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登上春晚22次,卻因一句話遭索賠1億,50多歲曾為謀生到處商演賣貨
對許多人來說,除夕夜看春晚,已經成為了一個傳統了。
最近這些年,
每次春晚都會有金句頻出,還會誕生不少的段子。
每一年,我們都會在春晚上見到幾個熟面孔,
堪稱“釘子戶”。
比如說之前的趙本山、宋丹丹、還有蔡明、潘長江,以及這兩年頻頻露面的沈騰和馬麗等人。
除此之外,還有一對老搭檔,郭冬臨和牛莉。
01
自從1993年開始,這兩個人幾乎都是搭檔的形式出現的。
郭冬臨的臨場能力強,
出演的不少獨幕喜劇,都讓大家捧腹大笑,
包括《得寸進尺》、《面試》、《男子漢大丈夫》等等,
毋庸置疑的是,
他确實是非常優秀的獨幕喜劇演員。
郭冬臨長相憨厚,給人感覺特别親和,觀衆緣也非常好。
上春晚出演了《有事您說話》後,
他一舉成名,很快火遍了全國,成為家喻戶曉的獨幕喜劇演員。
從那以後,
郭冬臨成為了春晚專業戶,一上場就是22年。
除了在自己專業上的成就,
郭冬臨的商業價值也非常高。
他代言了許多的産品,比如說什麼健胃消食片,還有什麼洗衣粉,
可以說口碑還算不錯。
但就是這樣的一個“老好人”形象的郭冬臨,
最近幾年卻逐漸消失在春晚,淡出人們的視野中。
甚至在2018年,
他曾經3次申請上春晚,但均遭到拒絕。
究其原因,
還是源自2017年春晚現場,郭冬臨的失誤相關。
02
2017年,北京衛視的春晚,
郭冬臨跟搭檔孫桂田合作了獨幕喜劇《取錢》。
孫桂田其實就是電視劇《家有兒女》的外婆扮演者,也算是一個老戲骨。
兩人将藝術融入生活,
取材了生活中經常會遇到的“電話詐騙”問題。
其中有一個片段是,
郭冬臨接到了詐騙電話,電話那頭是一個帶有河南口音的男人。
郭冬臨按照台本上的回複,
“是騙子吧?”
沒想到就是這樣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居然被觀衆過度解讀,
甚至有不少人覺得,郭冬臨在搞地域歧視。
随着輿論發酵,
網絡上也有很多盲目跟風痛罵郭冬臨的人。
覺得他這樣說,會讓别人以後聽到騙子,就聯想到河南人。
03
之後,
有一名河南籍律師聲稱,
将要起訴郭冬臨,并索賠1億賠款。
因為這句話,這簡單的一件事,
郭冬臨徹徹底底将河南人得罪了幹淨。
他的熒幕面前的形象也損壞了很多,從這之後,再也沒有受到過春晚的邀請。
或許在這件事情上,
對郭冬臨的影響過大了。
身為一個獨幕喜劇演員,扮演好獨幕喜劇是第一要緊事,策劃台詞也并不是他所能決定的。
他做好了自己的本分,
但卻受到了獨幕喜劇中台詞的影響。
雖然後來,
他也為自己的失誤道歉,為自己的舉動買單,
但卻也于事無補了。
如今的郭冬臨,已經57歲了。
前幾年曾出現在三線城市進行商演謀生,也算是有些心酸。
不僅如此,
他還成為了一位網紅,直播帶貨。
其實作為公衆人物,
還是要時時刻刻注重自己的言行舉止,以免起了不好的示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