的審美疲勞,案件套路化嚴重,節目松散拖沓,流量明星紮堆湧入《明偵》,臨場反應尴尬……無論哪一項都能分分鐘勸退觀衆,口碑也開始出現滑坡,綜N代越來越差猶如緊箍咒般,緊緊鎖在《明偵》頭頂。

《明偵》後勁不足,疲态盡顯

俗話說:“三年之痛,七年之庠”,這句話放在綜N代裡似乎也未嘗不可。《明偵》好不容易撐過了“三年之痛”,口碑卻在第四季裡滑坡到了9分以下,第五季剛開播時,豆瓣甚至跌到了7.3分,個中原因,恐怕不能簡單地用綜N代疲态來概括。

《明偵》剛剛播出時,資金等各方面均受到限制,場景也是略微粗糙簡單的室内布景。而破圈之後,《明偵》自然而然有源源不斷的資金,也順理成章地推出了實景體驗,這才出現了第四季《逃出無人島》、第五季《海上鋼琴師》的大手筆劇集制作,遺憾的是,高成本制作并不等同于高口碑。

《大偵探7》首播,綜N代究竟可以走多遠?

《逃出無人島》包下了整座島嶼,并采用類似盜夢空間的創作理念,腦洞大開,還疊加了案中案,前後反轉的燒腦推理,但強行融入的複雜故事線索和複雜人物關系着實超過了觀衆接受程度,何炅直言:“如果您沒看懂的話,真的不怪您,因為我們也沒太懂。”

也是在第四季播出的那一年,《明偵》還嘗試了從網綜轉向台綜,獨立出了綜藝《我是大偵探》,這檔綜藝仍然由《明偵》班底制作,常駐嘉賓有鄧倫、吳磊、張若昀、馬思純、韓雪、大張偉、張天愛、黃明昊。

與《明偵》相比,《我偵》弱化了推理情節,由更多的笑點支撐,6分的口碑似乎也在預料之中,而在《我偵》表現不佳的流量明星黃明昊、鄧倫作為新玩家進駐《明偵》,也給《明偵》口碑帶來了些許影響。

《明偵》節目組盡管在第五季第一集的《海上鋼琴師》包下了巨型豪華遊輪,但節奏太過拖沓,第一集基本就是看嘉賓做遊戲互動,推理和懸疑仿佛淪為邊緣化,這也是豆瓣開出7.3分的原因。

關于《明偵》劇情,網友在知乎上寫道:“現在明偵的套路越來越明顯了,關鍵的内容一定放在下半集,屆時每個人會輪流講故事推翻上半季的所有推論。這導緻了嘉賓和觀衆的參與感大大降低,嘉賓的參與感被模式化打斷了,觀衆的參與感被資訊不足打斷了,是以從觀衆,到嘉賓,都感覺很抽離。”

《大偵探7》首播,綜N代究竟可以走多遠?

此外,付費觀看《NZHD》破冰演唱會的謎之操作也令觀衆吐槽節目組吃相難看,所幸後續播出的《甄的步行街》、《盤絲餐廳》、《天才上的罪惡》逆風翻盤,守住了《明偵》口碑。

為了增加新鮮感,《明偵》第六季采用雙偵探模式進行推理,搜尋過程也變成了解密碼,找鑰匙,從時長上看,《明偵》第一季節目大概是1小時40多分鐘,第二季增長到2個多小時,第六季周四周五雙更,一個案件總時長高達4個小時,有觀衆表示:“我現在都是1.25倍甚至1.5倍播放了,以前從沒這麼想過。”

除了節奏拖沓,雙偵探的模式反倒提高了排除嫌疑人的可能,兇手似乎不言而喻,挑戰性也越來越弱了,第六季的先導片《NZND頂牛演唱會》同樣需要觀衆付費觀看,而當情懷牌打完之後,《明偵》還能剩下什麼?

綜N代與推理綜藝的

破局之思

《明偵》之後,推理綜藝叢生,卻沒有一部能超越《明偵》。以2021年為例,愛奇藝繼迷霧劇場之後,接連推出了三部真人秀推理綜藝《萌探探探案》、《奇異劇本鲨》、《最後的赢家》。

雲合資料顯示,《萌探探探案》的正片有效播放量高達9.59億,在微網誌綜藝影響力榜穩居榜首,可豆瓣隻有5.1分,《奇異劇本鲨》豆瓣7.1分,《最後的赢家》由于觀看人數過少并未開分。相比之下,《明偵》的高熱度與高口碑的确是難以逾越的高峰,似乎隻要有推理綜藝上映,便不可避免地被觀衆拿來與《明偵》比較。

《大偵探7》首播,綜N代究竟可以走多遠?

《萌探探探案》由高端玩家張若昀帶領新手入局,結果現場卻成為了張若昀的獨家表演,一衆新手玩家隻能充當看客,張若昀分析線索進行推理時,隻有楊迪聽得很認真,楊紫甚至連水包是什麼都不知道,也降低了綜藝觀感。同時,這檔綜藝更加注重娛樂屬性,弱化了燒腦懸疑,也被網友嘲成“低幼化”。

比起《明偵》,《奇異劇本鲨》的制作似乎更下血本,每一集都采用實景拍攝,王源、魏大勳等人也先後參與過《明偵》制作,比較熟悉推理演繹。第一集《青城遺夢》兼具推理屬性與恐怖感,金靖、王源甚至被半夜傳來的唱戲聲音吓跑,可惜的是,由于劇本不夠硬核,盡管《奇異劇本鲨》給觀衆帶來了驚喜,卻仍然沒能超越《明偵》。

《大偵探7》首播,綜N代究竟可以走多遠?

去年10月,《明偵》總導演何忱帶着小盒子工作室出走,想來影響了《明偵》按時上線,《明偵7》也改名為《大偵探7》,撒貝甯缺席了第七季的錄制,導緻“雙北CP”無法強強聯手,這些都是《明偵》肉眼可見的變,然而,《明偵》若想守住高口碑,勢必要堅守一些不變的内容,比如,硬核的推理過程不能變,倘若“30%跌宕劇情+40%綜藝搞笑+30%智能推理”的黃金比例失衡,《明偵》也不再是《明偵》了。

根據愛奇藝悅享會,《萌探探探案》和《奇異劇本鲨》即将推出第二季,《推理計劃:十一号較高價的電梯大廈》和《遊戲的勝利》也即将加入推理綜藝賽道,不知口碑如何。在推理綜藝頻出的市場上,《明偵》還能否依靠情懷留住粉絲?2月10日,《大偵探7》正式開播,屆時,一切自有答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