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把江西瓷器形态之美和偉大詩意向世界傳遞

本報記者 鐘秋蘭

随着冬奧會熱度越來越高,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指定官方禮物“文君瓶”也越來越受到關注,其溫潤如玉又簡約大氣的藝術表現力讓人過目不忘。它們的作者是著名陶瓷藝術家白明,從上饒餘幹走出去的正宗江西人。“我藝術創作中的美好訴求都來源于與江西有關的記憶”,2月8日,記者專訪白明,聽他講述如何用江西元素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

把江西瓷器形态之美和偉大詩意向世界傳遞

冬奧·文君瓶

把江西瓷器形态之美和偉大詩意向世界傳遞

冬殘奧·文君瓶

(圖檔由白明提供)

“文君瓶”展現中國文化的含蓄之美

“文君瓶”包含“冬奧·文君瓶”“冬殘奧·文君瓶”,高各為56厘米和24厘米,限量為5000尊和1萬尊。兩尊作品以白瓷為載體,把中國瓷文化精髓和現代奧林匹克精神融為一體,在晶瑩剔透的瓷身上展現奧運元素,承載獨特的文化魅力和人文情懷,也展現中國虛懷若谷、沉穩低調的君子之風。

瓷與冬奧盛會擁抱,會生長出什麼樣的藝術之花?白明介紹,作品修長的瓶身、流動的線條與冰雪運動優雅、靈巧、充滿律動的造型互相呼應,宛如一場優美的生命舞蹈。其中,“冬奧·文君瓶”瓶身浮雕冬奧會會徽,暗刻24條豎紋,指代第24屆冬奧會;“冬殘奧·文君瓶”瓶身浮雕冬殘奧會徽,雕刻13條豎紋,指代第13屆冬殘奧會,13條線條為陽雕設計,兩件作品相輔相成,既風格一緻又有形态上的變化。刻線與陽雕的線條在底部形成似蓮花瓣形,寓意和諧吉祥。冬奧會與冬殘奧會的會徽與瓶身和諧相處,展現中國文化的包容與含蓄之美。

瓷器是不需要用語言解釋的中國形象

為什麼選擇瓷來表達?“該呈現一件什麼樣的作品給世界看,我覺得在文化的善意傳遞表達上面,瓷對國家形象和世界交流中身份和文化背景的展現更能回到優秀傳統的深處。”白明介紹,瓷從東漢開始傳播到世界各地,西方創造出同樣品質的瓷器用了1700年,瓷作為中國身份的形象是不需要用語言去解釋的。

“中國的瓷器向世界貢獻了了不起的技術、工藝、材質,我認為更了不起的是貢獻了中國最了不起的造器美學。”白明是陶瓷藝術家,更明白中國人對瓷器的了解有天然性。在中國,幾乎沒有哪個家庭不擺幾件與瓷器有關的器物。“我的設計思路就是把中國的審美淵源、世界體育盛會和北京作為舉辦夏奧和冬奧‘雙奧城市’的唯一性這些元素表達分解成幾個需在作品裡面去傳遞的詞語。”

冬奧會傳遞着“融合”“純粹”“速度”“友好”,“速度”靠線條的流暢性,“純粹”靠如玉的白瓷質地,“美好”是文人君子般包含了整個陶瓷史上的經典造型語言的融合和現代性的訴求。在這樣理念下進行設計和創造的“文君瓶”恰如其分地表達了中國傳統與現代結合下的曆史、情感、禮儀、記憶、美好、優雅、傳奇與故事。

用好江西元素講好中國故事

白明的家鄉餘幹縣,與瓷都景德鎮相鄰最近的地方僅80公裡。作為從江西走出去的藝術家,白明擅長用瓷說話,在國内外傳遞江西聲音。

早在2015年申辦冬奧會時,他受邀創作贈送給國際奧委會的國禮“紅韻——環繞飛揚”大盤,工藝上用的是景德鎮傳統釉裡紅燒制法,由于釉裡紅釉料在5攝氏度左右區間就會有不同的變化,是以極難掌控和燒成,但它的顔色又是無比鮮活和多變,每件作品是以獨一無二。“不同的紅就是不同的生命與個體,2015年創作的時候我們在釉裡紅大盤上添加了申奧标志,就是希望北京申辦冬奧成功,是以我把紋樣設計成有飛揚角度環繞的紅色,取名為‘紅韻——環繞飛揚’,寓意‘鴻運’與萬衆心願。”

“前面所說的創作理念和我的藝術觀有許多都與江西有關,也與景德鎮有關,更與我的家鄉餘幹有關。隻是這些有關的元素都不是外在具體的,而是隐含于我的内心與情感的深處。江西的人文、山水、風光甚至美食成為了我之是以是我的基礎,我的藝術創作中的美好訴求也源于與江西有關的記憶。”白明對記者娓娓道來,文君瓶的造型就與景德鎮曆代的經典造型有深刻的關聯;“紅韻——環繞飛揚”大盤這件國禮作品也是在景德鎮創作的。這些年,他經常回江西進行藝術創作和藝術交流,把來自江西瓷器的形态之美和偉大詩意向世界傳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