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薩拉熱窩的冬奧殘痕

作者:澎湃新聞

澎湃新聞記者 朱喆 綜合報道

每一屆冬奧會都帶給人澎湃激情,也留給人無盡的回味,有些美好,也有些令人唏噓,比如1984年薩拉熱窩冬奧會及其後續故事。

1978年,薩拉熱窩擊敗日本劄幌和瑞典法倫-哥德堡等衆多候選城市,赢得1984年冬季奧運會主辦權。那是一場别開生面的大賽,因為1979年蘇聯入侵阿富汗後,包括美國在内的許多西方國家都抵制了1980年莫斯科夏季奧運會,是以,薩拉熱窩冬奧會是全球競技體育的一次“重聚”。

薩拉熱窩的冬奧殘痕

在1984年冬季奧運會開幕式上,薩拉熱窩的科舍沃體育場的全景。

薩拉熱窩的冬奧殘痕

1984年冬季奧運會的官方海報 wiki 圖

12天的比賽裡,來自49個國家和地區的1272名選手激烈角逐,南斯拉夫運動員弗蘭柯(Jure Franko)在滑雪大回轉比賽中赢得一枚銀牌,實作了南斯拉夫冬奧獎牌零的突破,整場大會取得了圓滿成功,一個小小的地方城市短暫地成為了世界體育中心。

薩拉熱窩的冬奧殘痕

Jure Franko參加冬季奧運會男子大回轉滑雪項目,并獲得了銀牌 國際奧委會 圖

然而,沒有人想到8年後,一場持續4年的薩拉熱窩圍城戰将這座美麗的城市變成了狙擊手的巢穴和炮台。

薩拉熱窩的冬奧殘痕

1992年6月8日,薩拉熱窩市中心一座大廈着火

薩拉熱窩的冬奧殘痕

薩拉熱窩的房屋, 1994年被迫擊炮直接擊中後被燒毀。

冬奧會的雪橇賽道變成了炮兵陣地,為了冬奧會而建的假日酒店地下室,成為戰地記者們藏身之所。這座城市最著名的山峰特雷貝維奇(Trebevic)被戰争肆虐,根據《每日電訊報》旅行作者克裡斯·利比特(Chris Leadbeater)去年的走訪,至今遊客搭乘重建的纜車前往山脊時,仍能看到一條戰壕。當年冬季奧運會的領獎台布滿彈孔,奧運五環一度缺了兩環,戰時被用作處決地點。

薩拉熱窩的冬奧殘痕

1984年冬季奧運會期間使用的薩拉熱窩滑雪場 Ioanna Sakellaraki 圖

薩拉熱窩的冬奧殘痕

被遺棄的奧林匹克跳台滑雪比賽地 Ioanna Sakellaraki 圖

薩拉熱窩的冬奧殘痕

當年冬季奧運會的領獎台曾布滿彈孔,奧運五環一度缺了兩環,戰時被用作處決地點。

薩拉熱窩的冬奧殘痕

2017年修複後的領獎台 Ioanna Sakellaraki 圖

奧林匹克體育場像被凝固在1980至1990年代,體育館所在的山丘上方是戰時墓園,充滿了悲傷,下方曾經作為冬奧會滑冰賽場的Zetra區域幸存,但不得不重建,幸而1992年夏季奧運會的舉辦城巴塞羅那在薩拉熱窩陷入深淵時提供了财政援助。

薩拉熱窩著名的伊格曼雪山地帶的酒店也難掩悲涼,步入大廳就給人不安的體驗,塗鴉藝術家在牆壁上留下的畫面似乎是唯一的“生動”的迹象。利比特說:“玻璃在腳下嘎吱作響。感覺就像在骨頭上行走”。

薩拉熱窩的冬奧殘痕

廢樓的玻璃在腳下嘎吱作響,感覺就像走在骨頭上 Muhamed Osmanagic 圖

《衛報》2018年曾報道,“戰争結束後,被毀的餐館、酒店、體育設施和山間小屋的殘骸任其腐爛,成千上萬的地雷以極其緩慢的速度被清除”。

不過,經歲月風霜,這片滑雪勝地也在重生。奧運村裡為運動員建造的較高價的電梯大廈已變身住宅,假日酒店在疫情期間被歐洲大酒店集團收購,将在未來幾年翻新。

薩拉熱窩的冬奧殘痕

Holiday Hotel,前假日酒店,在戰後重新煥發活力,并将得到翻新 peter forsber 圖

薩拉熱窩頂級滑雪區Jahorina山區,也是1984年冬奧會女子高山滑雪比賽場,如今配備了新的纜車,滑雪愛好者們暢行無阻,還能在酒吧裡享受美酒和盡情舞蹈。

薩拉熱窩的冬奧殘痕

1984年冬奧會女子高山滑雪的比賽場 國際奧委會 圖

薩拉熱窩的冬奧殘痕

2020年1月 Jahorina山區

當年另一個主賽場Bjelasnica山區是男子高山滑雪比賽的山脈之一,其富有挑戰性的森林小徑對于熟練的滑雪者和愛好者來說也是理想的選擇。

薩拉熱窩的冬奧殘痕

陡峭的Bjelasnica奧林匹克滑雪道再次吸引遊客 Muhamed Osmanagic 圖

對于薩拉熱窩的冰雪未來,人們仍可報以期待。波黑奧委會副主席伊澤特·拉多博士(Dr Izet Rado)曾表示巴塞羅那可能将與薩拉熱窩合作,兩城聯合申辦2034年冬奧會以紀念薩拉熱窩1984年冬奧50周年。“這是一個現實的項目,”他說, “在 1984年之前,沒有人聽說過薩拉熱窩。但是我們赢得了做東道主的權利。如果再次實作,将意義重大。”

責任編輯:徐穎

校對:丁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