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攢機單點評:成本效益不等于選雜牌!

在我們日常攢機過程中,“成本效益”是大多數玩家朋友追求的重要方向,畢竟省錢是攢機圈的第一要義,同時也是攢機過程中滿足感重要的擷取方式,即花着更少的錢,選配參數更好的硬體,這是一種追求更是一種魅力。

可凡事都有限度,過分追求成本效益,往往會得不償失。尤其是近年來,随着電腦硬體價位的走高,各種低價山寨雜牌的出現,使得衆多攢機玩家圖便宜,省花銷,選配衆多看似便宜,卻潛藏品質風險的硬體産品。

今天,我們來看下這個号稱“成本效益較高的遊戲機”的攢機單,分析一下該攢機單是否真的做到了“成本效益”。

攢機單點評:成本效益不等于選雜牌!

攢機單

先來整體部分,從傳統三大件,主機闆、CPU和顯示卡的接口協定上看,沒有出現“U不配闆”或是“高U低顯”等明顯硬體不适配問題,即按照該配置可以正常開機使用。

具體考量下,三大件基本采用了時下最新的intel 12代酷睿處理器,搭配Z690高端主機闆,即使顯示卡方面,沒有采用30系顯示卡,可就目前顯示卡全面缺貨而言,搭配20系顯示卡也無可厚非;關鍵在于,存儲方面,要知道12代酷睿搭配Z690主機闆,甚至已經支援原生的PCIe5.0 SSD了,就算是當下沒有量産的GEN5産品,也應該選擇PCIe4.0 SSD,或是上一代的PCIe3.0 SSD,否則,豈不完全浪費了旗艦級别的闆U帶來的存儲帶寬的加持?

更何況,就價格而言,主流1TB左右的PCIe3.0 SSD已經售價不到800塊了,不到200塊錢差價,又何必選擇性能孱弱的SATA SSD呢?這真的能算的上成本效益嗎?

如果說,存儲的選擇僅僅是對于硬碟産品認知的不足,那麼在其他硬體品牌的選擇上,則暴露了該作者對于成本效益錯誤的認知。

單純的認為,便宜是第一要義,全然不顧硬體品牌的差異。

主機闆方面,選擇了非四大闆廠的昂達主機闆,不能說錯誤,隻能說在價位可接受情況下,盡量選擇大牌主機闆,無論是産品品質,還是功能設計上,品牌主機闆優勢還是明顯的;

記憶體方面,則更為誇張,選擇了幾乎無人聽聞的枭鲸記憶體,記憶體作為重要的資料儲存設備,品質是生命,而山寨品牌的弊病在于顆粒來路不明,制造技術無法考證,品控水準難以信服,長久使用下來,必然會影響電腦的整體體驗;

顯示卡和顯示器上,存在同樣的問題,都是市場上非知名的二流甚至三流品牌,雖然價格方面,對比一線品牌有優勢,可長遠來看,這樣的“低價”産品,你真的敢用嗎?

攢機單點評:成本效益不等于選雜牌!

成本效益,表達的是,在性能表現同等情況下,價格方面還能有着一定優勢的産品;前提是産品的性能表現,而該攢機單中存在大量無法驗證的二三流品牌産品,從統計學的機率講,這些品牌産品很難保證性能上的穩定,雖然價格确實便宜,但攢機追求的卻不僅是便宜,更重要的是有用,你們說呢?

最後,如果你對自己的攢機單有疑問,或是不知道搭配完的配置單價格是否合适,都可以在評論區發出你的模拟攢機配置單ID并@作者,我們将會第一時間為你提供幫助。

(7864109)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