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有三急,為何古人在建故宮不設計廁所,上萬人友善又該如何解決

導言:人有三急,為何古人在建故宮不設計廁所,上萬人友善又該如何解決?

故宮坐落于北京城的中軸線上,始建于公元1406年,是明成祖朱棣仿照南京宮殿而興建,故宮攻城浩大,一直持續了14年,直到公元1420年才興建完畢。故宮叫“

紫禁城

”,明清兩個朝代多達24位皇帝居住于此,在中國曆史上,也占據了相當重要的位置。

比較有趣的是,這座皇宮規模宏大,富麗堂皇,相當于是一個小城池。按照故宮的面積以及房間來看,裡面居住上萬人一點問題都沒有,那麼問題也就來了,古人在建造故宮時,為何沒有在裡面設計廁所呢?上萬人的友善問題又該如何解決?

人有三急,為何古人在建故宮不設計廁所,上萬人友善又該如何解決

故宮的“友善”其實不友善

古人的智慧是無窮的,古人迄今為止,在工藝與文物方面,留給我們的除了驚歎還是驚歎。是以,忘記設計廁所的事情,是不存在的。

我在參觀故宮時,在去之前便被朋友提醒,讓我注意觀察下,古人的廁所是什麼樣的。然後我傻呵呵的在裡面從頭轉到尾,也沒有發現。後來悄悄問了一下導遊,結果我知道,我被套路了。

人有三急,為何古人在建故宮不設計廁所,上萬人友善又該如何解決

當年在設計故宮的時候,因為當時還沒有沖水馬桶,于是便設計的移動式馬桶。旱廁這種東西,又怎麼能出現在皇家的庭院中。一是不好清理,在這也不容易遮蓋氣味,對于身份尊貴的皇帝嫔妃們來講,他們又怎麼會去“蹲坑”呢。

前文中提到的“

移動式坐便器

”也就是古代的恭桶,皇帝出恭,這裡的出恭就是上廁所的意思。古代封建社會本就是一個等級森嚴的舊社會,皇帝哪怕是上廁所,都要高别人一頭,沒辦法,實力在這,低調是不允許的。

人有三急,為何古人在建故宮不設計廁所,上萬人友善又該如何解決

皇帝的廁所叫“

官房

”,并不叫馬桶,皇帝小便用的器具叫“虎子”,光聽名就感覺威風凜凜。平時這兩樣器具都有專門負責的太監保管,需要的時候,隻需要叫一聲,太監便将東西拿過來,使用完之後,拿走清理完畢即可。

嫔妃們自然也會有和等級相比對的“官房”,一般是由檀香木雕刻而成。在這裡要講一下,為何要用檀香木,别的木不可以嗎?

一個重要的原因,那便是檀香木本身自帶香氣,檀香木的香味能夠壓制排洩物的味道,這樣便能最大限度的讓嫔妃覺得比較有面子。

人有三急,為何古人在建故宮不設計廁所,上萬人友善又該如何解決

相傳慈禧太後禦用的“官房”便被被雕刻成壁虎的形狀。壁虎趴在地上,頭部是放手紙的地方,巨大的腹部被雕刻成空心狀,上面可以用蓋子打開,尾巴是卷起來向上,充當了扶手的作用。整個雕刻惟妙惟肖,不知道的都以為是一件工藝品。

在使用的時候,壁虎空空的肚子裡面,會在底部灑向厚厚一層香木屑,友善完的排洩物便被木屑所吸收,友善完之後,這些木屑一般會被燒掉,在當時來看,是一個比較好的方式,但是放在現在來看,就有點不環保了。

人有三急,為何古人在建故宮不設計廁所,上萬人友善又該如何解決

這裡所說的是小号,如果是大号的話,流程還要複雜一點,地下的木屑基本上便換成了清水,清水中再撒上一層玫瑰花瓣,一方面可以起到遮蔽氣味的作用,另一方面還能防止濺水。

不同的嫔妃,根據級别等級不同,雖說有一些差異,但基本上的流程大同小異。

恭桶裡面的便便,将會怎麼處理

前面也提到,老佛爺的小便完的木屑,會被燒掉,但皇宮那麼多人,并不是所有人都會有這個待遇的。太監和宮女才是便便的主力軍,他們的“恭桶”會被放置在“恭房”裡面,内急的時候,他們便會匆匆去恭房解決。

最終這些排洩物是會被定期移到皇宮之外,一般是每月的四、十四、二十四日。封建王朝離我們早已遠去,原本這些恭房裡面放置的恭桶早已被清理,現在隻剩下一間間空房子,是以這也是很多人轉半天不知道廁所在哪裡的原因了。

人有三急,為何古人在建故宮不設計廁所,上萬人友善又該如何解決

後記

單單從一個簡單的友善上,就有這麼多的講究,更别提其他方面了。反映出來的就是當時統治者的驕奢淫逸,那些在皇宮内求生的窮苦人家的孩子是多麼悲慘與可憐。

幸逢盛世,封建吃人的舊社會離我們已經遠去,我轉身走出了故宮,有絲絲的沉重。我坐車回到了自己的家鄉,曆史早已遠去,我要為了我的幸福生活而努力奮鬥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