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牡丹随想(一)對于牡丹,我既熟悉又陌生。說熟悉,是因為從記事起在自家牆上的年畫裡就見過顔色各異争奇鬥豔的牡丹;說陌生,是

作者:智者我愛玉蘭花

牡丹随想(一)

對于牡丹,我既熟悉又陌生。說熟悉,是因為從記事起在自家牆上的年畫裡就見過顔色各異争奇鬥豔的牡丹;說陌生,是因為在土地貧寒的漠北很難見到牡丹的真顔。對牡丹由花色的賞心悅目到較為抽象的認知則要追溯到中學國文課本中的《愛蓮說》:“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衆矣。”作者周敦頤用菊花和牡丹反襯荷花的高潔清雅,借荷花托物言志,比喻自己脫俗的人格和氣質。年少的我當時竟膚淺的認為,隻有情趣不高的庸俗之人才喜歡牡丹。現在想來未免幼稚可笑。牡丹被譽為百花之王,花朵豔麗,清香四溢,自古就有富貴吉祥、繁榮昌盛的寓意,符合大部分中國人的審美。很多人喜愛牡丹,無可厚非。我也十分喜愛牡丹。

衆所周知,洛陽牡丹甲天下,是以看牡丹是一定要到洛陽去看的,沒有看過洛陽的牡丹就不算看過牡丹。于是每年四月,便有數以萬計的人坐上汽車火車飛機輪船,跋山涉水,揣着焦渴與翹盼的心,從天南海北不約而同湧進洛陽城,隻為一睹延續了一千多年的“花開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的盛況。我今年有幸走進四月的洛陽。

洛陽位于河南西部,因地處洛河之南而得名。它東傍嵩山,西依秦嶺,南望伏牛,北靠太行,自古就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河山拱戴,形勢甲天下”之譽。洛陽由于山川形勝,先後有105位皇帝在此建都,是以又被稱為十三朝古都。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水土也養一方花。洛陽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為牡丹的繁衍生息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條件,故有“洛陽地脈花最宜,牡丹尤為天下奇”之稱。

牡丹根植河洛始于隋,盛于唐,甲天下于宋。相傳武則天冬日遊上苑,興之所至,寫了四句诏:“明朝遊上苑,火速報春知。花須連夜發,莫待曉風吹。”第二天,園子裡果然百花鬥豔,姹紫嫣紅,可唯獨牡丹沒有開,女皇大怒,遂貶之洛陽。牡丹貶洛後竟昂首怒放,這大大激怒了武則天,她命人以火燒之。可是枝幹燒焦的牡丹,第二年開得更嬌更豔。傳說終究是傳說,天子縱有權威,可号令天下,但對大自然的花草樹木卻是無能為力的。但是奇幻美麗的傳說卻令洛陽牡丹名噪天下,為這個曆史古城塗抹了絢麗的色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