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過年的,買點固收+吧

作者:老豆說

看到話題君出了個測評12隻固收+産品的征文活動,恰巧我又剛好新買了其中的一隻(易方達穩健收益債券)。坦率地說我在固收類基金上的研究很薄弱,自己也想借着正好持有該産品,疊加這次征文的機會稍微深入地學習下,權當是一個開端吧。

至于為什麼要買這個産品?這還得從年前寫的 ☞ 《格局太小的我終究沒能成為招行的金葵花》說起。那篇文章裡我有提到:元旦前止盈了一部分權益類基金的倉位,手裡多了50多萬的現金不知道買啥,想着存餘額寶肯定不合适,那就順帶辦個招行的金葵花體驗下。雖然文中我是認可泥沼老哥的人間清醒,但好奇心還是驅使我最終辦了金葵花卡。年前辦完了金葵花,随即在招行買了幾隻基金産品,其中就有易方達穩健收益債券。

50萬放招行買了哪些産品?

如果隻是來看易方達穩健收益這隻産品的測評,那麼這大段可以跳過!

我對這50萬的定位是:收益超過銀行理财就算及格,回撤控制和流動性一定要好。因為如果2022年後面有什麼好的機會,我還是需要能較快地轉出,去買權益類基金或個股的。

這裡就有小夥伴要問了:那你為什麼不直接在招行裡面買權益類基金呢?因為招行隻有指數基金和債券基金的申購費是打1折的(個别特殊的産品除外),主動基金幾乎都是原價申購(這裡插一句,别看螞蟻和東财的基金代銷規模直逼招行,但你要知道招行代銷的很多産品都是不打折的,這背後的利潤可是天壤之别啊)!那這樣我們可選的範圍就比較明确了:

a、5萬招行的特色産品朝朝寶,可惜單人限額僅5萬,那不管了,反正買滿就行。該産品優點就是餘額寶的平替産品,且收益遠超餘額寶(朝朝寶近期年化可達2.8%~3%),非交日易也可友善迅捷地提取。

b、25萬我選擇招行在“基金”闆塊的“固收專區”推薦的天弘增利短債C,該主要優點是申購免費、7日後贖回免費,成立以來最大回撤僅0.25%(2020年3月27日至今),近一年收益3.77%(截至2022年2月8日,下文若無特殊說明接以此為準)。買這個短債基金的主要的考慮還是在低回撤、較高的流動性上。

c、10萬的興全穩态債券A,這隻依然是純債基金,主要是放寬了免贖回費的期限、回撤的控制等數值,但曆史上也獲得了更好的收益率(近一年收益5.63%)。

d、最後是景順長城景頤雙利A和易方達穩健收益A每隻各5萬,這兩隻産品則搭配了一定的權益産品,我認為是比較正宗的固收+ 基金。其實景順長城這隻含股票17.08%、易方達這隻含11.69%(資料為2021年四季度報)。我個人認為權益資産如果超過20%,那就不能再以固收的名義宣傳了,因為無論你有多麼高超的控回撤水準,你的倉位比例就注定了這類産品波動會遠超普通基民所了解的固收類波動,是極不負責任的産品描述。

這兩隻固收+産品,再包括上面的興全穩态,我都是借助于自己買的幾隻基金投顧産品快速篩選出來的,主要還是自己對固收類産品不熟且決策時間較短(我當時花了1小時就匆忙的定下了這50萬該投哪些産品)。

當時把自己持有投顧産品内的債券基金都列在表格裡,然後把被多家機構選中的債券基金單獨拎出來,再把他們的基礎資料拉取後,按着我上面對回撤、收益、流動性的要求初略的篩選得到的。當然這樣倉促之下的篩選還是有些不足的,這個後面具體測評的時候也會講到。

對易方達穩健收益債券的一些資訊整理

前面也說過了,我對固收類産品的認知還是比較薄弱的,是以這篇也不能算是什麼嚴謹的測評文章。本文不會推薦任何基金,隻是客觀地把我看到該産品的一些資訊彙總分享出來(資料主要來源是2021年半年報、四季報),但願能給大家帶去一些幫助,也歡迎大家多多交流與指正。

1、基金名字的變遷。

這隻基金是2005年9月19日就成立的“古董級”基,但之前叫“易方達月月收益中短期債券投資基金”,在2007年12月21日的持有人大會審議通過後才轉型為現在的“易方達穩健收益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需要說明的是當時隻設立的A、B類,C類是在2019年10月23日設立的。

2、ABC類的費率問題。

a、0申購費、綜合年費1.1%、30天免贖回費;

b、申購費0.08%(一折)、綜合年費0.8%、30天免贖回費;

c、0申購費、綜合年費1.08%、365天免贖回費;

這隻基金比較特殊,A類居然是免申購費的,而且有了這樣的A類後在2019年又新增了個C類,對比之後這C類是相當雞肋呀,可能管道也覺得比較雞肋,支付寶和天天基金上都顯示“暫不銷售”。

而且對比A、B份額的費率後,我實在不了解為什麼基金投顧産品要選A類?(易方達投顧的“進取投資政策“和“平衡增長政策”裡均含有A類 )我們算一下就知道買入後持有超過3個月基本上就是B類更具優勢了,難道是因為自家投顧買自家基金産品都不敢持有超過一個季度?!

有人說你怎麼那麼在意這點費率?大哥你有所不知,這可是固收類産品,費率上省下的可都是到淨值裡的呀。以2021年半年報為例,6個月B類就比A類多了0.16%的收益(詳見下圖),而且我們可以從半年報“6.4.11 利潤配置設定情況” 看到,B類比A類每10份多發0.02的現金分紅。

大過年的,買點固收+吧

另外一個佐證就是基金持有人結構(詳見下圖),可以看出聰明的機構自己買的時候大多選擇了更劃算的B類(tips:投顧産品不歸類到機構份額,可以簡單把基金投顧産品了解為一個子通道),而幫客戶買投顧産品時卻選擇了費率更高的A類,這是為什麼?!

這篇雖然是測評固收+ 産品,但過程中不小心發現了基金投顧的一個小疑惑,我相信這應該不是個例。我打心底裡還是很希望基金投顧這個新事物能發展好的,如果還是換湯不換藥的賣基金,那麼多少有點遺憾。

大過年的,買點固收+吧

3、業績基準的變更。

我們在半年報中可以看到該産品的業績基準是“中債新綜合财富指數收益率* 90% + 滬深 300 指數收益率 *10%”,同時我們看到在2020年7月9日前的業績基準是“中債總指數(全價)”。不得不說這隻基金的曆史業績走勢曲線(詳見下圖)真是非常的好看,屬于買了能安心睡覺的那類。

對于業績基準的變更,官方給出的解釋是:“本基金是債券型基金,投資于債券等固定收益品種不低于基金資産的80%,投資于股票等權益類品種不高于基金資産的20%。在業績比較基準中增加股票部分的基準,能夠更加真實、客觀地反映本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征;而将債券部分的基準由反映利率債走勢的中債總指數修改為反映境内債券市場走勢的中債新綜合指數,更貼近本基金的投資範圍與投資政策,并可提高基金業績表現與業績比較基準的可比性。基金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在變更前後期間分别根據相應的名額計算。”

大過年的,買點固收+吧

4、基金經理相關。

本基金的基金經理是胡劍,頭銜是易方達副總經理級進階管理人員、固定收益投資業務總部總經理、固定收益投資決策委員會委員。順帶說下,易方達另一位固收頂流張清華的頭銜是易方達副總經理級進階管理人員、多資産投資業務總部總經理、固定收益投資決策委員會委員,本次測評清單的另一個産品易方達裕豐回報的基金經理之一就是張清華。

另外易方達穩健收益債券基金的不同是基金經理助理有一堆:紀玲雲(固定收益分類資産研究管理部負責人)、李一碩(固定收益特定政策投資部負責人)、胡文伯、劉柱。而且讓我稍感意外的是本基金的基金經理無本産品持倉。結合這兩點,胡劍作為副總,在管資産超一千兩百億,自己的代表作都沒有持倉,且配置了4位基金經理助理,我不禁有個疑惑:他會不會隻是挂個名?

大過年的,買點固收+吧

5、規模變化及曆史業績。

雖然現在易方達穩健收益已經超700億規模(下圖隻展示了B類的規模),但主要增長也是在2021年的三季度才開始,是以2021下半年熱度不斷的固收+不是沒有道理,居民财富從銀行理财往優質固收+産品遷移是真實的。而且從風險收益名額與階段漲跌幅看,易方達穩健收益确實是一隻非常優秀的産品。

大過年的,買點固收+吧
大過年的,買點固收+吧
大過年的,買點固收+吧

聊聊我是怎麼看待固收+ 的?

1、固收+的根基要落在“固收”兩字上,别給我整什麼權益-,我真要大比例的權益我自己會去買股票型基金或者直接買個股的。因為買固收+ 的大部分人就是銀行理财的替代,他們的風險承受能力往往較低,持有人需要穩穩的收益,哪怕少賺一點也是可以的。

2、回撤控制的高要求和業績回報的穩定性。這兩個要求就間接地強調了權益倉位不能過高,雖然底線是20%的權益倉位,但我認為要想盡量保障以季度為機關的連續正收益,那麼權益倉位在10%附近更佳,即便少一點收益也是可以接受的。

3、要做真正的固收+,而非打新基金。雖然小規模的基金可以有較實惠的打新收益,但随着打新成本效益的減弱,特别是基金規模增大後的攤薄,隻有真正在權益部分給固收做加法才是王道。

4、要想較好地做到上面三點,那麼權益的選擇就很考驗基金管理人,通常需要盡量選擇低估值、低波動、高股息的個股,如果個股之間能較好的做到風險對沖那是更佳,可轉債的選擇亦如此。

5、提醒下大家,去年固收+基金整體業績還不錯,除了同行的襯托(股票類基金大多比較慘淡),還有就是趕上了可轉債的大行情,去年可轉債市場從年初的大面積破百到年底找不到百元以下的産品。這兩個因素都是不可持續的,特别是第二個,是以從銀行理财搬遷過來的朋友們要有一定的心理準備,不能總用去年的業績标準來衡量今年的走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