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25年,石友三升任軍長率部駐防標頭,他把父親接來奉養。有一天,一個哨兵玩槍走火打傷一個老百姓,石父非常生氣,要石友三

作者:我家的貓叫皮蛋

1925年,石友三升任軍長率部駐防標頭,他把父親接來奉養。有一天,一個哨兵玩槍走火打傷一個老百姓,石父非常生氣,要石友三槍斃那個哨兵。石友三不從,石父當場發怒,當衆大罵石友三“忘本,不孝”,石友三隻好跪地認錯。

石友三字漢章,吉林長春人,幼年家貧,他的父親在長春大地主畢家趕大車,石友三常到畢家去看望父親。畢家地主婆見石友三伶俐,便留他在畢家書房陪伴她的二個兒子侍讀了五年多。

雖然石友三和少爺公子在一起玩樂,但仍和他父親在長工房吃飯睡覺,并穿那些少爺公子的破舊衣服。由于貧富懸殊,石友三常感到被賤視和難堪,結婚後又苦于妻子潑辣,家中生活也很困難,被迫出來當兵。石友三的父親很嚴厲,是以後來發迹的石友三,見到父親往往也是戰戰兢兢。

石友三的前後變化是很大的,早年在當營長時,對各連的訓練、軍風紀盯得很緊。每當旅長馮玉祥閱兵時指出某一士兵的小毛病後,石友三就要對有關的連排長打罵罰跪。當時石部的軍紀軍容都很不錯,是以石友三很得馮玉祥的信任。

1924年,馮玉祥出任西北邊防督辦,提升石友三為第八混成旅旅長兼任標頭鎮守使,此時的他開始露出了殘暴貪财,為了目的不擇手段的真面目,對待部下極為苛刻。在標頭期間,石友三日常和當地士紳、地主、大商人交結,以武力為這些人的不法行為撐腰。

在標頭僅半年時間,被石友三所部無辜殺害的百姓就有五百多人,當地的老百姓都把石友三叫做“石閻王”。不止是對待百姓,石友三對自己的部下,也是任意殺戮。例如,石友三在標頭曾收編土匪蘇玉聲、劉喇嘛、趙玉如部,編為三個營,駐在郊外,不準進城,指令守城部隊對蘇、劉、趙等營官兵入城,不問公事私事,一律殺害,先後捕殺一百多人,直到蘇、劉、趙三人無法忍受,率部叛變離開為止。

石友三極為好色,娶了五個老婆,.除了原配之外,二姨太是他在許昌強娶的京戲園花旦黃鳳芝,三姨太是在北平逼娶京戲園女角程某,四姨太是誘騙東北軍某團長的妻子,五姨太是逼娶北平《京報》主筆林白水(被張宗昌殺害)的閨女林慰君。

石友三還喜歡養馬,在他當團長時就養了幾匹馬,親自命名為“大白龍”、“黑風”“菊花青”、“歪蹄”等等。每匹馬每天都要讓衛兵給洗刷一次,夏天時每匹馬有一件馬衣,隻露出眼和耳,以防蚊蝈,馬匹稍有污臭,石友三就把衛兵打得頭破血流。石友三當了旅長後,馬養得更多,他一有空閑就去觀賞騎練,直到升任軍長後有了汽車但還是養幾匹馬。

石友三媚上壓下,有他一套卑劣的手法,馮玉祥也受其蒙騙,未能看清這個部下的真面目。石友三的發迹,始于在馮玉祥的十六混成旅當三團二營營長。當時,無論體操、教練、野外動作,石友三都能親自演練,以身作則,他也确實有一套,杠架、木馬、天橋、浪橋、攀繩.爬城、劈刺、射擊等,無一不精,,士兵都很佩服。石友三在各連、排,經常舉行比賽,個人或小機關優勝者,當場獎給襪子一雙或毛巾一條、肥皂一塊。

是以, 馮玉祥在旅長、師長任内,經常檢閱石友三的二營。當時的北洋總統黎元洪都曾來二營檢閱,二營成了馮部的面子營。在早年作戰時,石友三也是出了名的野蠻,他經常手執馬鞭,在各連陣地前走動督戰。

1920年,馮玉祥率部在陝西興平濮陽村和皖系的陝西督軍陳樹藩部作戰,戰鬥陷入膠着,馮玉祥調二營前往。石友三由各連挑選奮勇隊四十人,親自給每個士兵荷包放進三塊大洋,然後親自率領沖鋒,前仆後繼,一舉擊潰陳樹藩軍的防線。

在1922年的第一次直奉戰争中,直系吳佩孚率部與奉系張作霖在長辛店相持不下,吳佩孚讓馮玉祥派兵增援,石友三率全營一夜強行軍繞過一百多裡,插到奉軍側背,乘夜讓士兵前往四下打槍,奉軍一片混亂。石友三趁機率部沖擊,大獲全勝。

由于石友三是馮玉祥的老部下,且早年确實屢立戰功,是以雖然後來石友三首鼠兩端,多次背叛馮玉祥,馮玉祥還是對這個一手提拔的部下另眼相待,石友三的二營士兵,不少後來都成了西北軍的中進階軍官。石友三後來當了軍長後,對二營的官兵也是高看一眼,有一次石友三在標頭街道遇見幾個二營的士兵後,馬上上去噓寒問暖,并給每人發了幾個大洋。

1926年,張作霖、吳佩孚、閻錫山等北方軍閥聯合起來,進攻馮玉祥的國民軍。石友三為了儲存實力,暗中和閻錫山的晉軍簽訂了互不侵犯協定,後來更是一度率部投降馮玉祥。後來,馮玉祥在五原誓師,石友三又見風使舵,再次倒向馮玉祥。之後,石友三反反複複,不斷變化立場,直至在中原大戰後期,徹底背叛馮玉祥。

馮玉祥治軍極嚴,但是對部下将領采取的是封建家長制的管理,雖然表面上得到了絕對的服從,但是像石友三、韓複榘等人,卻在心中埋下了背叛和仇恨的種子,這也是馮玉祥的西北軍最後失敗,退出曆史舞台的一個重要原因。

1925年,石友三升任軍長率部駐防標頭,他把父親接來奉養。有一天,一個哨兵玩槍走火打傷一個老百姓,石父非常生氣,要石友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