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書:《巴拉巴西成功定律》。它不是成功學而是研究“成功”的科學

作者:bluehouse456

你好,今天我要為你分享的這本書叫做《巴拉巴西成功定律》。特别提醒,這本書不是成功學,而是一項研究“成功”的科學。

“成功”一直是個常被提起卻又模糊的話題。一說起成功,我們能聯想到的原因太多了,比如說努力、運氣、天賦等等。但是這本書所研究的,不是成功的個案,而是通過大量的資料收集和分析,來考察究竟是由哪些因素,推動了世俗意義上的“成功”。

什麼叫“世俗意義上的成功”呢?作者在書中将它定義為“我們從所屬社群中争取來的回報”。比如說,你是一位作家,你覺得自己書寫的不錯,有思想也有深度,但是它的銷量卻很差,那這不叫世俗意義上的成功。你的書能夠成為熱賣暢銷書,擁有大量粉絲,優秀作家的身份被社會認可,通過它還能獲得不菲的收入,這叫做世俗意義上的成功。也就是說,這本書所研究的“成功”,不是由個人來定義的,而是由整個社會來定義的。

說到這,就自然而然地引出一個問題:這種世俗意義上的成功,後背的因素相當複雜,真的可以用一種科學的手段來測量嗎?答案是真的可以。

先來看這本書的作者,就是書名中提到的巴拉巴西,他本身就是一位研究社會網絡的頂級專家。他的全名叫做艾伯特-拉斯洛·巴拉巴西,是美國聖母大學特聘教授,美國東北大學複雜網絡研究中心的教授。他的另外兩部作品《爆發》《連結》,[每天聽本書]欄目也解讀過。

巴拉巴西的團隊,非常細緻地搜集了包括藝術、學術、體育、商業等各個領域中有關成功的資料,然後在一個更大的尺度上去分析它們。比如,他們統計了有史以來已經發表過的所有論文,追蹤調查一個多世紀以來所有學者的學術生涯;統計了美國所有圖書每星期的銷量,分析每一本書是靠什麼成為暢銷書,取得商業上的成功;他們還獲得了全球畫廊和博物館的展出資訊,來考察當代藝術家的成長曆程等等。通過對這些資料的分析,作者發現,有些成功的模式的确具有普适性,成功确實有定律可循。

那接下來,我将分成三個部分為你分享這本書。第一部分,我們說說,個人能力和成功之間是否存在必然的聯系?同樣都是高手,為什麼有的人可以享譽盛名,有的人卻默默無聞。第二部分,我們會重點讨論一個問題:一個人的成功到底能不能預測?是什麼決定了未來的成功?第三部分說的是,我們該怎樣看待一個團隊、一個集體的成功?為什麼多數情況下,團隊的成功需要多樣性,但功勞卻往往歸于一人。

第一部分

好,我們先來看第一部分,個人能力和成功的關系,究竟是怎樣的?

首先,從我們自身的角度出發,我們平時努力學習、努力工作,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在提高自己的能力。相信大多數人都認為,能力越強,就越成功。但是,真的是這樣嗎?能力表現對一個的成功,是否有着決定性的意義呢?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來看一個書中的例子: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軍隊中有叫做馮·裡希特霍芬的飛行員,他的戰鬥力極強,在3年的飛行生涯中,一共擊落了80架敵機。按照官方統計,這比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任何其他王牌飛行員擊落的飛機都要多。

但更加令人印象深刻的,還不是他耀眼的戰績。對于普通飛行員來說,都會在執行任務時盡量隐蔽,最好做到敵在明處,我在暗處,以便最大限度地提高自己的生存幾率。但是,這位馮·裡希特霍芬卻恰恰反其道而行之。他把自己的飛機塗成耀眼的大紅色,每當飛機略過天空,都會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不但自己人能夠一眼認出,敵人也看得是一清二楚。由此,他獲得了一個響亮的綽号:“紅色男爵”。

紅色男爵稱霸戰場的故事,流傳了一個多世紀,而且範圍遠遠不止于德國。以他為主題的書籍有30多本,他的人物形象曾出現在好萊塢電影、連環畫和紀錄片中。他的名字,從戰争愛好者的書架上,一直延伸到雜貨店的冷凍貨櫃上。如果你在國外,甚至可以一邊玩着“紅色男爵”飛行模拟器,一邊吃着“紅色男爵”牌冷凍披薩。就是這麼有名。

乍一聽,你可能覺得,紅色男爵的例子,不是正好證明了那個普遍的假設:強大的表現會帶來成功。如果你像紅色男爵一樣,完美地執行了飛行任務,完成了引人注目的空中特技,準确地擊中目标,那麼,你的能力表現在你從事的領域内就是最佳的。你就會是以被人們記住,被遠隔重洋的世人尊敬幾個世紀。

從國小開始,我們就被教導,讓我們嶄露頭角的最佳政策,就是努力獲得完美的能力表現。我們所崇拜的榜樣,那些有名的運動員、作家、科學家和企業家們,他們的成功都好像遵循着同樣的規律。但你知道嗎?還有很多能力表現一樣出色的人,你卻連聽都沒有聽過。比如說雷内·方克。

方克是誰?他是一戰時期的一名法國飛行員。相比于紅色男爵,方克的戰鬥力更強。紅色男爵曾經輸掉過三場戰鬥,最後一場還要了他的命。而方克和他的飛機從來沒有被敵人的炮火傷及分毫。紅色男爵的戰術是在高空對着敵機瘋狂掃射,靠着瘋狂的進攻壓制敵人。而方克擊落一架敵機,很少超過5發炮彈,由他操縱的飛機,像一隻蝴蝶在快速躲避捕食者時靈巧地上下翻飛。

可以說,無論是戰績還是駕駛技術,方克的能力都在紅色男爵之上,至少是旗鼓相當。但是,我們對方克的了解,僅限于一本很難找到的自傳,以及散落在各處的寥寥幾筆描述。他被時代遺忘了。

為什麼會這樣呢?如果說能力表現決定一個人是否成功,那為什麼同樣是王牌飛行員,一個可以被後世銘記,而另一個卻淹沒在曆史中?

通過大量的資料整理和分析,巴拉巴西教授得出了一個結論:你的成功不是由“你”決定的,而是由“我們”決定的。也就是說,你的成功不取決于你的能力表現,而是取決于社會,以及社會如何看待你的能力表現。對于成功的這個定義,是這本書中關于成功的基本前提和起點。

紅色男爵的成功更多在于他所處的網絡,在于戰争期間發生的政治和社會事件,而不是他擊落了多少飛機。很多人能夠記住他,是因為它曾經對德國宣傳戰争機器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他的名聲取決于那些拼命想要一個英雄來激發集體精神的人。是公衆對這位紅色男爵的表現作出了反應,創造了一個關于他的神話。他所處的網絡發現他很有用,是以選擇去放大他。

到目前為止,我們得出的結論是這樣的:能力表現很重要,它決定了你是否能成為一個領域的高手。但它又不是确定你能否取得成功的最重要因素。決定你是否能取得成功的,更多是社會網絡的作用。

當然了,單憑一個紅色男爵的例子,想要支撐這個觀點還遠遠不夠。我們還是來看看,作者都做了哪些研究,才會得出這樣的結論。

我們先來看體育領域。在體育界,取得成功的關鍵因素是什麼?巴拉巴西的團隊花了兩年的時間,來研究網球領域球員競技水準,和我們所定義的成功之間的關系。研究團隊彙集了2008年到2015年間每位網球選手的成績,記錄每位球員所有的勝負場次,包括每一次比賽獲得的積分。最終他們發現,球員的成績越好,有關該球員的維基百科點選量就越多,越受公衆歡迎。而且戰績的好壞幾乎是決定受歡迎程度的唯一因素。也就是說,在網球領域,你的成績越好,就越接近世俗意義上的成功。

這個研究結果告訴我們:網球運動的成功,取決于唯一的因素——強大的個人能力。至少是在球場上,“苦練才有回報”這條準則千真萬确。如果你是一名運動員,想要取得成功,就需要讓你的運動技能日臻完美。同樣,如果沒有堅實的法律知識,你不會成為一名成功的律師;如果缺乏結構工程學的深厚基礎,你也無法成為一位成功的工程師。強大的能力表現的确在驅動成功。

但是,如果我們把目光切換到另一個領域,比如你是一位藝術家,成功可就不隻能力強這麼簡單了。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藝術家的成績,無法像體育比賽的勝負那樣統計和測量。我們可以靠統計大量比賽的勝負去衡量一位運動員的能力,因為你的能力越強,赢得比賽的幾率就越大,這沒什麼好說的。但是靠什麼去衡量藝術家的成績呢?判斷一件作品的好壞,是很主觀的事情,可能每個人的看法都不一樣。這種情況下,藝術家又是憑借什麼成功的呢?

巴拉巴西團隊收集到了1980年到2016年全世界50萬名藝術家的創作經曆。資料包含14000多家美術館、近8000家博物館在35年内舉辦的上萬次展覽的詳細資料,以及同一時期在拍賣行售出的近300萬件藝術品的資訊。他們發現,藝術家的成功,主要取決于下面幾條因素,而這些因素,都與社會網絡有關:

第一,如果你想成為一名成功的藝術家,你的作品需要在藝術界最有影響力的美術館和博物館展出。比如像是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古根海姆美術館、紐約高古軒畫廊、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等等。一旦的你作品在上述任何一家展出,那你就如同跨上了成功的旋轉木馬,你的作品注定會暢銷,價格會直線上升。

第二,這些一流的美術館和展覽館,它們在内部頻繁連接配接,構成了一個封閉的網絡。如果你與其中的一家合作,那麼另一家也同樣會為你打開大門。但是,如果你的作品一開始是在這個網絡之外的小型展覽館展出,那很不幸,很大幾率上,你的整個職業生涯都隻能輾轉于這些小館,再難進入世界一流的藝術網絡。

第三,一旦你成功了,所有與你的成功有關的利益方都會竭力讓你的成功延續下去。如果有人花了100萬買下你的作品,無論是這位收藏家還是美術館,都會極力讓這幅畫升值,因為這符合你們所有人的利益。

你看,在藝術領域,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你能否進入頂級的職業網絡。由此,作者告訴我們,在某些領域中,那些我們習以為常的觀念,像是成功要靠一步一步艱難的積累,似乎是不管用了。如果成績在所有的專業領域裡都能像網球一樣的成績被測量,那這種觀念依然奏效。但是,如果我們無法證明自己的領域中是最優秀的,那對你來說最有利的辦法,可能就是讓自己進入那個已經形成的職業網絡。

以上是我要講的第一部分,巴拉巴西團隊得出的成功第一定律:如果能力表現可以測量,能力表現驅動成功。但當能力無法測量時,社會網絡驅動成功。

第二部分

其實,職業網球聯賽和藝術是兩個極端的例子。一個是能力可以被精确測量,另一個則是視覺藝術,能力無法測量。但是,多數職業都處在這兩個極端之間。如果你是一名律師、一名推銷員、一名教師或者是一名投資銀行家,成績和網絡都很重要,隻是在各自的領域,它們的重要程度會有所不同。

歸根結底,在自己的領域取得優秀的成績,是成功的基礎。如果沒有好的成績,成功無從談起。一旦你擁有了好的成績,想要在衆多高手中脫穎而出,社會網絡就顯得至關重要。一個人的能力和所能取得的成績是有限的,但是網絡帶給你的成功卻可以是無限的。看看那些超級明星就知道了,獲得最多回報的,不一定是這個領域内實力最強的人,但很大程度上,卻是最有名望的人。一個明星作家出的書,很大幾率上會成為暢銷書,但一名新人作家,多數情況下則會被無情碾壓。

說到這,你可能會問,如果我不是超級明星,隻是行業裡初出茅廬的新手,是否有機會一舉成功?又或者說,究竟是哪些因素,在對未來的成功起作用?接下來的第二部分,我們就來回答這個問題。

經過研究,巴拉巴西團隊發現,能夠影響未來成功的因素有兩個,分别是:初始的成功和社會适應度。

我們一個個來說,先來看初始的成功。在一個項目誕生的最初階段,能否優先得到廣泛的認可至關重要。大量的資料表明,那些一問世就獲得好評的作品,相比于開始時默默無聞的作品,随着時間的推移,獲得成功的比例要大很多。是以,第一印象很重要。如果你是在一個領域内初出茅廬的新人,如果能夠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内獲得行業内的好評,将會大大地提高成功機率。

作者在書中提到了這麼一個例子:英國暢銷書作家羅傑·埃洛裡剛剛出版了一本新的小說,名字叫《默默地我相信天使》。剛剛出版沒多久,就有一位叫做“瓊斯”的使用者,在亞馬遜網站上寫了書評,書評是這麼寫的:“我真的不需要對這本書的情節再多說些什麼。書裡邊有些段落和章節會讓我情不自禁地停下來,跟随着作者時而膽戰心驚,時而陷入沉思。你得讀上兩三次,才能真正欣賞到語言的深邃。真是一本了不起的書。”

這對一本新書來說,是相當高的評價,而且是第一篇評論。這種初始的肯定,對小說未來的成功有很大幫助。在人們還沒有讀到小說的時候,這位叫做“瓊斯”的使用者,已經在告訴其他讀者:這是一本好書,你也應該來讀。而現在,這本新書在全世界已經連續售出了100萬冊以上,成為了埃洛裡最成功的一本書。

聽到這,如果故事是,埃洛裡靠着最早的一篇書評,在第一時間取得了優勢,為後邊的成功奠定了基礎,那就太簡單了,也不足以具備很好地說服力,來證明初始成功的重要性。但是,如果我告訴你,這位叫做“瓊斯”的使用者,和作家埃洛裡是同一個人呢?沒錯,“瓊斯”是埃洛裡的一個筆名,一個他用來贊美自己作品、貶損競争者的名字。其實,這種伎倆,不僅僅是埃洛裡一個人在用,它普遍存在于各個行業,還有專門的一個詞,來描繪這種道德上不正當的行為——馬甲。

馬甲真的有效嗎?當我們做任何決定時,從在網上買一件衣服,到入住飯店酒店,我們都會下意識地看看評論。我們理所當然地認為這套系統是準确、公正和可靠的,但“馬甲”這種行為對此提出了質疑。靠操縱最初的評價系統,真的能夠大幅度提高一本書的成功率嗎?

專門有科學家,為此做了實驗,來考察這種現象。這位科學家操控了一個大衆新聞綜合網站中評論的“上行票”和“下行票”。如果你給一條評論投了“上行票”,就說明你認為這條評論很有用,或者富有遠見;如果你給一條評論投了“下行票”,那就說明你覺得這條評論很多餘,沒有價值。研究結果發現,如果在最開始的時候,連續給一條評論投出“上行票”,毫無疑問,這條評論的随後會獲得越來越多的認可。實驗的确表明,初始的成功很重要,成功能能夠自我繁殖。初始的成功,是影響未來是否成功的第一個因素。

但是,作者也在提醒我們,千萬不要誇大了最開始成功的價值。它很重要,但絕不是決定你能夠一直成功下去的唯一因素。

我們還是就這上面提到的實驗往下說。剛剛說到,如果最開始連續給一條評論投出“上行票”,那麼這條評論在很大幾率上,會收到越來越多的認可。但是,如果在最開始,給出一條很有價值的評論連續投出“下行票”呢?這條初始的負面評價,會讓該評論迅速淪為垃圾嗎?或者說,如果在開始的時候,刻意對其他競争者給出負面評論,會達到扼殺競争者的目的嗎?

答案是不會的。實驗人員用同樣的方法,給出有價值的評論“下行票”時,并沒有看到持續的負面評價。恰恰相反,在一段時間之後,網站的其他使用者仍舊會為這條評論投出“上行票”。理智占了上風,負面回報被消除。實驗結果告訴我們,起初的優勢在很大程度上是成功的重要推力,但它拒絕為那些專門搞歪門邪道的人服務。一個初始的好印象對成功至關重要,但就算沒有初始的成功,也不代表你會就此沉淪。

決定未來是否成功的,還有一個更加重要的因素,那就是“社會适應度”。所謂“社會适應度”,指的就是一件作品、一家公司的内在品質,也就是說,在同等條件下,它在多大程度上能夠擊敗競争對手,獲得社會的認可。

比如說,谷歌公司在1997年剛剛問世的時候,并沒有很高認可度,當時絕大多數人使用的還是Altavista和雅虎公司的搜尋引擎。但是短短3年之後,谷歌就遠遠地超過了其他産品。你會發現,在網際網路搜尋引擎這個領域,谷歌并沒有最初的優勢,但又是什麼決定了它現在的成功呢?

事實上,答案非常簡單,它們之是以獲得成功,是因為産品獨一無二的内在品質,這幫助它們克服了産品因默默無聞而帶來的障礙。不但是谷歌,作者也在書中說道,一個能引導使用者找到更多相關網址的搜尋引擎、一架更有效率更為可靠的飛機、一種療效更好地藥物、一款口味更好的啤酒,它們不僅能夠和龐大的對手競争,而且還能在競争中勝出,因為它們更具活力,能更好地适應目前的挑戰。這就是“社會适應度”所帶來的優勢。

針對究竟是哪些因素決定着未來的成功,巴拉巴西團隊給出了這麼一個公式:未來的成功=初始的成功X社會适應度。初始的認可度,是成功重要的推力。但決定你能否一直成功下去的因素,更多則是社會适應度。

第三部分

上面的兩個部分,我們重點說了影響個人成功的因素。但是,我們平時的工作,有很大一部分都不是在單獨行動,我們需要和其他人的合作。一個偉大的産品,一家成功的公司,背後往往是一個團隊的付出。我又該如何看待一個團隊的成功呢?接下來的這部分,我們就說說這個問題。

首先,巴拉巴西團隊通過研究發現,一個成功的團隊,大緻有下面幾個特點:有一個強有力的總負責人,對團隊成員負責;同時團隊成員要各有所長,展現差異性;還能夠面對面地平等交流。相信這些特質你在以前或多或少也聽過,這裡就不再過多講述了。

這部分我們重點來讨論一個問題:為什麼多數情況下,團隊的成功需要多樣性,但功勞往往卻歸為少數幾人,甚至是一個人?

1984年諾貝爾實體學獎的獲得者有兩位科學家,分别是盧比亞和範德梅爾。但是,這篇論文的作者一共有137位科學家,而盧比亞和範德梅爾分别排在第105位和第126位。為什麼是這兩位排名靠後的科學家,最終拿到了諾獎呢?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巴拉巴西團隊開發出了一個算法,可以輕易地從一長串做出貢獻的科學家名單中,準确定位每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這個算法背後的機制其實很簡單,它關注的是論文引用的方式,以及論文合作者的署名。大量資料表明,最後的榮譽和誰做的什麼工作,幾乎沒有關系。一個科研團隊中的“功勞獲得者”,通常總是這個領域中持續工作的科學家。也就是說,團隊的功勞在大多情況下,并不根據能力表現來配置設定,而是基于他人的看法。那些功勞獲得者之是以能夠赢得多數人的青睐,是因為他長期占據了這個領域。

聽到這,你可能會問,如果我是這個領域初出茅廬的新手,面對這種情況,是不是幾乎就沒有出頭之日,我的努力都是在給别人作嫁衣呢?作者的回答是:是,也不是。

當你剛剛邁入這個領域,與一位名頭響亮的人在一起工作,是有助于你的經驗積累和獲得行業内初步認可的。剛進入一個領域,給行業内牛人作嫁衣,是有必要的,這是在初級階段最好的方法。

但是,在某個時候,你也需要獨立出去。作者在書中說道,如果一直在别人的陰影下,從事零敲碎打的項目,或在多個不同研究項目上四處奔波,我們将會逐漸被邊緣化。是以,更好的方法是:要麼在一個領域裡深耕,能夠在這個領域裡獨當一面。要麼在無人涉足的領域圈一塊地,在該領域為自己建立聲譽。

這部分,我們說了巴拉巴西對“團隊成功”的看法:團隊的成功,需要多樣性和均衡性,但功勞往往歸于一人。

總結

最後簡單說說成功與年齡。相信很多人都聽過愛因斯坦那條著名的論斷:“如果一個人在30歲之前沒有做出重要的科學貢獻,那麼他可能永遠也不會有什麼貢獻了。”這話聽起來有些悲觀,但是也很現實。大量的資料報告告訴我們,很多科學家的突破性工作确實是在職業生涯的早期。這也許證明了人們的一個普遍觀念:創造力是年輕人的特權。

但是,巴拉巴西團隊告訴我們,事實好像并非如此。通過對科學家職業生涯的考察,他們發現,一個人的創造力,并不會随着年齡的增長而下滑。因為研究表明,對于每位科學家來說,在人生的每個階段,取得重大成就的機率是相等的。随着年齡增長,成功機率降低的原因不是創造力,而是産量。年輕人一直在不斷努力,不會因為失敗或者不受重視而氣餒,是以成功的機率也自然會高一些。

好了,《巴拉巴西成功定律》這本書的精華内容,就為你分享到這裡。總結一下:

作者強調,一個人能否取得世俗意義上的成功,不是由個人來決定的,而是由整個社會決定的。個人能力和成績很重要,但千萬不要忽視社會網絡的作用。此外,初始階段的認可度,會在大機率上推動未來的成功,但更重要的是,提高社會适應度,也就是内在的競争力。團隊的成功需要多樣性和平衡性,但功勞往往歸于一人。你可以在行業裡深耕,直到占據這個領域。當然也可以另辟蹊徑,在新的領域建立聲譽。最後,作者告訴我們,成功可以發生在任何時間和年齡,隻要你堅持不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