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65年,時任衛生部部長錢信忠來到毛主席的辦公室,跟他報告我國醫療行業取得的成就,孰料毛主席聽後不喜反怒,對錢信忠說道

作者:Talk曆史

1965年,時任衛生部部長錢信忠來到毛主席的辦公室,跟他報告大陸醫療行業取得的成就,孰料毛主席聽後不喜反怒,對錢信忠說道:“廣大農民隻能等死嗎?”

當初新中國剛成立時,國内百廢待興,醫療資源更是非常不足,中醫發展的又很緩慢,一時之間廣大工農想要看個病都很困難。

有需求,就是“市場”。一些不法商人看到了這方面的“利潤”,紛紛販賣起了假藥。這些假藥後來還流入到了抗美援朝戰争的前線,很多戰士因為得不到正确的藥物救治白白丢了性命。

對于廣大人民群衆看病難的問題,毛主席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問題是政權初立,國内各項事業都要發展,就算想要發展醫療事業也需要時間,是以毛主席雖然很急,但也隻得默默的忍在心裡,希望衛生部能給他帶來一些好消息。

毛主席這一等,就等了16年。

1965年6月26日,錢信忠部長來到主席辦公室,跟他彙報16年來取得的成就,以及目前大陸醫療人員分布的情況。

隻聽錢信忠說道:“目前大陸共有140餘萬名衛生技術人員,進階醫務人員90%集中在城市之内,其中70%在大城市,20%的在縣城,剩下10%在農村。醫療費用占比農村為25%,城市為75%。”

聽到這裡,毛主席的怒火終于壓制不住了,當場拍案而起,說道:“你們衛生部會不會辦事?彙報了半天,全都是城裡面的醫療成就,我們國家是給這些有錢人服務的?廣大農民隻能等死嗎?

新中國的成立是依靠人民的,我們就是人民的勤務兵,要是連這一點都做不到,那就沒有必要存在了,不隻你要下台,我們全都要走!”

就在這一天,毛主席對衛生部下達了“六二六訓示”,要求把衛生工作的重點放到農村去,培養出一大批就算是農村也能養得起的醫生。

可是,這些醫生從哪兒來呢?毛主席想了一個多月,覺得應該對醫學教育進行改革,有高國小曆的人讓他去學三年就行了,通過在實踐中掌握醫學經驗,就算醫療水準不是特别高,也總比那些騙人的醫生或者神神叨叨的巫醫好,最重要的是,這樣一來農村也能養得起。

于是,在大陸特定曆史時期非常出名的一種職業:“赤腳醫生”就這麼誕生了。他們隻具備最基礎的醫學知識,可能對付不了疑難雜症,但最起碼農村人也養得起,還能解決很多老百姓的基礎病情。

有了毛主席的訓示,衛生部迅速在全國範圍内開辦了大量的醫學速成班,學生們畢業之後統一送回鄉村裡面為大家治病,老百姓們看病、買藥友善多了。

後來,各級機關又按照主席的訓示,迅速成立了以縣人民醫院、公社衛生院、大隊衛生室為中心的農村三級醫療體系,為廣大人民群衆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1965年,時任衛生部部長錢信忠來到毛主席的辦公室,跟他報告我國醫療行業取得的成就,孰料毛主席聽後不喜反怒,對錢信忠說道
1965年,時任衛生部部長錢信忠來到毛主席的辦公室,跟他報告我國醫療行業取得的成就,孰料毛主席聽後不喜反怒,對錢信忠說道
1965年,時任衛生部部長錢信忠來到毛主席的辦公室,跟他報告我國醫療行業取得的成就,孰料毛主席聽後不喜反怒,對錢信忠說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