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民間故事:少年吃瓜身亡,府尹高明斷案,促成一樁姻緣

作者:小趙說民間故事

清朝乾隆年間,浙江臨安府有個李姓大戶人家,家中老爺名喚李逵,是江浙一帶首屈一指的名門望族,家裡有幾十家店鋪,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這李老爺雖然家大業大,妻妾成群,但隻有正房王氏給她生了個兒子,取名李彬,其他妻妾卻未能給他留下一男半女。

因是家中獨子,李彬從小就得到李逵全心全意的愛,還給他專門請了私塾先生上門教學。

李彬自幼聰明好學,一心考取功名,平日裡大多數時間都由私塾先生陪着在書房讀書,很少出門遊玩。

民間故事:少年吃瓜身亡,府尹高明斷案,促成一樁姻緣

這年,李彬已經到了十五歲,此時他已經是一個翩翩美少年,玉樹臨風,儀表堂堂,很是受人喜歡,李逵對他寵愛有加。

有一天,李彬讀書乏累,想要呼吸一下室外的新鮮空氣,趁着私塾先生打瞌睡的時間,他悄悄溜出家門,來到街頭閑逛。

街上人來人往,好不熱鬧,李彬像第一天出門一樣,在街上東瞧西望,心情頓時大好。

李彬平常出門極少,即便出門也會有下人跟随,跟着下人的指引,哪怕閉着眼睛也不會走錯路。

但是今天,李彬因為是悄悄出門,是以也沒有下人跟随他,走着走着還真就泛起了迷糊,李彬覺得不對勁兒,趕緊轉身就往回走,可穿來穿去就是找不到來時的路。

無意間,李彬行至一戶人家的門前,就在這時,一盆髒水從院門裡潑了出來。

不知是巧合還是命中注定,這盆髒水從頭到腳潑在李彬身上,竟然一點也沒浪費。

李彬雖然飽讀詩書,但是脾氣還是有的,急匆匆找不到回家的路,本就郁悶至極,還無緣無故被潑了一盆髒水。

再說這李彬本身就愛幹淨,平常恨不得一天換三身衣裳,被這麼一潑,張口就準備怒斥幾句。

可是當他猛然擡起頭一瞧,隻見門樓之中有個妙齡少女手中端着木盆,一臉驚慌失措地看着自己。

就在兩人四目相對的一瞬間,這李彬頓時就沒了脾氣,老話說的好,王八看綠豆,看對了眼。

民間故事:少年吃瓜身亡,府尹高明斷案,促成一樁姻緣

李彬長這麼大,還從來沒有見過這麼美麗嬌羞的女子,面對楚楚動人的妙齡少女,李彬又怎麼能夠罵出口呢?

李彬就這麼站在門外,足足看了好幾分鐘,眼睛都看直了,少女被他看得雙腮泛紅,随即撲哧一笑,趕緊轉身回到裡屋,再也不露面了。

李彬則癡傻等了老半天,這才終于緩過神來,嗟歎之餘隻好依依不舍地離去。

回到家中之後,李彬茶不思飯不想,睡覺也睡不踏實。

他隻要一閉眼,滿腦子浮現的都是女子的曼妙身姿和絕世容顔,隻可惜男有情,女卻無意,這怎叫人不倍受煎熬呢!

三日之後,李彬難以忍受相思之苦,再也坐不住了,又是一個人悄悄出門,沒讓任何下人跟着。

這次不是漫遊閑逛,李彬出門後就徑直朝着那天挨了一身髒水的院門走去,不知是巧合還是冥冥之中自有安排,前幾日李彬碰到的女子此刻剛好又端着木盆往外潑水。

很不湊巧,李彬再次被潑了一身髒水,變成了落湯雞。

女子見到李彬,這不正是前幾日在自家門前的白面書生嘛,少女雙眼呆呆地瞅着眼前這個書生,既羞愧難當,又擔驚受怕。

于是,女子趕緊端着木盆,扭着身子碎步跑進了裡屋,李彬卻是一臉享受,覺得女子是對他有意而為之。

李彬心想,這位神仙姐姐一定是潑水潑上瘾了,接連兩次不偏不倚地将髒水潑到自己身上。

想當初,那潘金蓮因為一根竹竿打中西門大官人的額頭,引發了一段孽緣,這位美麗大姐姐莫不是想用潑水的方式來與自己結下一段良緣。

民間故事:少年吃瓜身亡,府尹高明斷案,促成一樁姻緣

兩次被妙齡女子潑髒水,還嬌羞地看了自己好幾次,李彬再也無法抑制内心的躁動,便托人打聽女子的背景。

經人一打聽,這才知道這戶人家姓沈,潑水的女子是沈家的獨生女,名字叫沈碧君。

沈璧君正值破瓜之年,按照現在的話來講,就正處在十六歲的花季,在古代,十六歲的女子就已經可以嫁人了。

再看這李彬,雖然年紀隻有十五歲,那個年代也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是以這位着了迷的富家大少爺就想入非非,今生非沈璧君不娶。

李彬回到家中,換下濕衣裳,李彬心中一直不得安甯,本來是無心巧合,在李彬看來卻認為事出有因。

李彬早已神志不清,他認為沈家女兒是故意的,目的就是要吸引自己的注意力,為的就是與他結交。

越是胡思亂想就越發不能自制,到了晚上,李彬再次偷偷溜出家門,一路來到沈家的院外,搬了幾塊大石頭墊在牆角邊。

民間故事:少年吃瓜身亡,府尹高明斷案,促成一樁姻緣

李彬趴在牆邊往裡一瞧,隻見大堂中燭光閃爍,沈氏夫婦正面對面閑聊。

李彬再往那西廂房一看,窗戶紙上印着微微的燭光,這沈家獨女沈璧君一定還未睡下。

趁人不備,李彬從牆頭翻入院内,悄無聲息來到西廂房,輕輕推開房門,順着門縫往裡一瞧,隐約可以看到蚊帳之中躺着一個人。

再仔細一看,正是自己朝思暮想之人,于是乎李彬悄無聲息來到沈璧君的閨房之中。

就在李彬屏住呼吸,伸手撩開蚊帳之時,沈璧君突然醒來,瞪着雙眼就要大聲呼叫。

李彬一手按着沈璧君脖子,一手捂着她的嘴,悄聲說道:“我兩次到你家門前,你兩次用髒水潑我,這難道不是你有心在引誘我嗎?”

民間故事:少年吃瓜身亡,府尹高明斷案,促成一樁姻緣

李彬接着說:“我理直氣壯來見你,還怕你喊嗎?我是真心想要和你結為夫妻,而并非隻圖一時之快。你若心中也有我,就不要再喊叫,你我二人何不做一對歡樂鴛鴦,豈不是天作之合嗎?”

說罷,李彬松開按住沈璧君的雙手,雙目含情脈脈地凝視着沈璧君,未曾料想,李彬的一番肺腑之言,竟然使得沈璧君怦然心動。

欣喜之餘,沈璧君卻眼泛淚花,哭訴着告訴李彬,自己已經被父母許配給了城北劉家的兒子劉能。

沈璧君知道劉能是個不學無術的纨绔子弟,根本就不想嫁過去。

如果李彬要真心跟她好,就請人托媒前來提親,并且設法解除她與劉家的婚約。

李彬聽完哈哈一笑,這事并不難辦,他家有的是銀兩,有錢能使鬼推磨,他明天便回去跟父親李逵說,讓父親立即着手辦理此事,一定會讓劉家主動解除婚約。

見到李彬言語誠懇并非虛言,沈璧君大為感動,随即便投懷送抱,主動倒在李彬懷中,此後,有情之人做下快樂之事。

雖然時值初秋,但是酷暑還未消退,一番雲雨以後,李彬口渴難耐,便讓沈璧君給他倒一碗茶水解渴。

但是夜深人靜,沈璧君也無從給他取得茶水,想到閨房之中還有個西瓜,于是讓李彬吃西瓜解渴。

民間故事:少年吃瓜身亡,府尹高明斷案,促成一樁姻緣

李彬狼吞虎咽,一口氣将整個西瓜吃進了肚子,就差點把西瓜皮吞了進去,随後心滿意足地睡下了。

次日,東方見曉,雄雞高歌,沈璧君擔心父母過來見到李彬,趕緊搖着李彬的臂膀,想讓他趁着沒人發現趕快離開。

哪知道搖了好幾下,李彬卻并未有半點回應,沈璧君驚恐萬分,仔細一瞧,隻見李彬雙目緊閉,臉色蒼白。

沈璧君再伸手靠近李彬的鼻子,已經沒了呼吸,如此變故,隻把這沈璧君吓得魂不附體。

早飯時間,父母還沒看到沈璧君出屋,于是就過去喊她出來吃飯,推門之後發現一個臉色蒼白的男子躺在床上,忙問沈璧君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

眼見無法隐瞞,沈璧君隻好實話實說,聽罷女兒的一番哭訴,沈璧君父母是憂心忡忡,驚恐萬分。

父親沈秋生長歎一聲:“丫頭啊,你可把咱家害苦了,你可知道,他父親是臨安府家喻戶曉的大富豪李逵啊!”

随即沈秋生看着女兒沈璧君,又緩緩說道:“李逵娶過三個妻子,納了五個小妾,可就留下這麼個寶貝疙瘩,如今他的獨苗斷在咱們家,他非扒了我的皮,抽了我的筋不可啊!”

但是害怕歸害怕,擔心歸擔心,别人家兒子死在自己家中,還是要趕緊給李逵說及此事。

民間故事:少年吃瓜身亡,府尹高明斷案,促成一樁姻緣

沒多想,沈秋生親自來到李府,跪在李逵面前一五一十地把李彬猝死于女兒房内的噩耗如實相告。

李逵聽完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頓時就昏死過去了,被人救醒之後跌跌撞撞來到沈秋生家裡。

正如沈秋生所言,自己的寶貝兒子此刻正沉睡在沈璧君的床榻之上,看着兒子的遺體,李逵痛不欲生,不由分說讓人将沈秋生痛揍一頓。

而後,李逵又将沈秋生一家三口全部告到臨安府尹處,控告沈秋生、沈劉氏及沈璧君三人誘殺其子李彬,請求臨安府尹趙公明為他讨回公道。

趙公明對此案十分謹慎,并未假手于人,而是親自審理此案。

當日他便将沈璧君傳喚至公堂,讓其說出當晚的詳細經過,要求口供務必屬實,切不可有半點遺漏。

即使有羞愧難言的地方,也要一五一十地如實交代清楚,倘若有半點隐瞞之處,定當從重處罰。

沈璧君哭訴吐露着事情經過:如何兩次将髒水潑到死者身上,李彬又是如何到她的閨房,對她說了些什麼話,而後兩人又做了什麼。

民間故事:少年吃瓜身亡,府尹高明斷案,促成一樁姻緣

羞愧難掩之處,沈璧君雖然羞得已是滿臉通紅,還曾幾度哽咽,但還是一五一十地把詳細經過給說了出來。

兩人行完快樂之事,李彬口渴難耐,因茶水難以取到,最後沈璧君給李彬拿了個西瓜解渴。

趙公明聽罷,思考良久,期間又反複問了沈璧君好幾遍,最後認定沈璧君所言屬實。

不一會兒,趙公明突然放聲大笑,這讓堂下的李逵和沈秋生一頭霧水,不知尹府是何意圖,為何又突然放聲大笑?

趙公明在心裡将李彬比喻成剛剛戰鬥完正要卸甲休息的人,忽有殺手闖入,焉有不死之理啊!

此後,趙公明還說兇手不是人,而是那個大西瓜,堂下之人更像那丈二的和尚,完全摸不着頭腦。

趙公明也不再賣關子,将他的分析給道了出來:

這西瓜雖然無毒,但是卻是至寒之物,雖是解暑止渴的良物,但也不是随時想吃就可以吃的。

李彬年少體弱,當晚連戰數個回合,身體早已虛脫,這才口渴難耐。

沈璧君年少無知,缺乏經驗,将一個放在牆角多日的涼西瓜給他解渴,李彬嘴饞将整個西瓜快速吞入腹中,卻不知如此這番操作,如同吞下穿腸毒藥,這才導緻他一命嗚呼。

既然沈璧君無心害人,而兇手又并非人類,趙公明秉公處理,判沈璧君與城北劉家的婚約無效。

民間故事:少年吃瓜身亡,府尹高明斷案,促成一樁姻緣

而是要求沈璧君回家辭别爹娘後到李家為奴為婢,以贖其罪,并為死者李彬終身守節,決不允許再嫁人,同時,還要代李彬盡孝,照顧李逵夫婦。

因李彬遵從父命,與城東的王翠花定下婚約,如今李彬已亡,沈璧君又為其終身守節。

趙公明為了不讓王家和劉家為此事而惱怒,于是從中這麼一撮合,将王翠花許配給了就劉能,成全了兩家之好。

王劉兩家的家人也都點頭同意,一緻認為趙公明的判決高明,高高興興地離開了。

民間故事:少年吃瓜身亡,府尹高明斷案,促成一樁姻緣

再說這沈璧君,穿白戴孝到李家為李彬守節,哪曾想與李彬雖然隻是一度春風,卻懷上了李彬的孩子。

李逵知曉以後,立即派人對沈璧君照顧有加、格外關照,要求下人們把沈璧君當成李家的少奶奶一樣對待。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沈璧君為李家誕下一個白白胖胖的男孩,眉宇之間透露出來的秀氣,與李彬是一般無二,十分相像。

雖然是遺腹子,但是畢竟是李家後人,李逵将其視作掌上珍寶,對其倍加呵護。

為了紀念李彬,沈璧君為其取名李林,取了彬字的一半,紀念兩次潑水得到的一段姻緣。

此後,李林像父親李彬一樣,勤奮好學,二十歲不到就高中進士,三十不到考取狀元,功成名就。

沈璧君在李府也是母憑子貴,過上了安穩幸福的生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