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考古新發現,周武王克殷滅商建國的曆史程序終于一清二楚

作者:夏朝與詩經研究
考古新發現,周武王克殷滅商建國的曆史程式終于一清二楚

(作者:趙輝)周武王伐纣消滅殷商王朝建立西周王朝,究竟是怎樣的一個曆史過程?因為年代久遠,所流傳下來的曆史文獻有限,中國曆史學界與考古學界對這一段曆史認識并不是很清楚,甚至臆想出一些與真實西周曆史發展南轅北轍的研究成果,嚴重地阻礙了中國曆史學與考古學的深入發展,中國曆史學研究與考古學研究陷入了一種學者之間隻能互相打嘴仗的尴尬境地。

三千年前,武王伐纣滅商建立西周王朝的曆史,中國學者根據司馬遷的《史記》記載,隻知其一,以一概全,而不知其二、其三、其四、其五、其六的複雜曆史過程,将中國曆史文化發展簡單化,讓中國曆史研究與考古研究長期停滞在幼兒的認知水準,胡亂塗鴉,難與世界考古學研究相匹敵。是以,建立中國風格、中國氣派、中國特色的考古研究體系與曆史研究體系,抛棄陳規陋見,開拓創新,刻不容緩。

考古新發現,周武王克殷滅商建國的曆史程式終于一清二楚

夏商周三代王朝是中國上古的正統曆史傳承,商王朝也稱為殷商王朝。雖然今天我們考古發現了殷墟遺址,通過考古遺址實證了商王朝曆史的真實性與可信性,但我們的任何一個學者學人也不會是以而将商王朝改稱為殷王朝,隻能在商王朝之前加“殷”,稱之殷商王朝。這就又給中國人民與研究學者學人一個錯覺,似乎殷墟遺址就是商王朝,殷墟遺址代表了商王朝後期的全部曆史與文化。在商王朝曆史文化研究中,中國學者學人隻關注早商、中商、晚商曆史時期的研究,而忽略了最重要、最關鍵的殷文化與商文化之間的差別與不同。

根據最前沿、最權威的中國曆史研究與考古研究成果,“商”與“殷”實際為殷商王朝時期的中國南北兩座都邑或城邑,統一管理着中國的南方與北方,類似或等同于明王朝時期的南京與北京。但因為南方商都邑的文化曆史更久遠、更繁榮、更文明于北方殷都邑的文化曆史,商王朝成為更突頻繁于殷的稱謂,或者合稱謂殷商王朝。這就是商王朝成為夏商周三代王朝稱謂的曆史原委。如果說北方殷都邑的具體遺址為今天的殷墟考古遺址,那麼南方商都邑的具體遺址則為今天的四方湖古城遺址。中國的古史文化,實為四方湖古城的曆史文化。所謂古中國,實為古城古國,古城即古中國。

考古新發現,周武王克殷滅商建國的曆史程式終于一清二楚

雖然古中國的夏商周曆史撲朔迷離,讓中國的曆史學界與考古學界頭痛不已,但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還是為我們留下了衆多追尋的線索,讓中華民族找到我們民族與文化的源頭與曆史,還原出曆史的本來面目。其中,中國古代文獻典籍《禮記》中《樂記》篇所記載的孔子與音樂家賓牟賈對《武》樂的探讨,為我們還原了武王伐纣滅商、建立西周王朝的真實曆史過程,以及周武王開疆拓土的雄才大略。

《禮記·樂記》原文:賓牟賈侍坐于孔子,孔子與之言及樂。曰:“夫《武》之備戒之已久,何也?”對曰:“病不得衆也。”“詠歎之,淫液之,何也?”對曰:“恐不逮事也。”“發揚蹈厲之已蚤,何也?”對曰:“及時事也。”“武坐緻右憲左,何也?”對曰:“非武坐也。”“聲淫及商,何也?”對曰:“非《武》音也。”子曰:“若非《武》音,則何音也?”對曰:“有司失其傳也。若非有司失其傳,則武王之志荒矣。”子曰:“唯!丘之聞諸苌弘,亦若吾子之言是也。”賓牟賈起,免席而請曰:“夫《武》之備戒之已久,則既聞命矣,敢問:遲之遲而又久,何也?”子曰:“居!吾語汝。夫樂者,象成者也;總幹而山立,武王之事也;發揚蹈厲,大公之志也。《武》亂皆坐,周、召之治也。且夫《武》,始而北出,再成而滅商。三成而南,四成而南國是疆,五成而分周公左召公右,六成複綴以崇。天子夾振之而驷伐,盛威于中國也。分夾而進,事早濟也,久立于綴,以待諸侯之至也。且女獨未聞牧野之語乎?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車而封黃帝之後于薊······

考古新發現,周武王克殷滅商建國的曆史程式終于一清二楚

賓牟賈與孔子關于《武》樂的前部分探讨,說明了《武》樂描述的是周武王從伐纣至西周建國的曆史,以音樂的形式描述了這一波瀾壯闊的曆史畫卷。孔子論述的“且夫《武》,始而北出,再成而滅商。三成而南,四成而南國是疆,五成而分周公左召公右,六成複綴以崇。”“武王克殷反商”,真實地還原了周武王成功建立西周王朝的具體過程。

一成:“始而北出”記錄了周武王率領諸侯北出周原,向北讨伐北方殷都商纣王的曆史,并消滅了商纣王;

二成:“再成而滅商”記錄了周武王而後拿下南方的商都,從根本上結束了殷商王朝的統治,滅亡了商朝,結束了商王朝的曆史;

三成:“三成而南”記錄了周武王在拿下南方商都後,控制了南方地區,周武王将統治重心轉向了南方;

四成:“四成而南國是疆”記錄了周武王通過對南方商都地區的控制,開疆拓土,将對商纣王離心離德的廣大南方土地,納入西周王朝的疆域,對南方諸侯實作有效的正式統治;

考古新發現,周武王克殷滅商建國的曆史程式終于一清二楚

五成:“五成而分周公左召公右”記錄了周武王重用周公與召公,分治廣大的東部地區與西部地區,實作了新興的西周王朝對全國的高效管理統治。當然也可以直接了解為周武王建立了以周公與召公為主的主次有别的權力管理制度;

六成:“六成複綴以崇”記錄了周武王在實作全國全地區的局面穩定後,提倡以“仁德”治國的理念,尊敬各地各氏族部落的風俗、重視對天地的祭祀制度,“興正禮樂,度制於是改,而民和睦,頌聲興”,開創了民族團結、欣欣向榮的西周王朝。

“天子夾振之而驷伐,盛威于中國也”,周天子周武王在“克殷反商”過程中,事必躬親,四方征伐,威武盛名傳遍于古中國四方湖古城。詩曰:惠此中國,以綏四方;惠此中國,以為民逑;惠此京師,以綏四國;惠此中國,俾民憂洩;惠此中國,國無有殘。

考古新發現,周武王克殷滅商建國的曆史程式終于一清二楚

“武王克殷反商”真實地記錄了周武王首先在北方殷都消滅商纣王,而後向南征服商都的曆史經過,顯示“克殷反商”是兩次重要曆史事件,而非一次曆史事件的不同表述。對“武王克殷反商”曆史文獻的深入研究,是推進中華文明探源與夏文化研究的重中之重。隻有對這一問題實作清晰的研究成果,才能将夏商周三代的曆史梳理清楚明白。

總而言之,商周之際,殷商王朝的北都殷邑、南都商邑在周武王率領衆諸侯的征伐下,先後被周武王攻克;周武王将商纣王的殷邑毀滅後,以南都商邑為中心,即今天的四方湖古城,建立起以商都四方湖古城為都城的西周東都成周城,将南國南土納入西周王朝的疆域,西周王朝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也就此“三成而南”以四方湖古城邑建國,開創了西周王朝的“成康盛世”;四方湖古城以“夏之興也塗山”的夏王朝都城夏邑、商王朝商都、西周王朝東都成周的曆史文化底蘊,延綿傳承了華夏文化,成為中華民族萬衆敬仰、心向往之的古中國,誕生了中華文明之源的《詩經》;成周四方湖古城所在的南淮夷地區,是以成為西周王朝的經濟命脈、文化之源,開啟了中華文化繁榮昌盛的曆史時期。(作者:趙輝)

考古新發現,周武王克殷滅商建國的曆史程式終于一清二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