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46年12月24日,“救命啊,快來人啊,救命啊!”路過東單廣場的孟昭傑聽到後,尋聲而至,眼前的一幕,頓時讓他紅了眼:

作者:李砍柴

1946年12月24日,“救命啊,快來人啊,救命啊!”路過東單廣場的孟昭傑聽到後,尋聲而至,眼前的一幕,頓時讓他紅了眼:

兩名美國大兵正在性侵一名女生,女生拼命反抗。孟昭傑趕緊上前企圖拉開大兵,結果均以失敗告終。無法之下,孟昭傑選擇了報警。警察很快就趕到了現場,當場逮捕一位大兵,另一位則趁亂逃跑了。

受害女生正是19歲的北京大學學生沈崇,兇手是美國大兵威廉斯·皮爾遜和普利查德。

當天,沈崇看完電影,從東長安街的平安電影院走出來。回家途中,行至東單時,被威廉斯·皮爾遜和普利查德綁架至東單廣場上強奸了3個小時。

期間,她拼命反抗,奈何不敵,隻得拼命呼救,也就有了文中開始的那幕。最終,威廉斯·皮爾遜當場被捕,普利查德逃跑了。

事情發生的第二天,北平亞光通訊社就曝光了此事,引發了社會的廣泛關注。然而,國民黨當局不希望擴大事态,北平警察局局長下令各大報紙等媒體不要再報道此事,待有了結果後,官方會通報群眾知曉。

顯然,國民黨當局是希望息事甯人,可外國人在自家的地盤上犯下如此罪惡,群眾自然希望當局能夠重視,且嚴懲犯罪的美國大兵。于是,此後兩天,各大報紙不僅大報特報,更要求嚴懲犯罪的美軍士兵。

而,北大學生召開大會,公開發表《告全國同學書》,提出不僅要嚴懲兇手,還要駐美當局公開道歉,并保證不會再有此類事件發生;其次,要求美軍撤出中國。

面對群眾與北大衆學生的要求,國民黨當局不僅不重視,反而暗中破壞學生們的遊行示威活動不說,更混淆視聽,稱美軍士兵是酒後失德,還污蔑受害女學生是“不良女子”。

國民黨當局的這一騷操作,頓時惹怒了群眾,激起了民憤。一時間,全國各地發起了聲援活動,強烈要求一查到底。

受害女生沈崇真是“不良女子”嗎?

記者劉時平深入北大調查,奈何北大早就被下了禁嚴令,不允許透露沈崇的個人資訊。最終,劉時平通過沈崇的表姐,得知了沈崇的真實身份。

原來,沈崇根本不是啥不良女子,反而身份貴重。其祖父是沈葆貞,前清的兩江總督,中國近代海軍創始者,曾勵治台灣海防,抵禦過日軍入侵;而其父則是國民政府交通部的處長。

當沈崇的身份曝光後,事态也鬧得越來越大。為了平息此案,老蔣隻得請夫人宋美齡出面處理。宋美齡知道這件事,若處理不好,一是難以平民憤,二又會得罪美國,失去美國的幫助。于是,思考半晌後,她心裡有了決斷。

此時,沈崇已被家人接到了南京。在南京金陵女子大學裡,宋美齡見到了沈崇。

宋美齡問沈崇:“你就是沈崇嗎?”沈崇應答後,眼淚就忍不住地流下來。宋美齡見沈崇如此傷心,掏出手帕為她擦幹眼淚,并安慰道:“你還如此年輕,凡事看開些,要堅強地活下去,不要做親者痛,仇者快的事情。”

待沈崇情緒稍平穩後,宋美齡問道:“你還有啥要求不?盡管提出來,我會盡量滿足你。”

沈崇看着宋美齡,怒氣沖沖地說:“我隻有一個要求,為了避免再多的姐妹受到類似的傷害,請嚴懲兇手。”

宋美齡聽後,稱:“放心,我定會同美國交涉,要求他們嚴懲涉事士兵。”離開女子學校後,宋美齡來到了遠郊的特别軍事囚禁所,威廉斯·皮爾遜就被關在這裡。

面對宋美齡的到來,威廉斯·皮爾遜仍是一幅玩世不恭的樣子,他不認為自己會被定罪。不得不說,他的态度惹怒了宋美齡,她強壓怒火對皮爾遜說道:“看來,皮爾遜先生頗能自得其樂呀,犯下如此罪惡,還能心安理得。”

聽到這裡,皮爾遜問道:“夫人,那你說我會判幾年?”宋美齡當即比了個殺頭的動作,這時,皮爾遜害怕了,當即求饒,請宋美齡救他:“夫人,不能按中國的律法制裁我,我是美國人,在我的國家,我隻需要判15年。”

宋美齡見皮爾遜害怕了,當即引誘道:“隻要你按我說的來做,便可保你性命。”于是,宋美齡趁機讓皮爾遜簽下認罪書,承認了犯罪事實。

有了這一強而有力的證據,宋美齡可以說是一石多鳥了,既滿足沈崇的要求,又能平民憤,同時,美國那邊也找不到任何的把柄。

1947年3月,皮爾遜被判處15年有期徒刑,開除海軍陸戰隊伍長身份,并遣送回美國。此判決一出,中國各界紛紛拍手稱快。然而,5個月後,事情發生了反轉,美國海軍陸戰隊司令宣布,皮爾遜罪名不成立,官複原職。

消息傳回國内後,引發嘩然。可此事已無力回天,中國群眾也隻得吞下這口惡氣。而沈崇在事情發生後,改名沈峻,考入複旦大學俄語系,畢業後進入外文局工作。2014年12月,沈崇因病逝世。

從1945年-1946年,美軍在上海、南京、天津、北京等地制造了3800多起暴行,造成3000多人死亡,受辱的女性同胞多達300多人。這些兇手無一例外,均逃脫了法律的制裁,隻因當時外國人在中國享有治外法權。

其實,究其根本原因是當時的中國太落後了。落後了自然就要挨打,就會被人忽視。這是當時國人的悲哀,也是中國的悲哀。現今,祖國越來越強大,再也無人敢藐視中國的律法了。#人物#

1946年12月24日,“救命啊,快來人啊,救命啊!”路過東單廣場的孟昭傑聽到後,尋聲而至,眼前的一幕,頓時讓他紅了眼: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