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王世襄:我收藏生涯撿過最大的便宜,花80買一個清朝紫檀案子

五千年的璀璨文化,五千年的曆史長河,中國流落民間的文物可以說是數不勝數,是以自然而然地也就衍生出了古董交易。

很多收藏家不惜花重金買一件自己鐘意的古董,而這就需要極其高的鑒賞能力,才可以讓自己的錢花的物有所值,而你可能想象不到,收藏屆同樣也是有标杆人物的。

不知你是否看過《百家講壇》,其中有一位在百家講壇上分享一個又一個故事的人,叫做馬未都,說起馬未那可是是當代收藏家中的大佬,他對各種古玩研究得透,看得是清清楚楚,有一雙發現寶物,鑒别寶物的慧眼。

王世襄:我收藏生涯撿過最大的便宜,花80買一個清朝紫檀案子

他有多傳奇?那就是喜歡收藏的人一定知道他的大名,他還自己創辦了一個觀複博物館來擺放他所收藏的藏品,可想而知,收藏的的古董已經足夠開一個博物館了,這是多麼壯觀。

可有一次别人問馬未都:“你一生最敬佩的人是誰?”馬未都想都不想,直接回答:王世襄!

而王世襄又是何許人也?他也是收藏界的一枚傳奇,眼力非凡,也就是這種本事,讓他在他一生的收藏生涯中撿到了一個大便宜,一個清朝的紫檀案子,他居然隻用了80元就買到了!不禁讓人好奇這到底是怎樣的故事?

王世襄:我收藏生涯撿過最大的便宜,花80買一個清朝紫檀案子

從小家境優越

王世襄,1914年5月25日生于北京,福建福州人,

王世襄可以說是出生在一個書香世家,母親是著名的魚藻畫家,娴雅高貴,寄情繪畫,而父親是一位外交部的條約司,除了忙碌平時的工作之外,在空閑的時候,父親喜愛逛古玩店,買一些殘缺的古瓷标本。

是以家庭條件可以說是非常富裕,

小時候就有專門的私塾老師上門來教授古漢語、經、史和詩詞等。

但是王世襄除了對詩詞感興趣之外,對其他的學科絲毫沒有熱情,後來父親還把他送到了北京幹面胡同美國人辦的學校裡去,一直學到高中畢業,講得一口流利的英語,讓很多人都以為他是留學回來的大知識分子,但王世襄卻告訴他們,自己什麼都學不進去,

除了詩詞,連曆史都沒好好學。

王世襄:我收藏生涯撿過最大的便宜,花80買一個清朝紫檀案子

王世襄“玩物喪志”

不好讀書,那好什麼?家境優越的王世襄,年少時最喜歡和京城的一派玩家一起交遊,簡直一派“燕市少年,風流公子”的形象。

在王世襄讀大學的時候,他經常要麼手臂上架着大鷹,要麼就懷裡揣着蛐蛐,就這麼到學校上課了,曾經還在鄧之誠老教授的課堂上,直接揣着蝈蝈葫蘆大搖大擺的就走進去了,惹的台下學子大笑,最終被老師請了出去。

王世襄:我收藏生涯撿過最大的便宜,花80買一個清朝紫檀案子

不僅如此,王世襄什麼都玩,

他還曾經拜宮廷的摔跤運動員為師,學習摔跤,還從那裡學會了武夫才玩的大鷹和獾狗,

可以說他玩的是五花八門。蟋蟀、鴿子、大鷹、貓狗、烹饪、火繪、漆器、竹刻、明式家具等他都涉獵,

真是像極了一個“玩物喪志”的公子哥。

就連他自己也說:

“我自幼及壯,從國小到大學,始終是玩物喪志,業荒于嬉。秋鬥蟋蟀,冬懷鳴蟲……挈狗捉獾,皆樂之不疲。而養鴿飛放,更是不受節令限制的常年癖好。”

王世襄:我收藏生涯撿過最大的便宜,花80買一個清朝紫檀案子

玩物成家,研物立志

王世襄雖然愛“玩”,但是黃苗子先生卻說他是“玩物成家”,更有啟功先生說他“研物立志”,何來此說呢?

王世襄雖然玩這麼多東西,但他不是從來不是為了消遣自己的空虛時光,而是真正發自内心的喜愛,是以願意為了這些愛好下真功夫,不惜出錢出力,甚至有時候為了得到心愛的東西。

王世襄:我收藏生涯撿過最大的便宜,花80買一個清朝紫檀案子

他長途跋涉、風餐飲露都不在意,

并且,他的“玩”并不隻停留在表面,而是要去探究玩物的底,

是以他和很多平民百姓結交,向他們虛心請教,絲毫沒有富貴人家的架子。

他玩的很多東西都是那些民俗,但是他就是有本事把

大俗

玩成大雅,他也不僅僅玩,還注重玩的學問,他可不是玩完就丢的,每樣王世襄玩過的東西,他都會寫下文字記錄自己的研究心得,别人有讀後感,他有玩後感。

王世襄:我收藏生涯撿過最大的便宜,花80買一個清朝紫檀案子

所謂的玩鷹遛狗鬥蛐蛐,原本是一般遊手好閑的市井玩意,但是王世襄玩就不僅停留在市井上,他給它們進行一番描述總結,這些玩法就上升了價值,成為了一種文化。

他總是可以使“雕蟲小技”登上“大雅之堂”,

他被譽為“京城第一玩家”。

但是他同時又是著名文物專家,還是一位學者,是國家文物局中國文化遺産研究院的研究院,是中央文史研究館的館員,還享受着國務院的特殊津貼。誰玩,能玩出這等花樣?

王世襄:我收藏生涯撿過最大的便宜,花80買一個清朝紫檀案子

機緣巧合,80元買下清朝紫檀案子

王世襄愛古玩,也愛淘古玩,尤其是明清的家具,他格外鐘情。

王世襄還著有一本《明式家具珍賞》,收錄了

他收藏的明式家具藏品,就有79件。

這79件,少不了花大價錢買入的,

而其中有一件紫檀制作的案子,居然被王世襄用80元買下。

就說這紫檀吧,是何等珍貴,紫檀是世界上最名貴的木材之一,都說物以稀為貴,紫檀的生長速度十分慢,光是一圈年輪就要長三年,長粗三厘米就要花上一百年,是以一株紫檀要成材,也要八九百年甚至上千年,是以才有“一寸紫檀一寸金”的說法。

王世襄:我收藏生涯撿過最大的便宜,花80買一個清朝紫檀案子

而由于明清時期對紫檀的砍伐不加以節制,

造成如今紫檀數量的日漸減少,是以紫檀的價格更是不斷升值。

既然如此,一個清朝的紫檀案子,插着肩榫,如意雲頭厚牙闆,四條方腿和塔刹紋寶相足,案面用七塊紋理優美的紫檀面闆拼制,十分寬碩,可以說是個十足寶貝,也是個一個十足的大件。那當初王世襄這80元是怎麼買到的?

王世襄:我收藏生涯撿過最大的便宜,花80買一個清朝紫檀案子

原來是1945年的時候,王世襄逛古玩市場的時候,機緣巧合之下,偶

然看到了這座紫檀案子,它的色澤和紋理一下子就讓王世襄愛不釋手,最後以80元買下了這個案子。

直到王世襄将這座紫檀案子搬回家之後,他從頭到腳地仔細看它的時候,才發現在案子一側有清朝宗室傅侗的題詞,這時的王世襄才反應過來,這紫檀案子原本是在清朝的名門,曾被康熙譽為“天下第一巡撫”的宋葷之下,這才如獲至寶,難怪會發出那樣的感歎,

說這座紫檀案子是他此生撿過最大的便宜。

王世襄:我收藏生涯撿過最大的便宜,花80買一個清朝紫檀案子

小結:

這座清朝的紫檀案子,雖然讓王世襄以低價得到,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撿這個便宜的機會和能力的。

這看似是個大便宜,但是如果沒有王世襄的眼力,沒有他高超的鑒賞能力,在不知道這件文物的來龍去脈之前,會有人如此爽快的就拍下它嗎?

是以一切看似偶然的背後其實都暗藏着必然,王世襄和這座清朝的紫檀案子,可以說這是有緣,

王世襄這一輩子,玩了這麼多東西,直到95歲去世,晚年也想個老頑童一般,奇事多了,他甚至為了收集明式家具,耗盡了自己的積蓄,但他也絲毫不在意。

玩一樣東西就要精一樣東西,這是王世襄身上的精神,玩東西就要玩出一個名堂,這是王世襄身上的韌勁,王世襄的玩法,王世襄玩的精神,是可以讓後輩的人都努力學習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