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現代文閱讀了解答題技巧精講——概括文章内容的方法與技巧

概括文章内容的方法與技巧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歸納事件内容、梳理故事情節,今年中考必考内容之一。梳理故事情節,就是要通過粗讀、細讀、精讀等方法讀懂文本;歸納事件内容,就是把讀到的文本情節資訊進行概括和歸納,前者是一個閱讀的過程,後者是一個自我思考的結果。

【常見題目】

1.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本文所寫的事情。

2.概括段意及文中的要點。

3.本文的線索是什麼?圍繞此線索文章寫了哪幾件事?

4.根據小說内容,将下列情節補充完整。

5.閱讀全文,根據人物、行為(事件或情節)、情感,填下清單格。

6.體味文中情感的變化。

【解題思路】

答題思路主要有兩種:

一是概括全文内容:先通讀文本,整體感覺文章内容,掌握情節的各個要素及故事的全過程,然後按照“某某人在某某時在某某地點某某情況下做了什麼事及結果”的思路答題。

二是梳理具體情節:先通讀文本後找到相應的段落,然後對段落中的内容或事件用簡潔的語言進行歸納概括,并按試題的要求仿照示例寫出答案。

三答題方法

1. 。掌握要素及故事全過程,按照人物+事件+結果公式寫出答案,即按照記叙文的六要素回答;

2. 。段意、層意的概括,不能但就一段或一層來了解,一定要聯系全文的内容與主旨。

三個步驟:找到相應的段落;抓住關鍵性的語句;對段落中的内容或事件以簡潔的語言進行歸納概括,并按試題的要求仿照示例給出答案。

3. (在文中找出中心句或關鍵性句子)。如何了解文章的内容:

第一,要讀懂全文,把握全文的、與。

第二,要注意一些承啟或提示性的,借以尋找自己的答案。

第三,一般情況下,答案就在文章中,或用原話或自己概括,要仔細讀原文,找出裡面的關鍵句。

【真題解析】

(湖北荊州市中考卷)閱讀《大國手》一文,回答問題。

大國手

清朝末年,圍棋界出現兩大泰鬥,一人姓施名恩,住上海,一人姓林名海,居京城。被譽為“南施北林”。

當時,林海居無定所,在段提督府邸做門客。一日,提督召見他說,有隊日本棋手,自上海入境,打敗施恩,一路北上,所向披靡。據說,領隊的宛田,乃日本第一棋士。宛田進京,本帥想令你出陣,一試深淺。為顧日本顔面,第一要輸;第二要輸得體面。達不到這兩條,拿你全家是問。

林海思忖良久,隻得應允。

數日後,宛田一行抵達京城。比賽地點,設在提督府特别對局室。段提督親自擔任裁判長,施恩負責大盤講解。

比賽那天,提督府門外,人湧如潮,熱鬧非凡。經猜先,林海執黑先行。

林海的起手,下在了棋盤正中。棋諺說,金角銀邊草包肚。棋下中腹的人,多為門外漢。宛田見林海有蔑視之意,不僅面露譏笑,斷然将棋子落在一隅的目外。林海略加思索,旋即鎮頭。

相傳,唐宣宗年間,善棋的日本王子入朝進貢,皇帝曾令棋待诏顧師言與之對弈。師言曾用“鎮神頭”,令王子敗得心悅誠服。

宛田對“鎮”視若未見,繼續貪占實地。林海針鋒相對,依舊高壓奪勢。很顯然,林海一旦盡收腹地,宛田則必敗無疑。那時,棋賽還不受時間限制。宛田意識到問題嚴重,便申請封盤。

宛田回到住所,與日方高手,共商良策。皆說,林先生實乃罕見對手,果然高者在腹。此局面下,唯有一拼,方可争勝負。

宛田再下出的棋,便多了幾分霸氣,逼得林海頻頻長考。天色将晚,宛田仍處下風。

到第三十天,林海下出一招妙手,白棋像被點了要穴,頓時動彈不得。宛田苦思冥想,不得其解,便稱病不出。

不覺又是月餘。

施恩也早被重金聘去,加入了日方的棋局研讨,他獻計宛田說,我與林先生素有私交,今前去拜訪,一探虛實,若何?苦無良策的宛田,輕輕點頭說,幺西。

施恩見到林海,勸說,據我所知,林兄與提督,早有協定。現在體面認輸,實乃明智之舉。

 林海默然不決,說,你我兄弟,嗜棋如命,當知圍棋起源中國。雖為遊戲,卻關乎大清國格,焉能不戰而屈?

 施恩羞紅着臉,問,此局面下,當如何應對?林海輕笑,說,思謀多日,偶得一招,唯鼻頂可解。

 次日,宛田假作片刻思索,遂落子鼻頂。林海驚詫,微微搖頭,隻得另謀制敵良策。

 又數日激戰,林海優勢依然。

 宛田絕望地想,林先生棋藝,深不可測,即便認輸,雖敗猶榮。正舉棋難定,适逢大雨,“咔嚓”一聲霹靂,将他指間棋子驚落。

 依照規則,宛田就算“投子認輸”了。段提督卻驚呼,妙,妙不可言。

 宛田仔細一瞧,竟然發現,滑落之子,正斷在黑棋筋上。有此一斷,兩邊黑棋,必死一塊。宛田确認後,一躍而起,沖向門外,站在雨裡,又唱又跳。

 林海對着棋盤,石佛般一動不動,直至封盤。

 林海回到住處,飯也不吃,進了棋室。他交代夫人,任誰,也不要打攪我。

 林海棋室的油燈,亮了一夜。

 拂曉,林海步出棋室,喚來妻子兒女,面色凝重地說,我離家之後,你們速速離京,越遠越好。沒有我的書信,萬不可回。又囑托夫人,凡我子孫,再莫學棋,切記。夫人看到,林海于一夜間,竟白了大片黑發,不禁失聲痛哭。

 

 施恩初見棋譜,頗感怪異。揣摩良久,方才發現,此棋一石三鳥,解危倒懸,妙不可言。他亢奮地斷言,黑方小勝,已成定局。

 宛田木然坐着,喉結上下湧動,嘴唇越來越抖,一口鮮紅的血,疾射在棋盤上。

 段提督急步搶出,對外宣布說,棋賽至今,已滿百日,永久封盤!嘔心瀝血的名局,必将永垂千古!

 林海聽着外面的歡呼,企圖站起,卻四肢乏力,渾身酥軟,仰面跌倒……

(選自《北京精短文學》2014年第12期)

1.(2分)用一句話概括小說故事情節。

答:____

2.(2分)文中叙寫唐宣宗年間的故事有什麼作用?

答:___

3.(2分)文中有兩處寫“雨”,請你任選一處,說說有什麼作用。

4.(3分)文中畫線句子很有表現力,請你賞析。

5.(3分)施恩與林海同是圍棋界泰鬥,他們都可稱作“大國手”嗎?為什麼?

參考答案:

1.(2分)圍棋泰鬥林海憑借高超的棋藝與高尚的人格與日本棋士宛田激戰百日,最終取

勝,保全了國格。(交待清人物、事件、結果即可,缺一項扣1分)

2.(2分)通過插叙師言甩“鎮神頭”赢得勝利的故事,側面烘托出了林海棋藝超群。(答出表現林海棋藝超群即可。)

3.(2分)示例一:“正舉棋難定,适逢大雨,‘咔嚓’一聲霹靂,将他指間棋子驚落。”(1分)此處寫雨,不僅渲染了緊張的氛圍,更推動情節的發展,為下文宛田棋子滑落于黑棋筋上做鋪墊。(1分,必須答出“推動情節發展”。)示例二:“宛田确認後,一躍而起,沖向門外,站在雨裡,又唱又跳。”(1分)此處寫雨,烘托了宛田欣喜若狂的心情。(1分)

4.(3分)此句美在運用動作、神态描寫,(1分,答出一種描寫方法即可)同時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1分)生動形象地寫出林海超凡的棋藝。(1分)

5.(3分)示例:我認為施恩與林海雖同是圍棋界泰鬥,但隻有林海才配“大國手”稱号。(1分)因為首先施恩技不如人,被日本棋手打敗,更重要的是,棋品如人品,不配“大國手”稱号。(1分)林海不僅棋藝精湛,而且他力保國格,把個人安危置之度外,這樣德藝雙馨的人才配稱“大國手”。(1分)(觀點正确1分,對施恩分析正确1分,對林海分析正确1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