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尤奈斯庫和荒誕派:這是一個荒誕、異化的世界,充滿了失望與痛苦

尤奈斯庫

尤奈斯庫是20世紀法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人物,代表作《秃頭歌女》《犀牛》《椅子》。

與傳統的批判現實主義文學代表人物不同,尤奈斯庫的主要成就在戲劇上面,他先後創作了近40部大小劇作,而且是以荒誕派的手法來表現。

尤奈斯庫和荒誕派:這是一個荒誕、異化的世界,充滿了失望與痛苦

荒誕派

荒誕派是20世紀興起的一個重要流派,戲劇方面的代表人物有尤奈斯庫、貝克特,文學上的代表人物有卡夫卡、菲利普·羅斯。

荒誕派其實屬于現代藝術的一種,也是在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之後興起的藝術。這一流派的思想核心是存在主義哲學,存在主義哲學的代表人物是胡塞爾、海德格爾和薩特,存在主義哲學的主要思想是:否定客觀物質世界的存在,強調主觀精神境界。

尤奈斯庫和荒誕派:這是一個荒誕、異化的世界,充滿了失望與痛苦

他們認為世界是醜惡的、荒誕的、不合理的。這個世界上的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人與自我之間的關系都是不正常的,人被社會所壓迫、扭曲,失去了正常人的自我,沒有個性,變成了“非人”。

既然社會是這樣冷漠無情,人被異化、扭曲了,因而表現這種非同尋常的“非理化”的現象,沿用傳統形式是不可想象的了,于是以荒誕形式來表現一切,包括戲劇和文學。

世界的不可知、命運的無常、人的低賤狀态、行為的無意義、對死的偏執是荒誕派最主要的主題。人和人們賴以生存的世界是格格不入的,人成了生存環境的犧牲品。在這種狀況下,人的個性、自由已經不複存在,是以隻能表現人生的痛苦與孤獨無望,卑賤與無意義,現實的可怕和醜惡,人被超人力量任意擺布的可悲處境等等。我們不妨看看尤奈斯庫的作品。

尤奈斯庫和荒誕派:這是一個荒誕、異化的世界,充滿了失望與痛苦

《犀牛》

《犀牛》是尤奈斯庫的代表作,故事的主人公貝朗瑞是一家法律出版社的校對,正當他和朋友們在廣場上的咖啡座聊天的時候,一頭犀牛出現在城市的大街上,橫沖直撞,瘋狂吼叫。

面對突然出現的不速之客,看客們的态度各異:有人譴責城管的無能,竟然讓犀牛跑進城裡;有人驚慌失措;有人照舊談論着自己的話題,裝作沒有看見。

貝朗瑞則試圖猜測犀牛的來曆:是從動物園跑出來的,還是從馬戲團溜出來的?可是這個城市既沒有動物園也沒有馬戲團,難道犀牛是從天而降的嗎?

尤奈斯庫和荒誕派:這是一個荒誕、異化的世界,充滿了失望與痛苦

這時,又有一頭犀牛出現了,它踩死了家庭主婦的一隻貓。人們開始議論紛紛,這頭犀牛是否就是剛才那隻犀牛?這是亞洲犀牛還是非洲犀牛?是一隻角的犀牛還是兩隻角的犀牛?

人們的争論剛剛結束,更為可怕的情況接連出現。貝朗瑞的一個同僚沒有來上班,因為他已經變成了犀牛。接着變成犀牛的人越來越多。犀牛越來越多,意味着人越來越少,因為犀牛不再是從天而降的,而是從人變來的。

人是怎樣變成犀牛的?貝朗瑞“有幸”親眼目睹了自己的朋友變成犀牛的全過程:首先他的聲音變得沙啞,說話甕聲甕氣;接着他的頭上長出了一個包,膚色開始變綠、皮膚開始變粗;最後他頭上的包長成了犀牛角。

尤奈斯庫和荒誕派:這是一個荒誕、異化的世界,充滿了失望與痛苦

貝朗瑞要他去看醫生,他卻說自己 “隻相信獸醫”。讓講的話越來越不像“人話”,最後,他甚至對貝朗瑞說:“為什麼不當犀牛?我喜歡變化……我要踩死你,我要踩死你。”到這裡,讓已經徹底變成了一頭犀牛。

犀牛占領了廣播電台,官方已經站到犀牛那邊去了,也就是說,犀牛控制了整個城市,犀牛就是官方。還沒有來得及變成犀牛的人也開始以做人為恥,以變成犀牛為榮了。後來,全城的人隻剩下“沒出息”的貝朗瑞和他的戀人苔絲還在堅持做人。然而愛情也未能阻止苔絲離貝朗瑞而去——苔絲最終也變成了犀牛。在犀牛群中,貝朗瑞是如此的形影相吊,孤獨無助。

尤奈斯庫和荒誕派:這是一個荒誕、異化的世界,充滿了失望與痛苦

《椅子》

《椅子》是一部獨幕劇。講述的是一對耄耋之年的夫婦,住在一個與世隔絕、四面環水的孤島上,每天百無聊賴地講述他們不知重複了多少遍的故事。突然老頭哭着喊媽媽,老太太哄他,提醒他已經找到了人生的秘密,應該向全人類宣布這個秘密。

于是他們興高采烈,搬來許多椅子,邀請了皇帝、上校、雕塑家、總統、革命家、新聞界人物、瘋子、小孩等等來聆聽人生的秘密。然而客人不見一個來,看不見客人的身影和面容,台上隻有老夫婦倆人馬不停蹄地搬弄凳子,忙得不可開交。

尤奈斯庫和荒誕派:這是一個荒誕、異化的世界,充滿了失望與痛苦

随着門鈴聲響個不停,椅子越來越多,到最後整個舞台全都被椅子占滿了,把老夫婦擠得毫無立足之地,而當老頭正要把自己積累的人生經驗訴諸公衆的時候,卻委托給一位演說家來傳達給觀衆,自己和老太太從視窗跳入大海。大家對老夫婦的自殺行為無動于衷,期待着聆聽人生的秘密。可是舞台上唯一剩下的人物——演說家卻是咿咿呀呀說不出話,原來他又聾又啞,在黑闆上寫一些亂七八糟的字母,隻留下觀衆面對滿台的椅子,聽着海浪的聲音。

無論是《犀牛》,還是《椅子》,你都會發現,荒誕派戲劇的辨識度,幾乎沒有完整的人物形象,甚至連人物的職業、來曆都搞不清,也沒有什麼情節可循,也沒有沖突的沖突與解決過程。隻有破碎零亂的舞台形象,違反通常的邏輯,打亂時空觀念,形形色色古怪病态的人物,他們說着語無倫次的話。

尤奈斯庫和荒誕派:這是一個荒誕、異化的世界,充滿了失望與痛苦

荒誕派,或者說尤奈斯庫要借助這樣的藝術形式到底想表達什麼?向人類傳遞什麼資訊呢?——這是一個異化的世界。

人的異化

自從人類從農業文明進入到工業文明,人類進行了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之後,人的異化也随之而來。當今人類異化的程度是曆史上從未有過的。

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雖然為人類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物質和财富,但人類在金錢的誘惑和物欲的泛濫中越來越迷失了人性,迷失了自我,逐漸成為金錢和欲望的奴隸。人類的處境越來越沖突。

尤奈斯庫和荒誕派:這是一個荒誕、異化的世界,充滿了失望與痛苦

一方面是科學技術日新月異飛速發展,另一方面是傳統的價值觀念和道德風尚日趨衰落;一方面物質資料高度豐富,另一方面是精神生活極度貧乏空虛。人們追求物質财富,創造了豐富的物質财富,又淪為物質财富的附屬和奴隸。人們自己創造的産品卻反而變成了奴役人們的主人。人們越發感到自己成了無法控制的社會力量的玩物,同時在各種規範、法律、道德的限制下,逐漸成為“被捉弄”的生物。

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使得現代人的心理機制呈現出孤獨、失落、隔閡等特點,尤其是孤獨感濃烈。

雖然人類在竭盡全力去擺脫這種“異化”,但最後卻發現:我們無論作出什麼樣的努力,也無法超脫異化的命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