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潮起潮落威力高,江廈潮汐發電站

到過海邊的人,都見過海水時而上漲,時而下落的景象。在大陸聞名中外的錢塘江入海處,你會看到一種極為壯觀的“錢塘江怒潮”;在大陸的長江,也能看到從入海口深入到内陸達600多千米的長江潮。這些自然景象都是由一種叫潮汐的能量引起的。潮汐,就是地球上的海水受月球和太陽的引力而引起的潮漲潮落,是一種自然力。潮汐中蘊藏着巨大的能量,可以把海水掀起,形成高達幾層樓高的海浪。晉朝有位叫葛洪的學者,他在觀看了錢塘江的怒潮後,在《太平禦覽》一書中形象地描述了潮汐的威力。他說:“潮水從東邊的大海而來,到狹窄的海灣後受到限阻,由直而曲,但其力量不減,是以潮頭高湧,而形成怒潮。”怒潮咆哮時,可以掀起三層樓高的水 浪,轟鳴聲如雷貫耳,勢不可擋。

大陸有長達18000千米的海岸線,據科學家計算,每年至少在潮汐中蘊藏着1.1億千瓦的能量,而可以用來發電的潮汐能約有3400萬千瓦。大陸有利用潮汐能的悠久曆史。距今約1000年,大陸山東蓬萊地區就有一種潮汐磨,能利用潮汐的能量推動磨盤加工谷物等糧食。

到了近代,科學家就設想利用潮汐的漲落來推動發電機發電,潮汐發電的原理和水力發電的原理是一樣的,都是用水的力量帶動發電機中的渦輪轉動。1912年,德國的布蘇姆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潮汐發電站。

大陸有漫長的海岸線,解放後,國家非常重視利用潮汐能,相繼在廣東順德、東灣,山東乳山,上海崇明和浙江建造了大小不等的潮汐發電站。

在浙江省樂清灣北部的溫嶺縣内,有一個理想的海灣,這裡的潮汐一起一落,最大的潮差高達8.4米。你想想,當潮水從8米多高的地方下落時,該有多大的力量!就和瀑布差不多。大陸的水力發電專家看上了這個寶港,于是在港灣的狹窄處,築起了一座670米長,5米寬,16米高的壩,然後在高壩中安裝上一排排水力發電機。當海水漲潮時,潮水就湧進了港灣,推動安在壩上的水力發電機發電;當海水落潮時,滞流在港灣内的水位就比港灣處海面的水位要高,是以,開閘放水時,港灣内的水又向海中流去,又可推動水力發電機發電。這樣,海水一漲一落,就像左右開弓一樣,驅動着安在港灣水壩上的發電機發電。既不用燒煤也不用燒油,就可以靠大自然的力量來發電,給人類帶來光明。

浙江省樂清灣的這座潮汐發電站叫江廈潮汐發電站,從1973年4月開始設計施工到1985年12月全部建成,使5台水力發電機開始正式發電。自1986年起,已發電3200萬千瓦以上,它的功率僅次于法國的朗斯潮汐發電站和加拿大的安娜波利斯潮汐發電站。

由于大陸現有能源遠遠滿足不了工業發展的需要,江廈潮汐發電站的建造為沿海豐富的潮汐能的利用樹立了一個榜樣。加速對沿海潮汐能的開發,無疑會為這些地區提供成本低廉的電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