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重振産業雄風 再創城市輝煌:溧陽市、天甯區、鐘樓區、常州經開區

作者:常州網

溧陽市:文旅融合鞏固突破

常報全媒體訊(郏燕波 沈亞萍 鄒迪) 貫徹落實全市産業發展大會精神,溧陽市8日召開“文旅融合鞏固突破年”動員大會,以文旅融合的鞏固突破開辟綠色現代化新境界。

重振産業雄風 再創城市輝煌:溧陽市、天甯區、鐘樓區、常州經開區

“有志氣創新、有底氣突破、有勇氣鬥争”的持續奮鬥,是溧陽旅遊發展中凝聚的智慧與經驗。旅遊開發30年來,溧陽經濟總量增長超100倍,财政收入增長超110倍,居民儲蓄存款增長200多倍,躍居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第25位。

重振産業雄風 再創城市輝煌:溧陽市、天甯區、鐘樓區、常州經開區

赓續生态創新之路,促進城鄉融合發展,推動群衆共同富裕。溧陽明确提出,要建設長三角生态創新示範城市,為蘇南現代化建設先行示範區提供綠色崛起的縣域樣闆,讓老百姓在綠色現代化中更多看到變化、得到實惠、感到自豪。

重振産業雄風 再創城市輝煌:溧陽市、天甯區、鐘樓區、常州經開區

今年,溧陽将持續推進新時代“人才強市”戰略,強化産業引才、平台聚才、事業留才,做好人才較高價的電梯大廈、醫療教育、“溧陽人才卡”等配套服務。着力創優營商環境,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壯大實體經濟。瞄準“智改數轉”主方向,搶占綠色低碳産業新賽道,聚焦打造“2+2+X”先進制造産業叢集,特别要圍繞動力電池、高端不鏽鋼、新型紡織、智能電網等産業叢集,大力掀起“鍊主”招商熱潮。

天甯區:提升産業鍊韌性和核心競争力

常報全媒體訊(羅翔 董逸) 8日上午,天甯區召開“新春第一會”,要求圍繞産業強區,擴規模、延鍊條、增效益,不斷提升産業鍊韌性和核心競争力,加快建設“長三角三新經濟高地”。

今年,天甯将鼓勵引導裝備制造、紡織服裝、生物醫藥、新一代資訊技術、新材料五大主導産業高端化發展、差異化競争,鞏固金融商務、健康養老、文旅休閑等産業先發優勢,發展創新型、服務型、總部型、開放型、流量型等“五型”經濟,提檔現代服務業。

同時,更大力度推動土地、資金、技術等生産要素向優質項目傾斜。加快企業“上雲用數賦智”步伐,規劃啟動常州數字經濟集聚區一期建設,布局雲計算、人工智能、北鬥導航等前沿産業,加快發展工業設計、新型顯示、封裝測試等高端産業,鼓勵龍頭企業、大型平台輸出服務,形成具有區域競争力的數字産業叢集。

“才富天甯”計劃更新版同時實施,推動産業勞工隊伍建設改革向縱深發展。全區各級将當好服務企業的“店小二”,建立“首違不罰”“容錯糾錯”等機制,“一企一策”支援企業突破關鍵技術、研發拳頭産品,打造10家以上具有産業鍊條整合力、産業生态主導力的頭部企業。

鐘樓區:高起點建設四大功能區

常報全媒體訊(王淑君 薛暮嵘) 8日上午,鐘樓區迎來新春“第一會”,全面對接“532”發展戰略,強産業、抓項目,高起點建設四大功能區,推動長三角一流現代化城區建設堅實起步。

新的一年,鐘樓區将着力打造老城複興樣闆區、數字經濟先導區、“兩湖”創新先行區、鄉村振興實驗區,把最好的資源要素配置到最需要的領域、最有前景的産業、最有效率的企業,持之以恒優化營商環境。

圍繞數字經濟先導區建設,鐘樓将加快完善數字産業發展機制和生态,高站位部署建設常州數字經濟産業園,打造全市數字經濟的核心承載和産業地标;通過閑置土地建立一批、低效用地改造一批、退二優二提升一批,實作智造載體的“零地增長”和發展動能的有機轉換;積極推進運河兩岸環境建設和工業遺存改造,引進實施一批現代城市産業項目。

“兩湖”創新先行區建設中,鐘樓将加快實施南環線等重要道路及東方大道、騰達路等關鍵通道建設,強化區位質變之勢;利用既有生态資源,在騰龍路西側打造形态高端、業态高新的敞開式科技生态園區,建設功能完善的工業鄰裡中心,全力引進高品質産業項目。

常州經開區:建設工業智造強區

常報全媒體訊(劉懿) 貫徹落實全市産業發展大會精神,常州經開區9日發出“動員令”,全力推進五大攻堅,推動産業大發展,為早日創成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勇當全市現代化建設先行軍積蓄強大動能。

重振産業雄風 再創城市輝煌:溧陽市、天甯區、鐘樓區、常州經開區

常州經開區黨工委書記顧偉國表示,今年是經開區“勇當先行突破年”,圍繞産業發展,将重點從産業轉型更新、工業園區更新、産業科技創新、項目招引建設、深化改革開放五個方面發起攻堅、奮力突破。

重振産業雄風 再創城市輝煌:溧陽市、天甯區、鐘樓區、常州經開區

在産業發展規劃和特色産業培育方面,經開區力争用3年時間壯大育強800億元先進交通裝備産業叢集、800億元功能新材料産業叢集、400億元綠色家居産業叢集和300億元智能電機産業叢集。以“智改數轉”賦能轉型,確定3年内實施重點技改項目不少于200個,技改投資增速保持在20%以上,培育100家星級上雲企業。

加快園區建設進度,積極争取鎮村工業集中區更新改造省級試點,確定3年整治提升低效工業園5000畝以上。突出“一園一特色”,聚力打造光電材料産業園、智能電機産業園、綠色塗料集聚區和智能網聯汽車裝備、生物醫療器械等一批高品質、高能級的主題園區,讓園區成為“專精特新”企業、科技型企業和“小升規”企業的搖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