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F35C撞甲闆墜海,給我們的啟示

作者:歸來仍少年212
F35C撞甲闆墜海,給我們的啟示

近期,一段米軍F35C隐形戰鬥機在航母降落時撞甲闆墜海的視訊在社交平台上釋出後,引發廣泛關注。日前,米國海軍證明該視訊是真實的。這段視訊中記錄的墜機事故發生在1月24号,一架米國海軍F35C戰鬥機降落時撞上卡爾文森号航母甲闆,墜入南海海域,飛行員彈射逃生,七人在事故中受傷。那麼F35系列戰鬥機近期事故頻發,究竟原因何在?米軍打着航行和飛行自由的旗号,頻繁在南海炫耀武力興風作浪,我們又該如何應對?這段未經授權的真實視訊标注拍攝時間是1月24日16:31。視訊顯示,當時F35C戰機準備在卡爾文森号航母甲闆着陸,以異乎尋常的速度快速下降。突然有着陸信号官叫喊聲傳出,要求飛行員立即中止着陸并複飛,然而為時已晚。僅僅三秒後,戰機後半部重重地撞上甲闆,主起落架被摧毀,随後戰機側滑。被火焰吞沒,從跑道上墜入海中,這架F35C墜海讓F35戰鬥機家族在短短幾個月内激起了所有型号的實時記錄。2021年11月,赢國海軍一架F35A發生機腹着陸的罕見事故,作為五代機中的佼佼者,F35系列戰機為何頻繁發生墜機事故?

還原真相

這裡有一個大背景是,我們看卡爾文森航母,它是到南海來秀肌肉的,對誰秀肌肉,對中國人秀肌肉,但這次秀肌肉秀的非常不成功,就試一下,F35落水墜毀,米國航母還是非常幸運的,旁邊停了一系列的艦載機,他沒有撞上去,如果撞上去,那要引起大火,爆炸,整個航母都有可能炸毀的。是以說呢,這對米國來說呢,不幸中的萬幸[流淚],草草收場。趕緊回去了,但是,是不是沒有多大問題呢?美國太急于追求先進了,他這個F35,可以說是隐形戰鬥機中很先進的,但是呢,并不适合于艦載。專家們分析,就F35的起航架和尾鈎之間距離太近,距離隻有2.2米。這是什麼概念?就是飛機着艦瞬間,必須趕快抓住鋼索,抓不住鋼索,帶來很大的危險。

F35C撞甲闆墜海,給我們的啟示

裝備的F18,它的起航架和尾鈎之間的距離是5.5米,都以每小時200公裡的速度着艦,那麼在這個速度之下,後起航架與尾鈎之間距離越大,他就越安全。F35隻有2.2米,飛行員需要将着艦精度控制在0.036秒之内,太困難了[流淚]。是以米國海軍有句話,要麼成功,要麼沉海,那麼這回就沉海了。而且,F35它本身有個問題,叫液态發動機,液态發動機,它在這個尾鈎區域,它沒法随意的移動,調整不了,内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F35這個戰鬥機上線是不是合适,這是非常大的疑問。現在米軍打撈墜海F35C艦載機的工作已經啟動。報道援引米方分析人士的話稱,打撈這架飛機可能是一項極其複雜的行動,絕不能讓中方搶在米方之前回收這架戰機。對于米方的惡意揣測,Z方回應稱,我們對他們的飛機沒有興趣,奉勸有關國家多做有利于地區和平穩定的事,而不是動辄在本地區炫耀武力。

F35C撞甲闆墜海,給我們的啟示

不能便宜他

其實我們的遠洋測控船隊,哪次出航沒有米軍居心叵測的跟随,我們的海軍穿越第一島鍊訓練,又有哪次少了米日的監視圍堵?是以這次絕不能讓米國人高枕無憂,輕松愉快的把飛機撈走。其實我們沒有必要給他這麼客氣,因為他已經到你的主權範圍之内,雖然不是我們臨海,雖然也是國際水域,但是離我們的專屬經濟區,離我們臨海都比較近,而且對方就是來挑釁的,就是來示威的,就來秀肌肉的,現在出了問題了,它顯示一個什麼呢?就能力問題,你在我的安全範圍,你對我示威,你出了這個事情。那我為什麼不能夠在旁邊觀看呢?這是我們的一個基本點,而不是說我可以放手的。讓米國人在我家門口來回示威,沉到水底,我瞪着眼兒看他撈走,揚長而去。我覺得這是不應該的。我們也想講究君子之道,既然表示不會打撈米軍F35C肯定言出必行,但如果派海洋監測船去監測美軍有沒有給南海環境造成影響,給米軍留個教訓,這個未嘗不可。那當然了,包括污染監測,你對海底水生物的影響都要去看,人家都上門來了,就我們家門口出了事兒了,我們其實也不應該讓對方狼狽萬狀的撥馬便走,不應該給他這麼便宜。

成立指揮部也解決不了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F35C裝甲闆事故發生後,當地時間2月5号上午,米國海軍安全中心正式被提升為海軍安全指揮部,該指揮部未來将向米國海軍高層和艦隊指揮官提供标準化的風險評估,以及改變米國海軍的運作、安全風險管理等問題,并解決當下米國海軍内部水兵之間素質差距的問題。美國成立了這個新部門後,能從根本上扭轉目前事故頻發的局面嗎?成立這個安全管理指揮部,因為他這個近期問題太多了,2016年17年,18年的驅逐艦相撞的事故,2021的潛艇在海底撞擊事故,然後這回F35墜海事故,他的水面艦艇、潛艇、艦載機是海上力量構成的基本成分,你看水面的,水下的和空中的都出過事故兒,都出過嚴重的重大事故,這個米國人很着急了,然後成立了安全管理指揮部,要把海軍的事故,統籌起來安排這個指揮部呢,可能對米國海軍,他各軍種之間提升安全名額,可能有所幫助,但是無法做出根本性的改善,我們講為什麼無法做出根本性的改善呢?你這安全管理指揮部,你能管理得了帝國的野心嗎?為什麼頻繁出事故?它大背景是什麼?是在西太平洋這一帶不如使用連續超額之外所引發的問題。就是上線就展示肌肉,然後呢,地形也并非非常熟悉,就在這兒到處遊移,然後海底裝機,然後疲于奔命的伯克級驅逐艦的連續值班,最後高度疲勞情況下,與商船相撞等等。連續發生這樣事情。僅僅從技術層面分析,他不是技術問題。這些事物的背後核心是什麼呢?是米國帝國的野心,以他能力與野心之間的差距所帶來的風險,野心很大,現在的力量品質不足的話,它所産生的風險所這就不是技術問題了,這是政治問題,這種政治沿線給米國海軍帶來的威脅是他這個海軍什麼安全管理指揮部,他的職責無法企及的,他治不了這個東西。

啟示:水下反潛意識要加強

2022年新年伊始,米軍在印太地區的活動頻次和力量強度再次加碼,僅一月中旬,米軍三個航母打擊群中的兩個和内華達号核動力潛艇集結在從橫須賀、台灣海峽、關島到東南亞等覆寫第一、第二島鍊的廣闊區域。正所謂多行不義必自斃,伴随着密集的軍事行動,米軍也引發事故連連。那麼無論是米軍的相關軍事部署,還是頻發的事故,帶給我們什麼啟示?整個事物都是兩方面的,你看為什麼米國的飛機啊,艦載機啊,航母潛艇頻繁在南海活動,我覺得它相應的證明了一點,我們在南海行動的有效性。我們不管是南海的島礁建設也好,南海的軍事部署也好,我們南海形成有效性,你從米國人不管是派航母來,派潛艇來派這個驅逐艦來,你從他着急的程度,你可以從另外面反正一下呢,就是我們在南海的這種成功,我們在南海的整個的這種管控的成功,當然米國人他給我們也間接提示了,我們還要繼續加強,主要就是一個水下。水下反潛這個意識必須得加強,保衛我們南海的海底安全,另外就是空中對這個艦載機的這些遏制,這是我們未來一個問題,就是南海我們的水面已經做了,可以了,就水下、空中兩個未來必須加強的地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