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由體育比賽的傾向性談足球我曾經在很久之前有這樣的經曆:因為一個特殊的原因,我有機會随省柔道隊一起去看了一屆全國性柔道比賽

作者:南一66

由體育比賽的傾向性談足球

我曾經在很久之前有這樣的經曆:因為一個特殊的原因,我有機會随省柔道隊一起去看了一屆全國性柔道比賽。

再附加一背景内容:我們省體育整體在全國算弱的,但柔道那時是強項。

在此之前,我對柔道一無所有,更談不上興趣,但整個現場的比賽看下來,我唯一而強烈的感受就是:柔道比賽真特麼太好看了。

但是,比賽之後,我也沒有繼續豐富、補充自己的柔道知識,再沒有追着柔道比賽去看。完全失去了求索的興緻。

所有的打雞血般的興奮,隻發生在那一屆随行的比賽過程中。唯一可以解釋這一切興奮不已的理由是:傾向性。

是以,當有人呼籲我們應該繼續保持對女足的愛的時候,我就自然想起這段經曆。

女足這項運動,毋庸諱言,和男足運動比起來,有天生的缺陷,你說破大天去,女足聯賽,也基本沒有多少球迷願意去看,單純就是“不好看”。

在“奧運”、“亞洲杯”、“世界杯”的時候,女足變得好看,更多是因為我們的看球“傾向性”,然後,她女足又有能力争冠——就像我當年随隊觀看柔道比賽,然後,時過境遷。

隻有憑借了“奧運沖動”、“世界杯沖動”等,才使得女足可以階段性建構“不一樣的風景”,還因為,我們對男足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可以通過愛女足,來曲線宣洩。

我之前有一個誤會:以為中國女足的待遇果真糟糕得不要不要的,還傻了吧唧地建議女足隊員“走出去”,去國際上足球先進國家的聯賽赢得身家,賺得“盆滿缽滿”。

沒成想有人告訴我:全世界女足都一樣,遠遠比不上男足受關注,中國女足在國内的待遇不算差,到歐洲踢球,不會比在國内賺得更多。

我不清楚他們告訴我的這些内容,是不是事實。如果女足聯賽在根本沒有什麼市場的情況下,依然有資本願意掏出大錢來,這也不奇怪:資本未必隻需要單純追求投資效益,也是可以有“政治覺悟”的。

至于女足得不到男足那樣的市場佔有率,是這個項目天生的弱,是胎裡帶來的,這是一個沒有辦法解決的問題。

我們可以對男足有各種各樣的憤憤,但隻要聯賽一開始,去看男足比賽的人,一定遠遠超過去看女足聯賽的人。

我們就不用忽悠了讓女足去和男足踢一場的強烈要求了,甚至于一些國小生足球隊都敢出來叫闆要和男足踢一場。表達憤怒沒毛病,但也不能太過分了,過猶不及。

據說再差的男排,和女排比賽也是有壓倒性的優勢的。足球比賽的男女之間的差異是怎樣,我也不清楚。有人可以幫着“科普”嗎?

這就回到這樣一個問題,我們是不是可以像黃健翔的建議那樣:去給予女足帶着我們滿滿的愛卻超越了足球市場本身的利益份額呢?

換句話說,我們是不是可以要求足協,把用男足在市場裡“忽悠”來的錢,拿來配置設定給女足的那些“最可愛的人”呢。

這種情形,如果發生在體育的舉國體制時期,也許沒毛病,但既然推給市場了,還是讓市場說了算吧。

就像娛樂圈再被诟病,那些動不動就幾十億的票房,也是你觀衆自己掏腰包恭獻出來的。

就像追星這種事,再怎麼毀三觀,也是粉絲們不遺餘力整出來的“亂象”。

交給市場了,不随“計劃”了,就要允許所謂的“傾向性”和“個人偏好”。

有本事,你就讓球迷去看女足聯賽,自己選擇的,再看不下去也咬着牙持之以恒——不要像我當年那樣,在随隊觀看柔道比賽之後,所有的激動所有的興奮所有的沖動……就莫名其妙地完全消失了。

由體育比賽的傾向性談足球我曾經在很久之前有這樣的經曆:因為一個特殊的原因,我有機會随省柔道隊一起去看了一屆全國性柔道比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