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民的文藝|張桂光:博采衆長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編者按:人民是文藝之母。源于人民、為了人民、屬于人民,是社會主義文藝的根本立場,也是社會主義文藝繁榮發展的動力所在。文藝工作者肩負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偉大使命,是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中堅力量。一直以來,廣東堅定推進文化強省建設,南方網文化頻道推出“人民的文藝”系列報道,邀請廣東省各領域的文藝工作者接受采訪,談談他們對于文化強省建設,對于文化自信,對于文化傳承與創新的感想。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嶺南獨特的氣候條件滋養着生長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嶺南書壇也以其“重人品、重學問”的傳統、“潇灑靈動、清秀雅麗”的風格特點回饋着這片土地,嶺南大地湧現衆多知名的書法家及其作品。南方網記者專訪了廣東省書法家協會主席張桂光。

搭建平台 促進書法愛好者學習交流

近年來,廣東省書法家協會(簡稱“省書協”)定期舉辦“廣東省‘南雅獎’書法篆刻展”“‘大瀝杯’廣東省中青年書法篆刻作品展”“廣東省書法家協會新人新作書法展”等固有品牌展覽。

人民的文藝|張桂光:博采衆長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奮鬥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廣東書法大展”在廣州開幕。

此外,省書協緊跟時代主題,承辦協辦了“奮鬥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廣東書法大展”“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廣東書法大展”“全國第十一屆書法篆刻作品展”“全國書法臨帖展”等展覽;挖掘基層書法人才,舉辦“首屆廣東省農民書法篆刻作品展”,極大地調動起農民藝術家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提升農民朋友們的榮譽感、幸福感、獲得感。

人民的文藝|張桂光:博采衆長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首屆廣東省農民書法篆刻作品展”在汕頭開幕。

通過舉辦這些展覽,為老、中、青書法家和書法愛好者搭建交流平台,不斷培育書壇新人,擴大平台影響,推動廣東省書法事業繁榮發展。

崇德尚藝 培育正确的審美取向

張桂光早年師從嶺南名宿朱庸齋、李曲齋先生學習詩詞、書法,後考入中山大學古文字專業,師從容庚、商承祚先生學習甲骨金文,國學修養深厚,碑帖相容。

人民的文藝|張桂光:博采衆長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張桂光書法作品。

“廣東書壇的傳承有個比較大的優勢,在文字書法學問這方面,我的老師容庚、商承祚他們都是具有國際影響的大家。我們很高興看到我們的下一輩,比如中大70後的博導陳斯鵬、80後的博導田炜,他們都是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不單在古文字方面學問做得好,很有影響,而且他們書法篆刻也都很好,都是西泠印社社友,是以這種書法傳承的脈絡是很清晰的。”張桂光介紹。

人民的文藝|張桂光:博采衆長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張桂光在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上的重要講話時提到,中國書法是國粹,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瑰寶,最能反映中華民族的精神和風骨,要引領青年一代書法愛好者把崇德尚藝作為人生的目标,培育正确的審美取向,守正創新,尊崇經典,不跟時風,自覺抵制“怪書”“醜書”。

博覽百家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在談到書法創新方面,張桂光表示,大多數人練習書法是為了提高素養,所謂的“新”,其實是在學習過程中先專精一體,後博覽百家,最後自成一體。

人民的文藝|張桂光:博采衆長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廣東萬名書法家送“福”進萬家公益惠民活動。南方日報記者李細華 攝

“博覽百家的過程就是不斷吸收新的東西,把自己原來不足的東西完善一下,最後自成一體。是以說創新就是走傳統的路,在前人的基礎上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不要另起爐竈,創新是水到渠成的事。”張桂光說。

接下來,省書協将立足地方特色,傳承嶺南書風藝術,堅定本土文化自信,深耕嶺南文化富礦,以精品力作打造嶺南書法新高地,為廣東繼續走在全國前列、再創新的輝煌作出書法界的貢獻。

策劃:王萍

記者:郭昊奇

攝制:張琪達

海報:武君麗

部分圖檔來源為省書協微信公衆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