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十惡不赦的納粹三大兇徒

法西斯的最大勢力就是納粹德國。納粹之是以橫行一時,極大的助力來自于手下的三大邪惡組織,簡稱“三大兇徒”。

十惡不赦的納粹三大兇徒

橫行一時的納粹

十惡不赦的納粹三大兇徒

戰争狂人,演講達人——希特勒

1.流氓打手——沖鋒隊

沖鋒隊(Sturmabteilung)是德國納粹黨的武裝組織,于1921年8月3日成立。

沖鋒隊最初主要從事破壞革命運動、沖擊其他黨派群衆集會及進行街頭毆鬥等活動。希特勒召集國防軍和沖鋒隊首腦會談後,議定沖鋒隊負責入伍前的青年和榮民的軍事訓練。

因隊員穿褐色制服,又稱褐衫隊。簡稱SA。沖鋒隊于1921年8月3日成立。在成立的宣言中,沖鋒隊發誓願作“鋼鐵的組織”為納粹黨效力和“心甘情願地追随領袖”。慕尼黑陸軍第七軍區參謀恩斯特·羅姆上尉任參謀長。

十惡不赦的納粹三大兇徒

羅姆——沖鋒隊建設第一人

沖鋒隊最初主要從事破壞革命運動、沖擊其他黨派群衆集會及進行街頭毆鬥等活動。後參加1923年11月8日的啤酒館暴動。1924年12月20日希特勒出獄後,委托羅姆重建沖鋒隊,但兩人在沖鋒隊的性質及與納粹黨的關系上發生争吵,1925年羅姆與希特勒鬧翻,後參加玻利維亞軍隊。1930年底羅姆重被委任為沖鋒隊頭目,H.希姆萊的黨衛軍隸屬于沖鋒隊。希特勒執政後,H.戈林宣布沖鋒隊為輔助警察,沖鋒隊員人數不斷膨脹。1934年已達250餘萬人。由于沖鋒隊與德國國防軍沖突的加劇,1934年2月28日希特勒召集國防軍和沖鋒隊首腦會談,議定國防軍是第三帝國唯一的武器持有者,沖鋒隊則負責入伍前的青年和榮民的軍事訓練。但以羅姆為代表的沖鋒隊上層企圖取代國防軍,主張實行“第二次革命”,全面實施《二十五點綱領》。柏林、漢堡、埃森、弗賴堡等地的沖鋒隊員發生騷動。1934年6月,希特勒在戈林和希姆萊協助下,将羅姆開除出德國軍官聯合會。6月30日夜,戈林的特别警察和希姆萊的黨衛軍對沖鋒隊大肆鎮壓,槍決了羅姆和150多名沖鋒隊頭目。

十惡不赦的納粹三大兇徒

國會縱火案——納粹黨的奪權暴行

恩斯特·羅姆被槍決後,維克多·盧策(ViktorLutze,1890—1943)于1934年7月1日繼任沖鋒隊總隊長與參謀長,奉希持勒的特别指令全面整頓沖鋒隊。1934年8月2日,在希特勒視察沖鋒隊與黨衛隊時,跟随希特勒與希姆萊一起向烈士敬禮。後對沖鋒隊地位下降不滿,試圖聯合武裝部隊對抗黨衛隊。1943年死于車禍。

2.黑影特務——蓋世太保

蓋世太保是德語“國家秘密警察”(Geheime Staats Polizei)的縮寫Gestapo的音譯,由黨衛隊控制。它在成立之初是一個秘密警察組織,後加入大量黨衛隊人員,一起實施“最終解決方案”,屠殺無辜。

随着納粹政權的需要蓋世太保發展成為無所不在、無所不為的恐怖統治機構。納粹通過蓋世太保來實作對德國及被占領國家的控制。

1933年納粹黨執政後,納粹二号人物戈林以普魯士邦内政部長身份接管邦警察局,他把政治警察、諜報警察和刑事警察中政治特别部門合并,組成秘密警察處。

十惡不赦的納粹三大兇徒

戈林——納粹二号人物

1934年4月戈林任命希姆萊為蓋世太保首腦,希姆萊随即任命後來以“劊子手”外号聞名的黨衛軍保安處處長萊因哈德·海德裡希為蓋世太保副首領。1936年6月,希姆萊成為德國警察總監,蓋世太保随之向全德國發展。同時希姆萊改組全德警察指揮體系,蓋世太保改為着便服的保安警察。但許多黨衛軍兼有蓋世太保職務。在《蓋世太保槍口下的中國女人》劇中,我們看蓋世太保人員安德魯穿着領章佩有兩條閃光銀杠的黨衛軍制服就是這個原因。

十惡不赦的納粹三大兇徒

海德裡希——納粹年輕一代的領軍人物

蓋世太保有"預防性逮捕權"。海德裡希在德國遍布特務網,僅在30年代就雇有10萬名兼職密探。此外,保安處還有3000人的專職密探和3萬名兼職密探。在納粹上台後的幾年中,成千上萬的左派人士、知識分子、猶太人、工會運動者、過問政治的教士,都不經法律程式被投入集中營。白色恐怖下使人的心态曲扭。當時一位駐柏林的美國記者寫道:"你的兒子、你的父親、你的妻子、你的表親、你的友好、你的上司、你的秘書,都可能是海德裡希的組織的告密者。"《蓋》劇中德國駐比利時總督霍夫曼僅因給東線的兒子送件冬衣竟被其妻子告密,正是這段曆史的真實寫照。納粹統治的頭1年,就在德國建立了薩赫森豪森、達豪、布痕瓦爾德等50多個集中營。集中營設有禁閉、鞭笞、勒死等酷刑,并明文規定凡談論政治、舉行集會、發表"煽動言論"者"一律絞死",不服從指令或襲擊守衛者"當場格殺"。

著名事件:1938年勃洛姆堡-弗裡奇事件、;1939年制造波軍士兵襲擊德國格萊維茨廣播電台、造成波蘭進攻德國的假象的事件;

3.狂暴殺手——黨衛隊

黨衛隊(德語全稱Schutzstaffel),簡稱SS,德國納粹黨的法西斯特務組織和軍事組織。1925年4月成立。1946年被紐倫堡國際軍事法庭宣判為犯罪組織。

黨衛隊成立初期僅為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1889年4月20日—1945年4月30日)的衛隊和對付政敵的工具,隸屬于羅姆上司的沖鋒隊,規模很小。1929年1月起由希姆萊上司,黨衛隊有很大發展。1931年6月建立情報機關黨衛隊安全處。次年1月設黨衛軍種族局。1933年初,其成員已發展至5萬餘人。

1934年6月30日,沖鋒隊領袖恩斯特·羅姆及其親信600餘人在黨衛隊長刀之夜被處決以後,黨衛隊在納粹恐怖組織中起主導作用,由希特勒重新掌管。黨衛隊的嫡系部隊是以“預備隊”和“百人留守隊”為核心擴建的武裝黨衛隊,人數最多時達47萬餘人,此外有看守集中營的特殊部隊骷髅總隊,包括國家秘密警察(蓋世太保)在内的整個警察部門也由黨衛隊上司。黨衛隊名義上受内政部長上司,實際直接歸希特勒指揮。黨衛隊的各級組織布滿全國,指揮各地的警察和情報機構,黨衛隊直接參加法西斯侵略戰争,以冷酷的民族政策和滅殺共産黨人、民主進步人士、猶太人、被占領區居民及戰俘。達豪和布痕瓦爾德等集中營的慘絕人寰的屠殺暴行,都是由黨衛隊的骷髅隊進行的。

十惡不赦的納粹三大兇徒

希姆萊——納粹黨三号人物,德國的貝利亞

黨衛隊幾乎參加了納粹黨的所有重要活動,而武裝黨衛隊(又稱黨衛軍)更是幾乎參加了納粹上司的所有重要戰役。(普通黨衛隊負責的主要是國内的事,包括民族政策,武裝黨衛隊主要是參加戰争)

全國的黨衛隊都由Reichsführung-SS,即黨衛隊指揮總部上司。

三大機構:武裝黨衛隊(德文Die Waffen Schutzstaffel,簡稱Waffen-SS)。其閃電标志由瓦爾特·赫克(Walter Heck)在1932年設計,以兩道閃電作為SS象征,在北歐神話中一道閃電(其實它的意義代表太陽)代表勝利。也有一說是聖教符号。而根據前黨衛隊第六山地師“北方”師士兵約翰·福斯回憶,黨衛隊的符号是如尼文。是納粹黨衛隊上司的一支準軍事化部隊,由黨衛隊特别機動部隊(SS-Verfügungtruppe)發展而來,于39/40年冬才開始使用“武裝黨衛隊”這個名稱。戰争中武裝黨衛隊在各級武裝力量中被定位為黨衛隊“國家領袖”海因裡希·希姆萊的精銳部隊。1936年10月1日,希姆萊成立“黨衛隊預備隊”監察局,該機構隸屬于黨衛隊參謀部,其任務是監督預備隊的管理工作和軍事訓練。

特别行動隊

由占領區黨衛隊中的一等兵組成的部隊。一等兵也叫突擊隊員,是以别動隊也叫突擊隊。他們的任務是大規模執行抓捕、滅殺、搜尋的部隊。與骷髅總隊一樣,别動隊也是泛稱,因為每個地區的普通親衛隊或武裝親衛隊都有一等兵。基本上别動隊的任務就是抓捕猶太人、異己分子與地下反抗組織,并把他們送上開往集中營的火車。别動隊不是戰鬥部隊。他們隻對付手無寸鐵的群眾,并且公開大規模行動,這是與蓋世太保有差別的地方。

看守營

作為納粹執行一個民族政策的直接執行者,特别行動隊與看守營是希姆萊執行大德意志民族政策。特别行動隊活躍在被占領土的大小城市和田間地頭,是車輪子上的民族政策執行者。他們習慣用子彈解決被捕對象,也常常用活動式毒氣車這樣的裝備。骷髅總隊看守則負責看守集中營與執行營,關押猶太人、共産黨人和任何其他不受納粹歡迎的人。無數支特别行動隊,無數個骷髅樓總隊看守,民族政策執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