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解放軍”一詞在台灣引起熱議,反映出台灣人心理有什麼新變化?

作者:東方點兵

2020年底,台灣僞“法務部調查局”的十餘名官員幹部,在一次私人聚會時讨論起“萬一解放軍武統台灣該怎麼辦”的問題,結果當時在座的一名進階官員直言不諱:“當然是直接投降啊”。

這樣的言論随即被與會同僚舉報,并遭到了台灣相關部門的調查,但最後這名官員否認他說過“投降的話”。

不過該新聞一出,随即引發台灣島内軒然大波,一時間輿論嘩然。搞出這樣大的動靜并不令人意外,畢竟台灣的所謂法務部調查局,前身就是臭名昭著的“中統”特務組織,該機構現在的職責是進行反間諜、重大刑事案件調查等,類似于美國的FBI。

“解放軍”一詞在台灣引起熱議,反映出台灣人心理有什麼新變化?

(台灣僞法務部調查局特警隊)

這樣一個帶有情報組織性質的執法部門,其官員居然已經在考慮如何向解放軍投降,可見島内掌握真實資訊的社會精英、政界高層們對于兩岸實力對比的認知到底是怎樣了。

台灣群眾在這條下方的評論區中也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有人調侃“正确的答案是,帶上掃帚迎戰到底”,有人直言不諱說:“這才是大部分人的心聲”,但也有也有一些深受台獨勢力思想毒害的人表示:“應該将此人法辦”。

這樣的輿論事件,展現了台灣群眾怎樣的思想變化呢?他們又是怎麼看待解放軍的呢?

“解放軍”一詞在台灣引起熱議,反映出台灣人心理有什麼新變化?

(F-16輕型戰鬥機)

在上世紀末,台灣的群眾曾經非常“自信”。當時台灣地區僞政權借助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勢力的援助,獲得了大量先進武器裝置.

比如從1992年台灣地區購買美國的F-16戰鬥機一事,就可以見微知著。

衆所周知,F-16經過了兩次重大改進,形成了六個主要型号,分别是前幾個批次生産的F-16A/B,從第25批次開始到第52批次生産的F-16C/D,和更之後批次的F-16E/F。

這些型号的F-16中,帶字母A、C、E的是單座空優型号,帶字母B、D、F的是雙座的戰鬥轟炸機或教練機,但相鄰的兩個字母比如“A/B”,其配置是基本一樣的。

最初的F-16A/B是隻能挂載紅外制導的近距離空對空飛彈的版本,其裝備的AN/APG-66雷達性能也比較落後,是以隻能進行視距内格鬥。第一次改進後的F-16C/D則增加了超視距戰鬥的能力,不僅雷達換為了更先進的AN/APG-68,可用的武器也新增了雷達制導的AIM-120中距飛彈,發動機也從A/B版本的F-100改進為了F-110,機動性能更加優秀。E/F的版本則削弱了機動能力,增加了電子戰裝置。

“解放軍”一詞在台灣引起熱議,反映出台灣人心理有什麼新變化?

(台軍F-16事故現場)

大陸台灣地區政權當時購買的是第20批次,這個批次十分特殊,是美國專門為台灣生産的,這個批次打着A/B型号的名頭,但實際上已經能夠發射中距空空飛彈,進行超視距戰鬥了,是美國給自己C/D型号進行實驗的小白鼠。

在當時的環境下,台灣獲得的這批戰機不可謂不先進,一次一百多架的購買量也相當龐大,足以組建一支空中力量。

與之對比,大陸當時經曆了多年的國際封鎖,國内也沒有研制先進戰鬥機的經驗,是以空軍的主力還是相對較為落後的殲-8戰鬥機,骨幹則是更加老舊的殲-7,整個空軍上下最新銳的部隊就是兩個裝備了從俄羅斯進口的蘇-27SK的航空兵團,隻有數十架戰機,相比美軍甚至對岸都有一定劣勢。

“解放軍”一詞在台灣引起熱議,反映出台灣人心理有什麼新變化?

(台海危機期間的渡海登陸演習)

不過我軍即使是在如此困難的情況下也沒有氣餒,依然在台海危機爆發時,做出了依靠近程彈道飛彈的壓制效果,組織所有先進戰鬥機掩護優勢的陸軍登陸兵力,進行收複台灣作戰的方案。

在這個階段,台灣當局無論是藍是綠,都普遍認為可以用軍事力量維持現狀,唯一的差別隻不過是藍營提出了所謂的“一中各表”,而綠營則是害怕其台獨分裂行徑會導緻大陸的武力統一打擊,抱着不切實際的希望打算繼續蟄伏等待機會。

在台灣地區兩黨或“名統實獨”或“明目張膽台獨”的情況下,輿論自然不會說大陸什麼好話,受到蠱惑的群眾,也覺得兩岸統一會對台灣利益造成損害,但實際上是這樣麼?

“解放軍”一詞在台灣引起熱議,反映出台灣人心理有什麼新變化?

(1999澳門回歸)

以澳門為例,自1999年回歸開始,澳門GDP從最初的65億美元增長到現在的600多億美元,20年間增長了約十倍,比澳門在葡萄牙治理期間的年均經濟增速提高了近一倍,這一切都得益于澳門回歸後與大陸展開的密切經濟交流。

可見,隻要台灣寶島回歸後,群眾熱愛祖國,支援祖國,就能獲得更好的發展前景。

但台灣地區政權的兩個政黨,卻各自因為不同的動機,以各種謊言哄騙群眾,并且兩黨都希望能從美國那裡獲得軍事支援,來對抗統一事業,不過現實不會遂了他們的意。

“解放軍”一詞在台灣引起熱議,反映出台灣人心理有什麼新變化?

(殲-10A戰鬥機)

在進入21世紀後,大陸經濟得到了進一步發展,軍事實力也随之大大的提升。

大陸先是在1999年自主研發了與F-16同為第三代戰鬥機的殲-10戰鬥機,并在2002年開始批量生産服役,還陸續對其進行了改進,研發了技術水準能夠對标F-16C/D的殲-10B,和達到了F-16E/F水準的殲-10C戰鬥機,殲-10的B/C改進型,如今也成為了大陸空軍的主力之一,裝備數量超過百架。

而台灣地區的空中力量,卻仍然以90年代進口的那批老舊的F -16-BLOCK20為主,并搭配有一些更落後的幻影-2000和其自研的IDF“經國”戰鬥機,就算與我軍同代的殲-10系列比較,也顯得非常落後。

“解放軍”一詞在台灣引起熱議,反映出台灣人心理有什麼新變化?

(IDF戰鬥機)

不過,台灣地區軍事力量仍然冥頑不靈地試圖對抗曆史大勢,在2019年向美國訂購了一筆戰鬥機更新服務,計劃将其機隊中80架落後的F-16A/B,更新為可以與殲-10C對抗的F-16V。

但在原有的飛機上更換零部件、系統進行更新改造,畢竟不是直接造新的戰鬥機,這種模式需要考慮到原有戰機的機體壽命等因素,已經使用了近30年的機體,很可能已經無法繼續高強度使用。

果然,在2022年1月11日,一架更新完的F-16V戰鬥機在訓練時發生故障墜海,造成一名飛行員死亡,據悉該名飛行員是一名隻有60個小時駕駛經驗的新手。

“解放軍”一詞在台灣引起熱議,反映出台灣人心理有什麼新變化?

(F-16V墜海事故畫面)

除了已經在大陸空軍成為主力的第三代、第四代戰鬥機外,大陸也是世界上第二個裝備第五代戰鬥機的國家。

十一年前的2011年1月11日,大陸自主研發的第五代戰鬥機殲-20首次進行試飛測試,在經曆了6年的研發後,終于在2017年正式服役,并迅速形成規模,截止至近日已經裝備了五個大隊左右,總計一百架,進度甚至超過了老牌軍事強國俄羅斯。

除了空軍建設上的成就外,大陸海軍和火箭軍也取得了進一步發展。

大陸海軍在過去十年内,迎來了兩艘航母的相繼入役,并配套建設了包括萬噸級相控陣飛彈驅逐艦和大型綜合補給艦以内的遠洋艦隊,水下力量也形成了包括數十艘正常潛艇和十餘艘核潛艇的強大戰鬥力。

“解放軍”一詞在台灣引起熱議,反映出台灣人心理有什麼新變化?

(中國海軍雙航母戰鬥群)

火箭軍更是有大量先進飛彈開始值班,在戰略打擊能力方面,大陸新入列了東風-41固體燃料洲際彈道飛彈,填補了過去我軍東風-31飛彈隻能打擊美國西海岸而無法覆寫美國全境的空白,進一步穩固了大陸的戰略安全。在戰術打擊能力方面,東風-17高超音速飛彈的入列,讓我軍得以不再擔心防空系統對飛彈的攔截,東風-21D和DF-26等高精度反艦彈道飛彈,更是能在幾千公裡外威懾美軍艦隊,再配套大量低成本的DF-16等近程彈道飛彈和遠端制導火箭炮,大陸火箭軍更是能夠輕松的拆除敵軍大大小小的各類軍事基地。

陸軍也已經完成了機械化建設,并正在向資訊化改革上大步邁進,為此大陸陸軍逐漸取消了師、團一級建制,改為集團軍直接下轄擁有完整防空、工程、後勤、三防能力的合成旅,合成旅再下轄多兵種混編的合成營,扁平化了指揮層級,加強了指揮的精準性,大大提高了大陸陸軍的戰鬥力和快速反應能力。

“解放軍”一詞在台灣引起熱議,反映出台灣人心理有什麼新變化?

(大陸火箭軍)

這樣的軍事實力進步,不僅讓大陸軍隊形成了對台灣地區武裝力量的絕對優勢,甚至讓我軍得以在與美國對抗時控制第一島鍊内的制海、制空權。

在軍事實力對比發生了翻天覆地變化的當下,台灣内部對解放軍以及有可能發生的武統戰争的輿論也發生了變化。

首先,死硬的綠黨團體,為了一己私利不惜搭上全台灣百姓的福祉,仍然在進行反對統一的宣傳。

2021年底,兩名台獨作者甚至出版了一本名為《阿共打來怎麼辦》的書,其在書中聲稱我軍的彈道飛彈打擊、空降部隊斬首行動、航母兩翼夾擊等戰術不會對台灣造成很大影響。

但實際上稍有軍事常識的人就能看出,像這樣的書籍隻不過是在信口開河,其本質仍然是以各種謊言哄騙台灣群眾,試圖騙取群眾支援他們的台獨。

“解放軍”一詞在台灣引起熱議,反映出台灣人心理有什麼新變化?

(陳廷寵上将)

但與之相對的,我們也看到了許多有識之士的發聲,與政客的胡言亂語形成鮮明對比的,反而是來自軍界退役人士的真知灼見。

台灣前陸軍總司令退役的陳廷寵上将,就頻頻對台獨勢力開火,他在所謂的“黃埔軍校複校紀念日”活動中,直言“目前台灣軍隊戰鬥力為零”,并炮轟蔡英文為首的綠黨“甘當美日走狗,喪失作為中國人的尊嚴”。

無獨有偶,台灣前海軍陸戰隊司令季麟連也在電視台的采訪中表示,目前強大美軍唯二兩次戰敗分别是北韓戰争和越南戰争,兩次都是敗在了解放軍的手下,連美軍都打不過解放軍,更何況台軍?

最經常活躍在電視機熒幕前的,是台灣地區退役中将帥華民,他常常在節目中對被台獨勢力蠱惑的人群表達哀其不争的态度,并曾經在一個政論節目中理性的分析了武統戰争的結局,他認為在解放軍強大的海空優勢下,戰争會迅速以解放軍的勝利畫上句号,并反對台灣向美國軍購,他表示這時候向美國購買任何武器都是浪費納稅人的錢财,最後全都要變成解放軍的戰利品。

“解放軍”一詞在台灣引起熱議,反映出台灣人心理有什麼新變化?

但可悲的是,這些台灣島内的反台獨人士經常遭到民進黨的刻意打壓,台灣政府不僅禁止軍隊現役人員和這些退役進階将領接觸,還時常拒絕邀請他們出席各類紀念活動,試圖壓制他們傳播祖國必将統一的事實。

不過台灣群眾也并不是完全任由綠黨擺布的玩偶。

台灣曾經進行過一次關于恢複全民征兵制的民意調查,結果是絕大部分受訪者反對恢複義務兵制度,可見島内群眾到了關鍵問題上,也是不願意充當台獨勢力炮灰的。

“解放軍”一詞在台灣引起熱議,反映出台灣人心理有什麼新變化?

可以見得,大部分台灣群眾,也對兩岸關系和雙方的實力對比有着正常的認知,不管嘴上承認與否,兩岸統一的曆史大勢是無法更改的。

台灣内部對大陸軍隊的認識,從上世紀末期到現在的巨大變更,也側面展現了大陸軍事實力的迅速增長。

但我們也不能滿足于目前取得的成就,我們也要意識到,對手也在發展進步,大陸還需要進一步發展自身的軍事實力,為解決台灣問題創造更為有利的環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