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服一個人的最佳方式:棄貓效應
01
得不到的就更加愛,太容易來的就不理睬。
蔡健雅的一首《越來越不懂》,讓人重新審視身邊那些若即若離的關系。
感情裡面,一旦太容易得到,則不會讓人珍惜,太過于執着,也容易失去。
如何能夠做到既愛又能感受到被愛,“棄貓效應”或許是一個好的選擇。
“棄貓效應”講的是一隻小貓在經過一次被抛棄的時候,回到家後往往會表現得比之前更溫順乖巧。
男人也是如此,當你給他的是溫柔鄉,他便容易陶醉,最後便失了分寸。
當你冷卻他一段時間,他反而會說你的好,這就是人的複雜心理。
“棄貓效應”從本質上就是一種欲擒故縱,把握好度往往能征服一個人。
就像一句話說的那樣:“作是女人的權利,可一旦作地無理取鬧,那便失了風趣也失了風度。”
是以說“棄貓效應”一旦運用在感情裡,用的好的話,是感情緻勝的底牌,用的不好,也有可能是感情破敗的添油加醋劑。
聰明的女人,往往能很好地把握這個度,做到遊刃有餘而又讓對方順從貼心。
02
學會讓對方冷卻,知道你的重要性
在豆瓣上看到過這麼一個說法,說是在感情裡是有正負極的,一方強硬就得另一方示弱,細細想來确實如此。
在感情裡,很難存在平衡的愛,要不然怎麼會出現誰先表的白,誰先求得婚的問題呢?
是以在一段關系裡,懂得适當示弱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要懂得讓對方知道他離不開你,也就是你的重要性展現在哪裡。
在電影《愛情呼叫轉移》裡,男主人公徐朗和妻子已經結婚七年了,走到了人生的七年之癢的關口。
這一天是他和妻子的周年紀念日,他看到眼前一成不變的日子。
同樣的紫色毛衣,同樣的炸醬面,甚至是七年來不變的關心話語。
這些都讓他覺得有點乏味,是以提出了分手。
命運好像給了他重新來過的機會,他遇見了天使,天使給了他十次和不同的女人相戀的機會。
這些女人中,有強勢而又控制欲極強的進階白領。
也有特别聽話,唯命是從的職場小白,更有心猿意馬,分手還聯系前任的無業女性。
最後,他也是厭倦了這樣的機會。
在用完九次機會之後,他對天使說,希望能夠賜給他一個溫柔體貼,能夠平靜地安度一生的女子。
這時候他的面前出現了他的妻子,他所遇見的皆沒有他的妻子好。
或許正應了那句話“過盡千帆皆不是”,對你最重要的人,永遠都是身邊人。
一次一次的追尋,其實就是冷卻的過程,他說你的好,最後還是會回到你身邊。
03
可以對一個人好,但一定要有前提
有人說:“愛一個人就要愛他的全部,同樣愛一個人就要無條件對他好。”
這很顯然,走進了愛情的誤區。
人們都覺得婚姻其實是定期存款,你存多少到後面就能收獲多少,還能收獲一些利益,她們把利益視為對方對自己愛的回報。
事實偏不如人所願,更多時候婚姻就像股市,可能盆滿缽滿,也可能一無所得。
是以,那些在愛情裡賭赢的人,無非都學會了如何有條件地去愛一個人。
就像《十五年等待候鳥》裡面的黎璃一樣,默默地愛着裴尚軒十五年,期間至始至終都沒有表白,就這樣默默地對他好。
或許是太好的愛便沒有人在乎,裴尚軒始終把對她的感覺歸結為朋友之上戀人未滿的高度。
這段感情就像等待候鳥一樣,一直被抛棄,也一直在等待。
隻不過時間這條線放得太長,再加上自己無條件的對别人好,最終還是失去了這份感情。
愛情要有條件,否則就變成了倒貼。大家心裡都明白,自己要來的糖都不甜,就是這個道理。
04
征服一個人的方式:棄貓效應
征服一個人的最好的方式,就是棄貓效應。
你可以離開一段時間,讓自己心靈放個假,也可以好好地在這段感情裡總結一下。
至于為什麼要分開,那就要看對方對你的感情到底有多深。
那些感情不深的人,想盡辦法都要離開,那些動了真情的人,無論你怎麼推,他都會回來。
就像《仙劍奇俠傳》裡面的雪見和景天一樣。
當雪見投入雲霆懷抱的時候,盡管景天再怎麼不着調,他還是一如既往地去追尋她,最後也是有情人終成眷屬。
感情之事,莫過于此一個人願打一個人願挨,是以說棄貓效應拿捏得當,真的是感情裡面的防腐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