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回顧>
1月4日,某德基與其他品牌關聯,推出的“某盲盒套餐”上市。消費者在某德基旗艦店每購買一份99元家庭桶套餐可獲得盲盒一個。該盲盒系列含6款正常款和1款隐藏款,隐藏款出現的機率為1:72。為了集齊整套盲盒,消費者不僅搶購肯德基套餐,“某德基盲盒二手價暴漲8倍”“代吃”等相關話題也迅速串上微網誌熱搜,在社會引發廣泛關注。
<熱點剖析>
1、盲盒火爆的原因
(1)人為制造稀缺性。
稀缺性的形成一方面是商家對供應量的控制,諸如對某個隐藏款供應數量進行限制,另一方面是商家、資本的營銷。諸如有商家會推動盲盒隐藏款的二手市場或者回收市場高成交價的模式,來制造财富故事,吸引流量,對消費者進行“種草”。是以稀缺性是商家在供需兩端發力的結果。
(2)設定抽獎模式誘導消費。
抽獎模式是最古老的激勵方式,無論是幹脆面中的“水浒卡”,還是日本扭蛋,都遵循這種模式,來引導消費者購買。
(3)抓住“不确定性快感”和“賭博”心理。
盲盒營銷的最大賣點,就是一種“不确定的快感”。拆開盲盒一瞬間的喜怒哀樂,成了超越商品本身的一種樂趣。生活中,盲盒的營銷也出現了“賭博”的影子。為了博取“更大的賭注”,“12歲女孩三天花上萬買盲盒”“北京夫婦買盲盒4個月花掉20萬”“60歲老人一年花掉70萬購買盲盒”……不管是為了集齊全套還是抽到大獎,不少人賭的就是一個機率。但是,商家操縱的正是這些随心所欲的數字,撩撥的正是沉迷上瘾的心思。
2、盲盒營銷存在的問題
(1)盲盒具有極強的資訊不對稱性。
盲盒消費浪潮之下,存在涉嫌虛假宣傳、到手商品與宣傳不符、消費糾紛難以解決等問題。有地方消保委委托專業檢測機構對10件不同品牌的玩具盲盒産品進行檢測,結果發現其中8件有安全隐患,存在造成兒童呼吸道堵塞進而導緻窒息的風險。打着“拆開有驚喜”的幌子,實際卻可能收獲無法預見的驚恐。
(2)誘導非理性消費。
盲盒營銷的商品,很多時候不是“真需要”,隻是“超想要”。不可預見性讓人感覺新鮮刺激,想要滿足好奇心;為了拿到隐藏款、集齊全系列,非理性重複購買;迎合“流行趨勢”跟風購買,不由得深陷其中;商家故意降低産品抽中機率,不斷刺激過度消費……盲盒營銷擊中了獵奇心态、攀比心理等人之“軟肋”。
3、如何促使盲盒經濟健康發展?
“盲盒”最大的魅力是不确定性,最大的問題也是不确定性。這種不确定性,不能成為商家炒作投機心理、引發非理性消費的陷阱。倘若盲盒淪為圈錢的工具、劣質的載體,那麼所謂的市場繁榮也不過是一場泡沫,遲早會在陽光下煙消雲散。促進盲盒經濟健康發展,政府、企業消費者等多主體要共同發力,加大監管力度、規範銷售行為、倡導理性消費,讓新的消費形式,展現新的生機活力。
(1)加大監管,規範市場秩序。
成立盲盒經濟監督管理上司小組,聯合發改委、市場監督管理局、警察局等部門持續加大監管力度,明确責任分工,壓實監管責任,確定工作落實到位。要創新監管方式。充分發揮“雙随機、一公開”、綜合監管、誠信監管等方式,對新生事物要堅持包容審慎的原則,既不能一棒子打死,也不能放之任之。要擴大監督管道,通過網上監督、群衆監督、媒體監督等方式,對“三無”假冒僞劣産品、虛假宣傳等擾亂市場秩序的行為,嚴厲打擊。健全監管機制。健全工作推進、配合關聯、激勵獎懲等機制,建立紅黑幫制度,建強監督隊伍,推動監管工作常态化制度化。
(2)引導企業樹立誠信經營的觀念,引導盲盒經濟健康發展。
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誠信是一個企業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石,盲盒亂象的産生,反映出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存在唯利傾向,有損企業形象,必須要引起高度重視,切實加以解決。要提高企業能力。加大科研力度,招引懂銷售、懂創新、懂經營的人才,通過教育訓練、學習等方式,不斷完善盲盒經濟發展;要培養企業文化。深挖盲盒經濟規律,突出銷售特點,形成以誠信為核心的企業文化,推動盲盒經濟健康持續發展。
(3)加強行業監管、産品品質不留盲點。
一是源頭管控,加大對産品制造廠家的産品檢查,通過定期檢查、樣品抽檢、原料檢查等方式,確定在源頭關保正産品品質;二是過程監管。對于已經流通入市場的盲盒産品進行監管,強化對扭蛋機等盲盒裝置的檢查、商家資質的檢查,杜絕盲盒産品侵權或商家拆換盲盒産品等現象的發生;三是末端保障。建立健全對盲盒出現品質問題或侵權行為的維權管道,建立盲盒産品黑名單,對出現問題多的盲盒産品或商家及時向社會通告,切實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
(4)倡導理性消費。
一是加強宣傳引導。加強對綠色消費、理性消費的宣傳,提高消費者的理性消費意識,樹立正确的消費觀以及潮流觀,不盲目追求潮流;二是緊盯重點群體。加強對青年群體的關心引導,對于價格較高的盲盒産品,可以采取實名購買方式,特别是對未成年人、在校大學生等,可以同時采取限制購買數量的方式對其進行保護;三是做好産品本身提示,對于盲盒産品,可以在外包裝上進行醒目标注,提示盲盒産品為随機産品,請理性消費等字樣,進而起到對消費者的提示效果,促進消費者的理性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