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摔倒、4A被官方認定,錯失三連冠,為什麼羽生結弦沒有跌落神壇?

羽生結弦輸了,但他又赢了。

摔倒、4A被官方認定,錯失三連冠,為什麼羽生結弦沒有跌落神壇?

2月10日上午,北京冬奧會花樣滑冰男子單人滑自由滑決賽中,羽生結弦第21位出場,在《天與地》的雄渾音樂中,開場即用上了阿克塞爾四周跳(4A)動作,但很遺憾,因沒有控制住重心,落地時摔倒。

摔倒、4A被官方認定,錯失三連冠,為什麼羽生結弦沒有跌落神壇?

這位被央視解說員形容為“容顔如玉,身姿如松,翩若驚鴻,宛若遊龍”的兩屆冬奧冠軍、冰上王者對着賽場久久鞠躬,淚灑賽場,也最終無緣3連冠,僅以總分283.21分排名第四,但——

他挑戰的4A被國際滑聯首次認定。

摔倒、4A被官方認定,錯失三連冠,為什麼羽生結弦沒有跌落神壇?

盡管落地不完美,但他完成的空中圈數從未有人類在冰上做到。

或許對于“一生懸命”,從一開始就将挑戰4A作為冰上最終目标的羽生結弦來說,這場不夠完美的成功,注定是畢生的遺憾,也許,他還能再次挑戰4A,但幾乎肯定不會是在冬奧會賽場了。

摔倒、4A被官方認定,錯失三連冠,為什麼羽生結弦沒有跌落神壇?

這一切都令這場比賽,充滿着史詩般的意味。就仿佛羽生結弦自己選擇的配樂——《天與地》般,那麼遺憾,又那麼美麗。

無敵是多麼寂寞,從年少成名開始,羽生結弦的對手,一直是自己。然而“在世間難逃避命運”,天才少年輸給了自己的命運,卻是以活成了更了不起的冰上英雄。

摔倒、4A被官方認定,錯失三連冠,為什麼羽生結弦沒有跌落神壇?

羽生自己說,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正因為有了節目前半段的那兩個失誤,這個《天與地》的故事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才得以完成。“當然有‘還是差一點啊’的心情,但我想這可能就是我的全部了吧!”

敗北

所有人都在期待着羽生結弦的宿命之戰。

少年面孔、頂尖的冰上實力、強大的藝術感染力,讓羽生結弦擁有了在日本、中國乃至全世界的超高人氣。

2021年的日本全國民意調查結果顯示,羽生結弦以高票當選最受喜愛的運動員,這也是他連續第二年登上這個排行榜的第一。

摔倒、4A被官方認定,錯失三連冠,為什麼羽生結弦沒有跌落神壇?

這次冬奧會,羽生結弦人還沒抵達冬奧村,僅僅是“羽生結弦來了嗎”這個話題,已經多次沖上熱搜。

奧運開賽以來,他和天才滑雪少女谷愛淩在熱搜上輪番登場,難分高下。

到了今天,來自世界各地的粉絲們,送給羽生結弦的“愛的明信片”已超過上萬封,所有人都在祝福同一件事——

祝他在今天的決賽中實作“4A”目标。

花樣滑冰一共有六種跳躍,其中難度最大的名為阿克塞爾跳(Axel)。而阿克塞爾四周跳,就是傳說中的4A,4A和四周絕不是同一個概念。

雖然在奧運賽場上評分差别不大,但4A是一個四周半跳,要在空中旋轉1620度,被公認為是花樣滑冰中具有史詩級難度的動作,說挑戰人類極限也不為過。

換個角度說,挑戰4A,從比賽争勝角度看,明顯并不劃算。

摔倒、4A被官方認定,錯失三連冠,為什麼羽生結弦沒有跌落神壇?

在此之前,27歲的羽生結弦已經拿過兩次奧運冠軍,打破過19次世界紀錄,是ISU認可的國際比賽中完成後外結環四周跳(花滑最難的跳躍動作之一)第一人,是全世界公認的冰上王者。

但羽生結弦的目标天下皆知:4A。

在2021年12月的全日本錦标賽上,羽生結弦在賽前訓練中曾嘗試跳出4A,但單腳落冰,并未完全成功,随後在自由滑比賽中,他再度挑戰,這次是旋轉周數不足。

這些都不是羽生結弦心目中的4A,當所有人都理性規勸他,以更保守的戰術拿下奧運三連冠,這位倔強的冰上少年的回答是:“我會在北京冬奧會上跳出真正的、不是現在這種程度的4A”。

一次次的征途,不斷增加的難度都一一實作後,最終擺在27歲的羽生結弦面前的,似乎隻剩下那最後的夢想:在最頂級的冬奧舞台,完成最完美的阿克塞爾四周跳(4A)。

這是他送給自己的宿命之躍。

摔倒、4A被官方認定,錯失三連冠,為什麼羽生結弦沒有跌落神壇?

他來了。

身着青白底色綴金色亮片刺繡上衣,羽生結弦決賽中的動作依然翩若驚鴻,宛若遊龍。

而他選曲的曲目依然為《天與地》,羽生結弦第一個難度動作就跳了4A,他完成了空中旋轉,但落地不穩,摔倒在地。

摔倒、4A被官方認定,錯失三連冠,為什麼羽生結弦沒有跌落神壇?

4A動作失利對羽生的比賽狀态一度有所影響,在緊随其後的跳躍動作中羽生少見地再次跌倒。

也許在那一刻,羽生被内心巨大的遺憾所席卷:他知道自己一生中不會有下次機會了。這就是他在冬奧會上的終章。

但英雄之是以成為英雄,就因為他可以摔倒,但依然會站起來戰鬥到最後。

随後羽生迅速調整狀态,滑行、旋轉、跳躍,在現場觀衆為他送上陣陣掌聲中,完成了比賽。

比賽結束,羽生雙手舉起又緩緩落下,動作中帶着些釋然,淚水卻濕潤了眼眶。

摔倒、4A被官方認定,錯失三連冠,為什麼羽生結弦沒有跌落神壇?

他向現場觀衆長時間地鞠躬。

最終他的短節目《引子與回旋随想曲》獲得95.15分,自由滑《天與地》獲得188.06分,無緣奧運三連冠。

“一生懸命”

不知道在冰上完成最後沖刺的時刻,羽生結弦的腦海裡是否曾飄過幼年的自己,那個患上哮喘的小子。

1994年12月,在日本宮城縣仙台市,這個因魯迅棄醫從文而被中國熟悉的本州島東北部城市裡,數學老師羽生秀利迎來了自己的小兒子。

他為兒子取名“羽生結弦”,是希望小兒子“能夠像繃在弓上的弓弦一樣,平靜而充滿鬥志”。

2歲時,小兒子被診斷患有哮喘。

恰好當年仙台當地掀起了一股“花滑”熱潮,為了鍛煉身體同時克服哮喘,羽生結弦4歲時開始學習滑冰。

摔倒、4A被官方認定,錯失三連冠,為什麼羽生結弦沒有跌落神壇?

到他8歲那年,在父母鼓勵下,他和一幫小夥伴參加了花滑訓練班。

因為患有哮喘,羽生結弦的體力明顯比同齡孩子差。

為了不拖後腿,當年還是小小隻的羽生結弦隻能“笨鳥先飛”,如果其他選手每天練習20-30次四周跳,他得跳60次。

11歲時接受采訪,留着和偶像普魯申科(有“冰上皇帝”之稱的俄羅斯傳奇選手)同款發型的羽生結弦面對鏡頭,略帶羞澀地說出了自己的目标:“我的目标是拿到奧運會金牌。”

摔倒、4A被官方認定,錯失三連冠,為什麼羽生結弦沒有跌落神壇?

很多人都說,羽生結弦把自己的人生活成了一部熱血漫。

對于這種說法,連羽生自己都忍不住自嘲:“即便是漫畫裡的主人公,這劇本也寫得太過分(指經曆太多波折)了。”

17歲那年,備戰索契冬奧會的關鍵時刻,突如其來的地震和海嘯毀掉了羽生結弦家鄉的大部分建築,包括他從小練習的滑冰場。

羽生流着眼淚問恩師都築:“我累了,我還能再繼續花滑生涯嗎?”

但在之後的5個月内,羽生結弦一共參加了多達六十場慈善公演,在沒有訓練用冰場的窘境下,用公演“蹭”到了訓練場地。

面對萬千需要心靈撫慰的觀衆,羽生也在冰上開始思考,自己在冰場上“到底能傳達什麼”,直到他登上索契冬奧會舞台,成為66年來最年輕的花滑男單奧運冠軍。

摔倒、4A被官方認定,錯失三連冠,為什麼羽生結弦沒有跌落神壇?

常年累月的高強度訓練和比賽帶來的,是各種如影随形的傷病,羽生結弦的應對方法也很簡單:要麼生忍,要麼止痛。

2012年,備戰世錦賽的羽生結弦不小心扭傷了腳踝,為了順利完成比賽,他不得不在上場前給自己注射止痛劑。

之後的動人瞬間,定格在2014中國杯花樣滑冰大獎賽。

羽生結弦在場地适應訓練中不慎和中國選手闫涵相撞,倆人同時痛苦倒地。

摔倒、4A被官方認定,錯失三連冠,為什麼羽生結弦沒有跌落神壇?

羽生的頸部被冰刀割破、鮮血直流,額頭和太陽穴也被磕到,他一度趴在冰面上,久久沒有起來。

身邊人勸他“放棄參賽吧”,醫生也不建議他重回賽場。他的教練告訴他“現在不是逞英雄的時候”,羽生結弦用日語回了他一句:“和那些沒關系,我想進總決賽,我得上場。”

應急處理後,羽生結弦頭上纏上着繃帶,下颌貼着止血膠布,跑到闫涵跟前對他說,“實在不好意思”。

然後留下一句,“大丈夫、死ぬまで(大丈夫,我到死也會滑)。”上場,比賽。

回到賽場後他僅僅試跳了一下就氣喘不止,旁邊的教練勸他放棄,但是羽生最終還是堅持完賽。

摔倒、4A被官方認定,錯失三連冠,為什麼羽生結弦沒有跌落神壇?

他八次起跳,全場5次摔倒,等全套動作做完,體力不支的他已經無法獨自離場,最終在教練攙扶下離場,但卻憑借靈活的戰術最終拿到了比賽亞軍。

摔倒、4A被官方認定,錯失三連冠,為什麼羽生結弦沒有跌落神壇?

羽生那場比賽所穿的比賽服自此“退出江湖”,而他的這套自由滑《劇院魅影》也被粉絲起了一個再貼切不過的名字——血色魅影。

羽生曾用“一生懸命”來形容自己對待花滑的态度。

在日語裡,“一生懸命”的意思是:拼盡一生,用全部力量去做一件事。

到了2018年平昌冬奧會,23歲的羽生結弦沒有使用過去賽場上常用的、更容易感染人的經典歌劇或電影曲目,而是選擇了日本電影《陰陽師》的主題曲《SEIMEI》,羽生結弦覺得,他和《陰陽師》裡的安倍晴明相似。

摔倒、4A被官方認定,錯失三連冠,為什麼羽生結弦沒有跌落神壇?

他專門去拜訪了電影主角野村萬齋,跟他學習怎麼表演才更有感染力,還把對方教給他的動作,放在了後來的比賽中。

他還參與設計了自己冰上的服裝,将晴明标志性的狩衣元素融入其中,還将自己的呼吸聲錄到了曲子裡,重新剪輯和編排音樂,當他在場上起舞,整個世界仿佛都被這個溫柔而有力的大男孩吸引。

演播室的央視女主持人将最美好的詞彙都用在了那一刻——

“容顔如玉、身姿如松、翩若驚鴻,婉若遊龍”、“幸得識卿桃花面,從此阡陌多暖春”。

摔倒、4A被官方認定,錯失三連冠,為什麼羽生結弦沒有跌落神壇?

而羽生成為冬奧會66年來第一位蟬聯花樣滑冰男子單人滑冠軍的選手。

但登頂巅峰也意味着新的選擇時刻來臨,當和他同時代的運動員都紛紛退役,而傷病不斷來襲,羽生結弦卻已經找到了自己運動生涯的最終夢想—完成4A。

他曾對媒體說以完成4A為終極使命:“如果通向4A的道路必将經曆冬奧洗禮,那麼我将全力以赴抓住所有機會。”

4A已經超脫了輸赢本身,更接近于一場羽生結弦與自我的較量。

有時候,他在訓練場甚至不再練習其他任何動作,隻是單純持續兩個多小時進行4A訓練,但幾乎都以摔倒結束。

循環的4A練習,讓羽生結弦感受到了“死亡一樣的恐怖”。據說練習4A,摔倒一次所承受的沖擊力相當于撞上一輛校車,每一次他的身體都重重摔在冰面上。

普通人其實很難切身地了解,競技體育的訓練有多枯燥,有多殘酷。而日複一日的枯燥和巅峰挑戰的殘酷,對人性的考驗又有多艱巨。

然而體育之美,也在于凝結了人類自我挑戰的光芒。

在練習4A的過程中,羽生結弦曾說,“每一次我的身體都重重摔在冰面上,仿佛是死亡跳躍,我是帶着自己指不定哪次就會摔出腦震蕩,然後死掉的心理準備在訓練的。”

4A是羽生結弦心頭的一道魔咒,但他真正偉大的作品,是自己。

孤獨英雄

賽場下的羽生結弦,其實是搞笑能手。

他是《逃避雖可恥但有用》十級學者。劇裡的标志性“戀舞”,他跳得比新垣結衣還可愛。

摔倒、4A被官方認定,錯失三連冠,為什麼羽生結弦沒有跌落神壇?

去曆史喜劇片《殿下,給點利息》裡客串,他梳了個最考驗顔值的月代頭。

摔倒、4A被官方認定,錯失三連冠,為什麼羽生結弦沒有跌落神壇?

偶像包袱?什麼是偶像包袱?

平昌奧運會那次,日本另一名花滑選手在媒體通道接受記者采訪,正好路過的羽生結弦為了不影響隊友,趴在地上,偷偷從鏡頭前溜過。

摔倒、4A被官方認定,錯失三連冠,為什麼羽生結弦沒有跌落神壇?

但一旦登上冰雪舞台,他就是一個宿命的挑戰者。

在他眼裡,“極限是不存在的,不斷突破自己的極限,突破再突破。”

在央視解說員陳滢看來,羽生結弦之是以如此受歡迎,“正是因為他身上有着一種激勵人心的力量”。

羽生右腳曾受傷,但他覺得,“右腳就是我的弱點,它化為了我的強大之處。正是因為有了弱點,才能找到變強的方向。不是有句話說天才和笨蛋是兩面體,我覺得弱小和強大也是一對雙胞胎。能很好地找到弱點并将它轉換成力量的話,就會變成強大之處。”

幾年前,有個同樣有哮喘的男孩,看了羽生的冰演後,喜歡上花滑。

于是羽生結弦特意為他再表演了一次當年的曲目,但編排的動作,又有了細微的不同——

保留了三周跳,因為男孩說這是他當時最喜歡的動作。

而新加入四周跳,為的是鼓勵他要和自己一樣不斷學更新更難的動作。

他說,不要想别人沒有哮喘是怎樣,把自己的病痛當成滑冰會遇到的普通困難就好了。

摔倒、4A被官方認定,錯失三連冠,為什麼羽生結弦沒有跌落神壇?

如果說曾經的羽生結弦的故事,是一首浪漫冰上少年不斷打破記錄的進行曲,那麼随着他一步步接近運動生涯的大結局,

似乎日益迸發出一股與古希臘英雄相似的悲劇性,這種“悲”,并不是悲傷,而是巨大的悲壯,是古希臘英雄般的崇高和壯美。

白駒過隙,山形依舊,無數人在歲月中換來的,是與命運的和解。

然而古希臘英雄的故事,卻是與命運對抗到底。

羽生自己也說過 “4A從來沒有人成功過,沒有人知道怎麼才能成功,有時候我也覺得可能就沒有人能成功。”

面對傷病纏身,面對許多認為可以求穩的聲音,羽生結弦從未動搖過,與其說這是屬于羽生的英雄主義,不如說,是他為自己選擇的宿命。

他是少數自己做參賽配樂的花滑運動員之一。

他在早稻田大學學人類資訊科學,一邊做筆記,一邊思考花滑動作用怎樣的公式來改善受力。

摔倒、4A被官方認定,錯失三連冠,為什麼羽生結弦沒有跌落神壇?

“這種努力的方式,才是他真正天才的地方”,羽生結弦的前教練阿部奈奈美這麼說。

年輕的時候,羽生結弦渴望站立于世界之巅,“我一直想象着哪一天能立于世界之巅。但我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能達到頂峰,也或許終其一生,直到我的花滑生涯終結,我也根本達不到巅峰。”

而到今天,他的對手隻剩自己。到最後,他和他的宿命之躍,彼此成全。

身為親曆者,我們可以會心地說:這個受傷病困擾,最終并未完美實作自己夢想的少年,依然是英雄。

日漫男主熱血史的結局,不一定是勝利。

而是堅持到底。

運動的迷人之處不就是在于對打破極限的渴望嗎,完美落冰的4A或許會成為每一個花滑人永恒的追求,但有些東西不是一定要實作了才有意義。

摔倒、4A被官方認定,錯失三連冠,為什麼羽生結弦沒有跌落神壇?

如果說有什麼是和4A得到官方認可一樣打動人心的時刻,那就是短節目比賽中,踩到了坑失誤最終僅獲第八的羽生結弦,卻在自己的比賽結束之後馬上回到冰坑邊手動修複冰面。

在我眼中,這是本次冬奧會賽場上,最動人的瞬間之一。

未來羽生一定還會繼續挑戰4A,我相信他最終一定能完成心目中的完美落地,但結果已經不重要了。

就像跳出賽季最高分(自由滑得到179.45分,短節目金博洋90.98分,總分270.43分)的

金博洋評價的那樣,“挑戰所有人都不敢突破的精神,這其實就是體育精神,這也是奧林匹克精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