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22電影春節檔得失成敗,專家們如何解讀?

作者:四味毒叔

随着7天長假的結束,2022年春節檔已落下帷幕,在八部新片的帶動下,共産出60.35億元票房,僅次于2021年,成為春節檔票房第二高的年份。

“今年春節檔在保持大盤基本面的同時,呈現出了更多引人深思的新現象、新動态、新趨勢,值得業界探讨和總結。”

2月9日,電影業界、學界和評論界代表,針對春節檔的影片類型、市場表現、檔期特點等進行建設性研讨,總結經驗教訓,助力中國電影産業健康發展。

2022電影春節檔得失成敗,專家們如何解讀?

本次會議通過線上視訊的方式舉行,由中國電影基金會鐘惦棐電影評論發展專項基金和中國電影評論學會主辦,聚影彙(北京)影視文化有限公司具體承辦。

類型豐富,史上第二強春節檔來之不易

中國電影基金會理事長張丕民在緻辭中表示,在疫情影響和冬奧會分流的情況下,2022年春節檔能取得如此成績值得欣慰,證明在全體電影人和廣大觀衆的熱愛下,電影産業仍然保持了良好的生産狀态和市場反應,期待電影業界和評論界能夠及時總結春節檔的經驗教訓,護航電影業來之不易的發展結果,為電影強國建設貢獻力量。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副院長李道新認為,2022年春節檔“聚焦普通人,展示普通人生活狀态、展現民族意識、表達時代精神”,集中反映了以人民為中心的中國電影新面貌。2022年春節檔影片可以分為三類:主流大片,《長津湖之水門橋》與《狙擊手》實作了主流電影在商業和藝術上的更深入探索;生活勵志影片,《奇迹·笨小孩》《四海》實作了更多的個人化訴求表達;娛樂喜劇片,《這個殺手不太冷靜》既符合個人逐夢的價值觀,又呼應了觀衆對喜劇片的期待。三大類影片的互相補位,是當下國産電影的集中縮影,期待中國電影更加繁榮多樣。

2022電影春節檔得失成敗,專家們如何解讀?

中國藝術研究院影視藝術研究所副所長趙衛防表示,供給側的産能與品質的提升,共同促成了史上第二強春節檔的誕生,幾部重頭影片在内容和題材上的豐富度,穩住了春節檔的基本盤。透過今年的市場表現,也可以總結出更多的經驗:春節檔期間,觀衆需要藝術品質較高的喜劇片;類型還可以更加豐富,奇幻、科幻等帶有極強想象力的影片同樣是重要補充。

中國電影評論學會常務副會長張衛從2022年春節檔“電影菜單”和可調整空間兩個層面進行了總結,表示2022年春節檔衆多影片的齊發上陣,滿足了觀衆的期待,《長津湖之水門橋》完成對國家情感和民族情緒的升華,《這個殺手不太冷靜》實作了草根的逆襲,《熊出沒·重返地球》滿足了合家歡觀影需求,《奇迹·笨小孩》以幸福為主題契合當下時代精神;在調整空間方面,應重視政策的安排與規劃,從全年的視角,科學呈現與比對題材内容、明星陣容等,真正契合春節檔合家歡的觀影氛圍和需求。

2022電影春節檔得失成敗,專家們如何解讀?

社會價值提升,檔期安排有待優化

在與會專家看來,2022春節檔的在内容品質和價值導向上,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實作了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統一,但檔期安排的合理性仍有待優化。

北京電影學院副校長胡智鋒指出,今年春節檔既有傳統的喜劇片、也有系列片、文藝片,還有空降的《長津湖之水門橋》。老中青三代主創隊伍并肩作戰,整體結構比較飽滿穩健,完成對全年齡段的輻射。最重要的是,頭部效應集中在《長津湖之水門橋》,反映了觀衆對主旋律題材影片的認可,在文化導向上值得點贊,不是為了商業而商業,而是對主流價值進行了有效的引導,肩負了文化傳播的責任與擔當。

2022電影春節檔得失成敗,專家們如何解讀?

北京師範大學亞洲與華語電影研究中心主任周星指出,需用辯證的觀點看待今年的春節檔,并從票房增長的多與少、市場表現的強與弱、藝術創作得失等多個層面進行全面的解讀。他認為,不應一昧追求和無限拔高數字增長,而是要放在全年的角度,持續性觀察全年的市場表現。相較于往年,春節檔幾部真人電影各具特色,各有所長,在價值表現層面都呈現出新主流的端正姿态,這是今年春節檔最大的突破。同時,還需要從外擴檔期、内增檔期、調制檔期、關聯檔期等層面豐富檔期的内涵,避免同質化與紮堆擁擠。

著名影評人譚飛用“家國情懷,階層躍升”總結了幾部真人影片,高度認可了幾部影片在内容品質上的突破。但同時,略顯同質化的檔期安排,及《超能一家人》的臨時撤檔,都是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春節影片的整體吸引力,造成話題度偏弱,進一步弱化了其社交屬性。春節檔影片的排兵布陣與檔期安排顯得尤為重要,品質與内容并行才能完成與觀衆觀影心理的契合。

2022電影春節檔得失成敗,專家們如何解讀?

重視觀衆,十年春節檔迎來發展新契機

經曆了十年的發展,春節檔已然成為體量最大、熱度最高、競争最強的檔期之一,但今年春節檔票房增速放緩、觀影人次下降、票價過高等問題在開始走進專家與大衆的視野,急需新的調整與變革。

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饒曙光表示,要用建設性的态度與思維關注春節檔的新現象。今年票房取得史上第二高的成績,影片滿意度也較高,觀影消費依然熱烈,反應了電影産業依然有着強大的潛力。但自2016年以來,觀影人次的增速放緩,新青年影院觀影動力變弱等問題更加凸顯。

“我建議今後用觀影人次,而不是票房作為重要的參考資料”,饒曙光指出,觀影人次的下降應該引起行業的關注與警惕,在其背後是創作者如何與觀衆達成共識、熱門檔期與全年市場如何平衡、影片與檔期的契合度等深層次問題,後續應該用更科學、更豐富、更全面的名額來衡量和反映整個産業生态。

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黃群飛認為,春節檔的整體表現,票房市場的增長與下滑都實屬正常,有着一定的必然性與偶然性,不用過分的解讀和擔憂。疫情影響加上冬奧會的分流,票價提升與喜劇片的供給失衡,影院生存的艱難與市場的供需動态調整等,都是影響市場大盤的重要因素。“其背後的深層原因,則是移動網際網路時代背景下,特别是疫情的疊加影響,影院觀衆正在無可挽回地向線上觀影轉移”。黃群飛呼籲,全業界要高度重視這一情況,需要整個行業的集體努力,通過增加供給、多樣化創作、提高影片品質、降低票價等多種方式,來留住觀衆、吸引觀衆,提升中國電影産業的競争力和生命力。

中國電影基金會電影投融資發展專項基金總監朱玉卿對黃群飛的擔憂表示高度認同。

2022年春節檔帶來的最大啟示,就是要盡快加大對觀衆和節假日檔期的深入研究,以更多前瞻性的工作來合理安排影片的供給,維護電影市場的平穩發展與整體美譽度。他建議,業界要深入了解各類檔期觀衆的觀影消費行為和偏好,營造節假日觀影氛圍,拉升觀影動力;同時通過跨界品牌合作、異業關聯等,加大優惠力度,互相引流,減輕高票價壓力。“電影人唯有站在更高的層面,讓電影主動融入人民生活,融入社會發展,與觀衆同頻共振,電影才能在與其他行業的競争中立于不敗之地,永葆生命力”。

影評人李星文表示,觀衆對電影市場的參與度與關注度仍然較高,但更需要能夠滿足觀衆需求的影片持續發力。對于高票價引發的争議,認為影院應該多方面求生,如通過會員卡的開通,持續吸引客流,完成全年收益的保障,而不是靠一個春節檔,做一錘子買賣;在市場表現方面,《狙擊手》在《長津湖之水門橋》的競争下,面臨的排片壓力也讓很多人惋惜,期待更精細化的措施,實作價值最大化。

2022電影春節檔得失成敗,專家們如何解讀?

影評人吳燕雨用“謹慎樂觀”表達了對2022年春節檔的觀察,表示應充分認可今年春節檔的市場表現,跳過極具特殊性的2021年,與疫情之前相比較。在她看來,2022年春節檔之後,需要重新思考觀衆的電影消費行為,春節觀影人次的流失是電影作為消費在一年當中消費檔期分布不合理帶來的諸多問題的爆發,未來應回歸春節檔的本質,正視普通觀衆的習慣與需求,以柔性的政策持續吸引增量觀衆,并轉化為存量觀衆。

本次會議的嘉賓主持,中國電影評論學會秘書長、影視風向标主編胡建禮最後總結道,今年春節檔的可喜之處在于,影片的整體品質實作了精進,尤其是主旋律影片的創作,在題材風格、叙事方式、拍攝手法等方面都有了更多的突破;擔憂之處在于,全球電影産業共同面臨的觀影人次下降,在高票房的影響下,被更加凸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産業的發展。未來,電影産業應當提升影片品質、提升觀影人次、提升影院收益,進而實作産業的良性循環,真正激活電影産業的活力與潛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