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狙擊手》導演張末:好的故事永遠被期待

張末相信,越樸素、越平淡的東西,可能越能打動人心。導演這個職位讓她學會保持理性、抛開情緒、直面問題,也更相信情感與觀衆達成共鳴的力量。好的故事永遠被期待,她所有的成長和經曆,在作品中呈現就已經足夠。

《狙擊手》導演張末:好的故事永遠被期待

張末是“80後”,她記憶裡還留着些課本裡讀過的英雄劇情片段,也記得楊根思、黃繼光這些名字。生于太平盛世,說起上世紀50年代“抗美援朝”的種種,她也曾覺得似乎離現在的生活有些遙遠。電影《狙擊手》以抗美援朝戰争為背景,閱讀資料的時候,她有些震撼。那場戰争的環境異常艱苦,當時中國人民志願軍的裝備無法與美軍相提并論,硬體懸殊的差距相去幾個等量級,最終選擇以“狙擊手”為故事的切入點,正是因為他們在戰争中可以起到的“四兩撥千斤”的作用。,“他們可以以個人的技術優勢彌補裝備的不足,更富有戲劇性。”

《狙擊手》導演張末:好的故事永遠被期待

“狙擊手”往往以個體為機關,以靜制動,總是隐蔽在一個地方,找準敵人的位置後,神不知鬼不覺地擊斃對方,往往會成為戰役中的制勝關鍵。張末相信,說故事的角度應該“以小見大”,他們雖然恰好身處波瀾壯闊的大時代,但一樣是有血有肉的普通小人物,在他們身上尋找切入點時,她看到了許多與現實息息相關的精神。

《狙擊手》導演張末:好的故事永遠被期待

“那些參加抗美援朝的戰士當時平均二十來歲,人生剛剛開始,和現代的年輕人一樣,還在尋找自己的人生價值和目标。他們許多人都是主動選擇走上戰場保家衛國的,這個選擇看起來樸實無華,特别單純又特别勇敢,在曆史的長河裡他們似乎默默無聞,卻擁有震撼人的力量。”

《狙擊手》導演張末:好的故事永遠被期待

她希望給年輕觀衆傳遞出一種資訊:越樸素、越平淡的東西,可能越能打動人心。

鏡頭語言的合理化

電影于2021年1月6日開機,之前劇本磨了大半年,2020年10月才遞到演員手上,整個團隊一直在密集地讨論和修改。張藝謀導演原本打算自己拍攝這部電影,但估算拍攝周期必然超過90天,無法趕在一年的雪期裡完成,于是他讓張末一起擔任導演。

《狙擊手》導演張末:好的故事永遠被期待

“冬天的日光很短,戰争題材的操作難度又很大,如果由他一個人操作,無法在一個雪期裡完成全部拍攝。這樣一來,演員和從業人員的檔期都無法保證,兩個導演一起進行,速度可以快上許多。”張末管張藝謀叫“大張導”,其中有工作上的尊重,也有親人間的親昵。張藝謀主要負責中方作戰的戲份,張末則負責美軍的部分,開拍前,兩人不斷讨論細化劇本的可行性,開拍後,因為分處兩個拍攝地,每天下戲後的第一件事就是進剪輯房看各自拍的素材,看怎樣連接配接。

《狙擊手》導演張末:好的故事永遠被期待

“第二天開拍前,我們先要對着劇本說清楚拍哪幾場戲,把台詞整個捋一遍,根據實際情況做一些修改,有時還會拉着演員一起讨論。”拍攝的時候,他們每天都淩晨1點休息,早上5點起床,準備6點的開工事宜。“主創都是這樣,但我們會保證演員充足的休息,極寒的狀态下人本來就比較容易疲倦,我們要保證他們的狀态。”

《狙擊手》導演張末:好的故事永遠被期待

張末的加入也讓劇本有了許多變化。如果從始至終都強調戰士們的神勇,觀衆的共情感會不夠。是以我們把主角的設定改成他最初是個稚嫩的年輕戰士,有脆弱的一面,他在戰争中從男孩成長為男人。”

《狙擊手》導演張末:好的故事永遠被期待

美軍是戰争中的對立方,但張末明白觀衆不願意接受臉譜化、标簽式的角色設定。“我們的觀衆有很大的閱片量,他們一眼就能分辨出什麼是真實的、什麼是假裝的。我對演員的要求就是演得自然,特别在極端環境下要有正常的自然反應,有可信度。”她也試圖用細節去賦予人物更多性格的暗示,“至少讓觀衆可以記住他們。比如,我給一個美軍士兵設計了嚼口香糖的細節,50年代流行的那種亮粉色口香糖,觀衆會記得,哦,那個嚼口香糖的人。”故事發生在一天之間,每個人物能展現的都隻是他生活的冰山一角,要在有限的空間裡鋪陳出人物性格的前因後果。“他們聊天的時候可以帶出很多背景,但更有效的是吵架,争吵的時候,可以直截了當帶出大量的資訊,是以這部分的台詞我們推敲很多。”

《狙擊手》導演張末:好的故事永遠被期待

主要演員大多集中在中方志願軍的部分,和張末的交集不大,但章宇扮演的是狙擊五班的班長,需要常常和張末溝通美軍對抗的細節。章宇是一個非常成熟的演員,會在開機前就把自己準備充分、把整個人都投入人物的狀态中,他和張末讨論的主題,就是如何把劇本語言有效轉換成電影的鏡頭語言,變得可操控。

《狙擊手》導演張末:好的故事永遠被期待

“我們會揣摩美軍的做法,如果他們顯得不夠聰明,那麼敵人的愚笨也會拖拉我方的水準。我們試圖讓美軍的一切反應變得更合理,然後要接着想招,讓狙擊手班超越他們。”一般的戰争戲可以用高速運動的場景來加強節奏感,但表現狙擊手卻有現實的難度,他們的作戰方式過于獨立、過于私密,也過于靜止,在冰天雪地的環境裡,畫面的局限性更大。

《狙擊手》導演張末:好的故事永遠被期待

“你需要讓狙擊戰合理化。在沒有瞄準鏡、四周都是皚皚白雪的情況下,自己怎麼隐藏妥當,同時又要找準目标位置?”攝制組也想了許多方法去豐富表現的角度,比如用小型無人機拍攝俯瞰的鏡頭,又比如大特寫鏡頭從槍漸移到人的眼睛。張末記得他們每天都在“想招”。“但那個場景是戰壕,那條溝就那麼窄,反正就是挺難琢磨的,隻能盡可能調整拍攝角度或者背景的不同,每天都在做各種實驗。”

《狙擊手》導演張末:好的故事永遠被期待

面對問題,抛開情緒

《狙擊手》中99%的鏡頭都用了實景。攝制組每天早上6點出工,下午4點半收工,和故事實際發生的時間長度正好一緻。為了盡可能複原當年真實的戰争環境,他們去了邊境的雪帶上取景,往年那裡11月中就開始下雪,可直到1月初準備開拍了,雪還是不見蹤影。張末和整個攝制組都很緊張。“最後我們幹脆開卡車去長白山運雪。”

《狙擊手》導演張末:好的故事永遠被期待

外景拍攝總會碰上層出不窮的狀況,天公不下雪隻是第一關。卡車從長白山運雪過來的路程大概是三四個小時,之後從業人員要連夜把雪鋪滿地面,面積大不說,還要制造出“蓬松感”。人工鋪的雪畢竟薄,演員摸爬滾打一下就給蹭沒了,張末對當時大家的手忙腳亂記憶猶新。“演員身上一濕,要再被冷風一吹,誰都受不了,我們用電暖器給他們烤幹,同時抓緊補雪,時間調配得非常緊密。”他們用了許多當年的“古董”器材,比如一輛坦克,可開進村莊時才發現,進口的路太窄了。“村民們就用異樣的眼光看着我們。坦克還動不動就壞,那些50年代的槍也是,時不時碰上子彈卡殼的問題,本來一個鏡頭拍得挺好的,又要喊停。”慢慢,他們琢磨出這些槍的“脾氣”來。“在調槍師手裡就是好好的,一到我們生人手裡就不聽使喚。隻能不停地糾正、不停地喊停、不停地重來。”

《狙擊手》導演張末:好的故事永遠被期待

拍攝過程中,張末學會時時按下自己的焦慮。天氣不會按照拍攝計劃進行,比如雪後的戲,中間不該下雪,可差不多有七天的時間雪下個不停。“永遠都是這樣,你等雪,它就不來,你不需要雪,它就下個不停。雪剛停,趕快把演員都碼齊了,可一就位,它又開始下,來來回回折騰。”她感到時間緊迫感的折磨,又不能把焦慮挂在臉上,怕影響其他從業人員的情緒。“我本來就算能沉得住氣的,即使心裡翻江倒海,面上也會盡量克制,我還是偏理性的,會告訴自己總有解決的辦法。”導演這個職位也“逼着”她不停地拿出應對問題的方式。“今天甩掉的戲,明天想辦法補回來,或者你琢磨下是否有别的方法,讓它更快地達到目的效果。就是面對問題本身就行,要把情緒抛開。”

《狙擊手》導演張末:好的故事永遠被期待

生理上,這次的拍攝也給了她全新的體驗。她在紐約就讀大學,也經曆過當地的暴風雪天氣,但即使雪堆到人身那麼高,走起路來渾身還是發熱的,也有地鐵和大廈可以避寒。“拍戲就不一樣了。你往那兒一坐,那種冷就是刺骨的冷,根本沒法抵抗。”推己及人,她更心疼演員的付出,“我們好歹有個棚,要不行邊上還能放個取暖器,可演員就實打實這樣去雪地裡,好多人耳朵都凍腫了。從業人員也很辛苦,大家都在奮力搶時間。”張末第一次參與張藝謀的項目是電影《三槍拍案驚奇》,擔任剪輯師,對于鏡頭的節奏感,她一直有自己的把控。開拍前他們就達成了一緻,節奏一定要緊湊、故事線索一定要清晰。“狙擊手題材的電影很容易‘悶’,他往一個地方一蹲,半天不打一槍。我們要突破,就要把故事變得有趣。”

《狙擊手》導演張末:好的故事永遠被期待

“人首先要成長和成熟”張末上一部電影是她的導演處女作《28歲未成年》,之間四年多的時間,她成為了一個母親,還完成了博士學業。“導演身份之外,妻子和母親這兩重身份對我來說也很重要,時間和精力的投入在這段時間隻能有個選擇。”她還為綜藝節目《幻樂之城》導演過音樂劇片段。“那也就是短暫的嘗試。我覺得人首先要成長和成熟,有自己的生活經曆,才能有自己的作品。”

《狙擊手》導演張末:好的故事永遠被期待

拍《狙擊手》之前,她又重溫了一下自己的處女作,覺得有些幼稚,也覺得有些難得。“畢竟多活了五歲,有了成長,會覺得當時的理念還不錯,但現在拍的話一定會處理得更沉穩一些。”她習慣對自己的作品保持檢討的态度,“當時的青澀也是一種記錄。看到有些地方我會想,當時怎麼那麼敢想呢?怎麼說,就是成熟的過程中你會不自覺給自己加上許多條條框框,這始終是尋找平衡的過程。”

《狙擊手》導演張末:好的故事永遠被期待

這是她第一次拍戰争題材的作品,有真實的曆史故事,她覺得首要的準備,就是讓自己沉澱下來,去學習、去感受,把自己放到志願軍的角色上、把自己丢去那樣極端的環境裡去考慮問題。她很佩服父親張藝謀,雖然他已經年過70歲,但每一部作品都是力求創新。“很多人可能希望安穩,既然這個方向可行、換軌道的風險太大,就這樣吧。大張導這點很感動我,不斷挑戰自己,不斷突破以前做過的東西。”

《狙擊手》導演張末:好的故事永遠被期待

許多作品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檢驗後,才能被觀衆真正定下結論。張末覺得這些後續的部分不如交給時間本身,選擇接手的作品,她隻用在意自己是否真的有感覺。“‘可能有些故事觀衆不一定感興趣’,我覺得這是個預判,結果不一定如此。呈現在我腦子裡的東西,你隻有把它拍出來了,别人才可以判斷,不然誰都不知道你會如何呈現那些想法。”這讓她更加堅定,要堅持。她相信情感的力量,那是打通她和觀衆連接配接的管道。“情感裡頭是有很充分的餘地去分享的。”但這不是一種單向的過瘾。“你的作品能問世,這是建立在有制片方給予機會、有投資方給你投錢的基礎上。‘過瘾’這個過程是個節點,你首先要得到别人的認可,才有可能去實作。再想過瘾,你也要有原則性,讓觀衆有共情的同時,看到一些前所未見的新穎。”

《狙擊手》導演張末:好的故事永遠被期待

張末的大學專業是建築,在她看來,建築始終在思考人物和空間的關系,而電影再加上時間的元素,本質上是一緻的。“等于三項中的前兩項我已經受過了訓練。”她平時分不清東南西北的方向,但看鏡頭的時候,她會對空間的細節非常敏感。“比如石頭邊有一節廢棄的車廂,甚至你換了一塊石頭,我都能一眼看出不同。”電影雖然隻有兩個小時左右的時長,卻把各種審美融會貫通在一起,其中沒有固定的公式,或許隻能籠統地用“感覺”去描述。近幾年短視訊異軍突起,但張末并沒有特别關注它的發展和規則。“我看短視訊最多的時候是給孩子做飯弄菜單,永遠是實用性的内容。我盡量不想過多追逐‘流行’,但我相信,好的短視訊背後一定還是故事。不管它的形式是長是短,是進階是廉價,觀衆對故事的需求是永恒的。”現在,她希望自己的生活保持盡可能的簡單。“生活就是三點一線,有時助理幫我算生活消費,發現除了家庭的必要開支外,我一個月個人的交通、夥食費用大概花了400元。”她沒有開微網誌等社交媒體的賬号,希望自己的一切變化和想法都在作品裡展現。“我稍微有點保守,但我還是希望保持這樣的狀态。其實外界的變化并不會影響到你,最後隻有你的作品能代表你。”

《狙擊手》導演張末:好的故事永遠被期待

演員部分監制/宋斐

攝影/尹超

策劃/張婧璇

統籌/薛冰清BK

妝發/許大寶@AndyCreation、李松(特效妝)、Kenji_Yu、東旭

形象/豬GK

服裝助理/Orch Leong、錢錢、倪新童

統籌助理/宋同方

導演部分

監制 / 宋斐

攝影 / 尹超

策劃 / 任博

采訪 & 撰文 / 李冰清

統籌 /Evny、薛冰清

妝發 /SHAILEN

造型 / @豬GK

服裝助理 /Orchleong、錢錢、Nini

新媒體編輯/Timmy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