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傳遞溫暖友愛團結 五環旗下的北京把世界凝聚在一起

作者:星星飛翔

五環旗下的北京把世界凝聚在一起

□ 本報記者 趙陽

冬奧會帷幕拉開後,全球将目光投向北京。人們感受冬奧賽事帶來的歡樂和激情的同時,也見證了“歡迎全世界的朋友,2022年相約北京”的“冬奧之約”。

傳遞溫暖友愛團結

在多個海外社交平台上,很多外國運動員連續更新在賽場内外的見聞,吸引了大批海外粉絲關注。

從坐高鐵出發前往冬奧會開幕式,到随美國隊入場,美國單闆滑雪運動員特莎·莫德一直錄着視訊,記錄着一路上的所見所聞,并釋出在了社交賬号上。視訊中,在開幕式入場時,特莎·莫德和其他美國運動員用中文對場邊志願者大喊“你好”,志願者也回複以熱情的微笑,并沖着他們揮手。其中,一位志願者朝她開心地揮手,并且熱情回應道“Welcome to China!”随後一直不斷說着“歡迎”。

特莎·莫德寫道:“這是我一生中最瘋狂的一晚。”這段視訊在她的社交賬号上引起了熱烈反響,不少網友都表示,一遍又一遍看那句“Welcome to China!”之後,特莎·莫德更新視訊,她表示自己被這位志願者感動落淚了。

德國運動員萊昂·沃肯施佩格也在社交賬号上分享了自己參加北京冬奧會開幕式運動員入場式的視訊。視訊中,他在入場過程中不斷揮手,還與開幕式上的從業人員“碰拳”。他配文道,自己會把開幕式記一輩子。一名粉絲在視訊下回複他,祝願他在北京取得好成績。

北京冬奧會開幕以來,已有很多這樣傳遞溫暖、友愛、團結的小故事。很多運動員說,他們非常享受和感謝在中國遇到的一切,每天最喜歡做的事就是數一數會遇到多少志願者微笑着向自己招手。

正如網友熱評的那樣,所有的愛因為北京冬奧會而相聚。

吉祥物充滿正能量

從熱銷到脫銷,近日,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吉祥物“冰墩墩”圈粉無數。從國内到國外,一“墩”難求。

北京2022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以熊貓為原型進行設計創作,墩墩意喻敦厚、敦實、可愛,契合熊貓的整體形象,象征着冬奧會運動員強壯有力的身體、堅韌不拔的意志和鼓舞人心的奧林匹克精神!

“可以說,‘冰墩墩’既是中國特色文化與時代科技融合的化身,也契合了疫情背景下世界各國人們‘一起向未來’的共同心願,更與奧林匹克運動的最高目标相吻合,即通過體育活動,促進交往、增進友誼,培育人們堅韌不拔的進取精神,實作世界的團結、和平與進步,受到青睐也就成為必然。”北京體育大學冬奧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市冬奧文化與冰雪運動發展研究基地首席專家鄒新娴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

作為冬奧文化的傳播者、中外對話的使者,“冰墩墩”不僅備受國人寵愛,而且還受到外國友人的追捧。

不少運動員、記者和冬奧會官員的心都被“冰墩墩”俘獲。日本電視台記者辻岡義堂也因為“冰墩墩”在中日兩國社交媒體意外走紅。他在北京采訪報道冬奧會時身穿“冰墩墩”T恤,佩戴的證件帶子兩側挂滿“冰墩墩”徽章,手裡還舉着“冰墩墩”玩偶,滿身“冰墩墩”的他,令日本網友直呼“全是因為你,冰墩墩賣光了”。

國際奧委會奧運會部主任克裡斯托夫·杜比在一次例行新聞釋出會上說:“吉祥物‘冰墩墩’是非常好玩、有趣的吉祥物,活潑又機智,充滿正能量,肯定會成為我的收藏品。”

正如設計者所言,“冰墩墩”的冰殼之下有一分暖和軟。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新冠肺炎疫情疊加的世界中,但願“一起向未來”的這聲呐喊,能溫暖更多願意聽到的人。

凝聚國際社會信心

本屆冬奧會,共有91個國家和地區的近3000名運動員相聚“雙奧之城”,在五環旗下同場競技,共享體育運動帶來的歡樂與激情。各國運動員不僅在賽場上诠釋“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的奧林匹克格言,還在賽場外的一次次交流互動中消弭隔閡、增進友誼。這就是奧林匹克運動的魅力所在。

“相信中國将以最高水準舉辦這一世界體育盛會”“北京冬奧會對于世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全世界都聽見了中方發出呼籲和平與團結的強勁資訊”……俄羅斯總統普京、阿根廷總統費爾南德斯、摩納哥元首阿爾貝二世親王等外國政要用真摯的語言祝福北京冬奧會,高度肯定這一盛會對凝聚國際社會信心的重要意義。

在世界各地,都有熱情的群眾為北京冬奧會由衷祝福。日本松山芭蕾舞團總代表清水哲太郎和團長森下洋子率該團舞蹈家共同錄制題為《一起向未來》的視訊寄語,為北京冬奧會送上祝福。他們表示,2022年是充滿希望的一年,中國将給全世界和人類帶來美好而深遠的影響,祝願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取得圓滿成功,讓我們一起向未來!

俄羅斯塔斯社在文章中稱,人類比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溝通了解、交流合作、和諧相處、攻堅克難。北京冬奧會将以全球共通的體育語言和體育精神,為人類攜手抗擊疫情照亮前路。五環旗下的北京聚會,以和平、友誼和團結精神,把世界凝聚在一起,給人類帶來光明與希望。

不同的雪花彙聚北京,成為一朵人類共同的雪花。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上這一具有象征意義的暖人畫面,生動描繪出了世界各國人民的普遍心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