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大陸網購零件”造飛彈,台灣網友驚了

作者:美食家的小眼睛

網購“二手貨”制造防空飛彈以確定台灣“安全無虞”,一個“賣化妝品的”長期承攬台防務軍購大單……

台媒今天曝光了一樁重大軍購弊案,震動島内。

這一事件涉及台“中科院”這個島内最高軍事科研機構,還有台防空部隊主力飛彈之一的“天弓”飛彈。但其中一些拙劣甚至可笑的細節,卻又讓人覺得荒誕。

這場弊案,早有征兆。

涉案島内廠商依靠如此低級的“騙術”就能拿到防務大單,在島内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

民進黨當局開出巨額軍費,妄圖提升軍力,最後不知中飽了誰的私囊。

01

率先捅出内幕的台媒“鏡周刊”,在标題中用上“驚爆”“重大軍購弊案”等詞彙,表達震驚。相關報道今天迅速被其他台媒轉載,在島内輿論場引發震動。

首先一個原因,是這事發生在台“中科院”身上。

台“中科院”,全稱“中山科學研究院”,前身是台“國防部軍備局中山科學研究院”,1969年成立。它是島内最高軍事科研機構,由台“國防部長”邱國正兼任董事長。

“從大陸網購零件”造飛彈,台灣網友驚了

這個機構在台灣防務中被賦予重要角色。

去年底,台“立法院”通過“海空戰力提升計劃采購特别條例”,決定提供2400億元(新台币,下同)預算,大規模采購包括 “天弓3”在内的八項軍備。其中的1800億元,就是由台“中科院”發包給台灣民間廠商,相關采購計劃正在“緊鑼密鼓”進行當中。

如果台“中科院”出事,波及面之廣可想而知。

何況,這場軍購弊案還直接涉及“天弓”飛彈。

這個系列的防空飛彈是由台“中科院”自主研發,也是目前台防空部隊的主力飛彈之一,已被部署在全台各地。

有台媒說,民進黨當局上台後力推所謂“國防自主”。為應對大陸的東風-17高超音速飛彈,台“中科院”拟定“麒麟專案”研制反制裝備。

這個專案,就是以“天弓”飛彈為基礎。

一場弊案涉及台灣防務兩大“要害”,已經讓民進黨當局和綠營勢力的臉夠綠了。

“從大陸網購零件”造飛彈,台灣網友驚了

更讓他們臉上挂不住的,是弊案中一些拙劣可笑的細節。

台“鏡周刊”爆料,“天弓”飛彈和飛彈陣地等武器系統的一些重要零件,包括螺絲、爆炸用的高氯酸铵原料、通電用的矽控整流器、軍規電線、二極管及線性內建電路等重大标案,“竟都出現問題”。

相關飛彈一旦使用這些零件,“恐無法導電射出或引爆”。

已有至少3家長期承攬台“中科院”标案的島内廠商被确定涉案。它們被控從大陸采購産品後重新包裝,列印軍規料号後交貨,借此蒙騙台“中科院”,賺取高達百倍的差價。

至于涉案台企怎樣僞造檔案,以及從大陸購買二手電線回去“翻新”充數等等細節,咱就不詳述了。

重點在于,加上前面購買二手電線的實錘,這個弊案操作立即給人一個印象,就是台灣防務部門竟然用“淘寶二手貨”造防空飛彈,還說可以確定台灣“安全無虞”……

還有一個細節,就是其中一家涉案廠商的老闆,竟然是個“賣化妝品的”。

“從大陸網購零件”造飛彈,台灣網友驚了

據鏡周刊調查,位于桃園的勳璋科技公司2019年和2020年先後兩次中标,拿下台“中科院”的軍規整流器大單,但他随後用大陸生産的産品調包,從中謀利。

勳璋科技公司成立已有20多年,創立者叫陳清茂。台媒介紹,他并不是軍方出身。除了勳璋,陳清茂還開設了一家昂神國際公司,從事化妝品業。

一個“賣化妝品的”,為何能夠長期承攬台“中科院”的軍購大單?

“鏡周刊”說,可能與該公司員工曾在台“中科院”任職有關。

整個“天弓”飛彈重點弊案曝光,就是因為其他廠商總是中不了标,加上知道陳清茂父子以大陸生産産品調包,懷疑台“中科院”有人包庇,才有人寫信檢舉。

02

這事,早有征兆。

去年底,“海空戰力提升計劃采購特别條例”在通過前,已經因為缺乏監督,飽受诟病。

之前已經提到過,這筆特别預算,5年總經費高達2400億元,其中1800億元将由台“中科院”發包給民間企業參與。

問題是,“中科院”早已轉型為行政法人,内部招标程式并不受當局采購限制。而且最後通過的“特别條例”,幹脆排除了所謂“政府采購法”等限制,成為一張特大金額的空白支票,有關方面想給哪個廠商就給哪個。

“從大陸網購零件”造飛彈,台灣網友驚了

缺乏監督,又有巨大利益的誘惑,舞弊的出現就不令人奇怪了。

盡管有國民黨“立委”早就質疑過,在協商這筆特别預算的過程中,“内容不能談、項目不能改”,有太多的存在某種問題或陰謀,民進黨在護航什麼?2400億元要花在哪?

花在哪?現在誰都知道了。

這些,可都是台灣老百姓的血汗錢啊。

有台灣學者算了一筆賬:民進黨當局今年的總預算中,“國防部”主管預算編列3726億元,加上新式戰機采購特别預算401億元及特種基金業務支出590億元,總共4717億元。如果再加上5年2400億元的特别預算,等于平均每年分攤480億元,2022年度台“國防預算”總規模将達到5197億元。

如此巨額的“國防預算”,是總預算編列的“經濟發展支出”(2607億元)的兩倍,高過教育科學文化支出(4561億元),直逼社會福利支出(6018億元)的水準,換算GDP占比為2.3%。

“軍費如此快速的擴張,是過去這麼多年沒有見過的。”

2月7日,美國國防部剛剛宣布了又一次的對台軍售,價值約1億美元。去年8月,美國宣布的對台軍售總價值約為7.5億美元。

有台灣媒體很是不解:“國防預算已經爆表,難道台灣還要再向美國借錢買軍火?”

借不借錢,我們不知道。中飽私囊的事情,這些年,已經聽過太多。

舉個例子。

台灣“國防部”2007年斥資7.7億多元采購20艘“高性能”海龍快艇,結果卻發現當時負責采購的兩名軍官勾結造船公司的人,在驗收時放水,導緻這批快艇變成“慢艇”,裝滿油後無法滿載官兵和武器。

“從大陸網購零件”造飛彈,台灣網友驚了

滑稽的是,這起案子證據如此清楚,審判居然曆經10年,直到2020年9月才被以最輕判刑10年的A錢等罪名予以起訴。

更嚴重的後患在于,涉案的龍德船廠現在依然是沱江級軍艦的承包商,它手握至少20艘訂單,誰能保證以後不會再出現類似偷工減料的情況呢。

當然了,這些,都不是民進黨當局關心的。

03

說回到“天弓”弊案。

一位軍事學者說到,有一類零部件,是比較基本的、商業化的貨架産品,它們不光可以用在飛彈上,也可以有其他用途。而且,這是一個全球化的時代,中國大陸制造業面向全世界提供産品和服務。采購這些零部件是稀松平常的事情,買家看重的是“中國制造”的成本效益和可靠品質。

這就容易了解了。台“中科院”的二級承包商競标下來後,覺得大陸的相關産品好,就買了。這純粹是一個商業行為。

民進黨當局完全不用這麼敏感,就是美國也被爆出買過中國大陸的零部件。

資料分析公司戈維尼釋出的2020年度報告就透露,中國(大陸)零部件已經進入美國高超音速武器産業鍊。

戈維尼對美國高超音速武器的7個一級承包商進行供應鍊風險評估後發現,有兩家公司使用了大約4%的中國(大陸)造核心零部件;到了三級供應鍊,中國(大陸)零部件的平均比例上升為10%;五級供應鍊中,這一比例是11%。

中國(大陸)零部件占比的逐漸增大,很好了解,這是因為中國(大陸)供應商在這些零部件制造領域所占份額更高。

“從大陸網購零件”造飛彈,台灣網友驚了

而民進黨當局一再提的“潛艇自造”等武器自造,早就成了一戳就破的肥皂泡。

就在上個月,台灣有媒體曝出,号稱自行研發、制造的“輕型狙擊槍”,驗收時被判定射擊精度不足、性能測試不合格。

連槍都造不好,飛彈、潛艇……可想而知了。

民進黨當局不明白,不管它費盡心思花大價錢買或“自造”多少武器,在大陸面前都如螳臂當車。

要知道,台灣的安全決不是靠武器來維護的,而隻能通過政治方式實作,那就是接受一中原則,走“一國兩制”的明途正道。

倘若民進黨當局一門心思“以武拒統”、甚至“以武謀獨”,隻會是死路一條。

來源:補壹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