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桌年夜飯》年味裡多了“人情味”

作者:海報新聞

每年春節臨近,大家都向往着阖家團圓,中國人度過了歲歲年年的春節,春節的飲食文化也展現在方方面面。年味美食情感綜藝《一桌年夜飯》聯合美團美食,以上海、成都、西安三個城市為樣本,聚焦以節假日與開工後的資料對比,帶你了解大資料下的年夜飯和年夜飯裡的那些“人、事、情”。

《一桌年夜飯》年味裡多了“人情味”

一日之食 升溫人間煙火氣

中國人對于美食的專注與執着源遠流長,俗話說,“有煙火味的生活,才是人們向往的幸福生活。”由于山川湖海、東南西北各個氣候和地域加工食物的方式不一,形成了帶着明顯地域特色的美食,随着社會發展,人們對美食花樣的追求也越來越多,從最簡單的一日三餐,到下午茶、宵夜,隻有你想不到,沒有滿足不到。

在春節VS複工一周的下單時段對比中,資料顯示,成都的消費時間明顯趨于後置,而從主流消費人群變化趨勢來看,2019—2021三年中,25歲—40歲人群消費占據春節餐飲消費的半壁江山。其中,31—40歲群體的消費貢獻逐年提高,同時,成都還是唯一一個50歲以上消費趨勢也上升的城市。

快節奏的時代,成都卻尋覓到一刻的放松與治愈。拍不夠的美圖,巷口馬路旁小吃生意永遠火爆,滿地茶樓茶鋪比比皆是,成都就像是擁有多元文化的大火鍋,讓這座陰雨的“小城”有更多的時間享受生活,而年味美食也多了幾分“生活”的味道。

“春潮”打勞工 用美食開啟新年

假期結束,外出務工“春潮”起,數億打工者又一年地離開家鄉。很多人也開始把“假日模式”切換成“工作模式”。回到崗位的上班族通過外賣給“居家胃”換個口味。從春節VS複工一周的消費時間段對比來看,在假期中人們的飲食屬于後置,晚上餐飲需求更旺盛,而複工後午餐的需求明顯變大。

從春節VS複工一周的收餐位址對比資料來看,2021年,成都、西安、上海的外賣收餐位址都有不同程度的更改。但比起西安、成都兩個城市,快節奏運轉的上海在複工後,寫字樓等辦公地點訂餐占比明顯升高,比春節期間提升14%。

上海作為遠近聞名的國際化大都市,容納着無數打勞工,也承載着許多人的夢想。從寫字樓白領到城市勞動者都在春節這一場浩大的相聚與離别中恢複平靜的生活,從團圓的春節回歸工作崗位,從居家小憩的假期回到忙碌的上班生活,總有幾分不适應。但這世界上,多少人都同你一般,離開朋友間的夜間小酌,回到寫字樓點忙碌間隙的午飯。美食療愈人心,就用三時三餐的“溫暖”開啟新一年的拼搏。

年夜飯常變 人情味不變

在“就地過年”的呼籲下,不少購物中心、百貨成為一二線城市年輕群體的首選,這個假期很多人都選擇在本地“逛吃逛吃”,這也帶動了餐飲的消費。資料顯示,上海、成都、西安三座城市的春節餐飲消費基本圍繞城市主流商圈展開。

一個城市的地标發展,離不開許許多多的人間煙火,也自然離不開其豐盛的美食文化。十三朝古都西安就用西北美食拴住了所有人的胃。西安的小吃種類繁多,令人回味。小寨、大小雁塔、鐘樓、曲江新區、國樂園等一個個區域中,古老的文化與現代時尚相碰撞,讓這座城市變得更加豐富和立體。

時代在變化,習俗也在變化,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年味。即使少了放煙花,但隻要溫厚的感情沒有改變年味就在,畢竟年夜飯常變,人情味永遠不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