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非虛構寫作入門|蒂貝爾·吉安

非虛構寫作入門|蒂貝爾·吉安

本文節選自蒂貝爾·吉安《一年通往作家路——提高寫作技巧的12堂課》,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

非虛構寫作入門

在我們進一步了解散文的曆史、元素和結構之前,不妨先來看一下被稱為非虛構作品創作的大概圖譜。這個術語在20世紀70年代首次被美國國家藝術基金會使用,用來形容一種新型的新聞報道,比如楚門·卡波特1965年的報道《在冷血中》,瓊·迪迪翁1968年的報道《向伯利恒跋涉》,以及蓋·塔利斯1971年的報道《父輩的光榮》。這些作家采用了小說技巧來寫新聞報道。卡波特的初衷是為《紐約客》寫一個系列報道,内容是報道1959年發生在堪薩斯州的四個持槍兇手血洗克拉特家族的案子。但是當他抵達那裡,約談了他們的鄰居、朋友、警察、陪審團成員,并且和兩個嫌疑兇犯隔着玻璃交談之後,他沒有将這個事件寫成一篇傳統的新聞報道,而是呈現了一種個人經曆和當中的曲折始末。

在《非虛構寫作藝術》一書中,李·古特坎德描述了四種掌握這種寫作類型的技巧:

1.潤飾描寫。

不要人為地追求精确,要加強人物性格和場景設定的戲劇化效果。

2.使用對白。

重塑你印象中的會話場景,但是不要寫那些并未發生的對話。

3.加入内在的視角。

讓讀者通過你的眼睛親臨實境。

4.在場景中鎖定目标。

場景是以行動為主的,是電影化的和三維的。它們的畫面感建立在能夠誘使讀者進入其中的動人細節上。

以這種方式,非虛構創作作家動用了小說作家所擁有的全部寫作技巧,盡可能地使故事富于感染力,但是并沒有進行虛構。作為一個非虛構文學作家,你應該寫你所經曆的東西,而不是肆意編造。約翰·麥克菲認為,非虛構文學作家對他人和他們的讀者負有一種責任:要保持誠實。你不可能重構人們的生活,你隻是盡可能真實地反映你的所見所聞,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

1995年,李·古特坎德創辦了文學評論期刊《非虛構文學創作》,見證了這個新興文體的活力和繁榮。1999年,邁克·斯坦伯格創辦了期刊《第四種類型》,把這種文體作為第四種文體加入到——小說,詩歌,劇本——這三種已經被認可為正統的文體之中。布萊特·洛特在《第四種類型》2000年的春季号中發表的《對非虛構文學創作的定義》一文中寫道,這種文體寫的就是作者自身:自我成為根基,作家就是他自己的第一個探索者。但是非虛構文學創作從來不是為自我服務的;相反,它面向的是不斷拓展的世界,在那裡,作家需要對自己的文字負責。

非虛構寫作入門|蒂貝爾·吉安

配圖|《臉旁,村莊》

個人随筆具有短篇非虛構文學作品的基本形式。它不長的曆史可以從16世紀晚期算起,這時蒙田開始寫随筆,嘗試将主客觀融入一種新的散文形式中。蒙田當時住在位于多爾多涅的自家農莊中,作為一個退休律師,為了讓自己忙碌起來,他開始創作随筆,描繪他身邊的一切事物,想到哪裡就寫到哪裡,不拘泥于形式。他相信“每個人身上都負有全部的人性”,是以他的作品老幼鹹宜。他在随筆中會與看不見的鄰居對話。這些文章讀起來感覺就像他正在對我們說話,如此直接,如此親切。他既給了我們他自己的觀點,同時又使我們感到新鮮和愉快。

轉眼到了20世紀,弗吉尼亞·伍爾芙的随筆平衡了主題和風格,使二者顯示了同等重要的作用。總之,“随筆自成一格,是一種最接近真實的利器。”菲利普·洛佩特将随筆中作者與讀者的交流描述為“一個人說給另一個想聽的人”。

我們應該怎樣定義個人随筆,或者被稱為非正式的、文學獨幕喜劇文這類東西呢?在1988年出版的《美國最佳散文選》的前言中,羅伯特·阿特萬就已經說明,寫手們之是以對随筆抱有持續高漲的熱情,是因為這種形式具有極大的可塑性。他指出了個人随筆的四個要素:筆調,形式,戲劇性和真實。

1.筆調:随筆具有強烈的個人風格,并且以第一人稱寫作。它不足以完全呈現出經曆的全貌;作家必須設定他或她自己的視角。作為作家,你沒必要害怕說出自己的想法。在這一點上,你可以向多麗絲·萊辛多麗絲·萊辛(英國著名女作家,被譽為繼伍爾芙之後最偉大的女性作家,2007年榮獲諾貝爾文學獎。)學習,她在《金色筆記》中寫道,處理主觀性問題的方法是将每個個體都視為一個微觀世界,同時把個體經驗升華,使人物具有普遍性。當你誠實地分享某種你的深層體驗時,它就會觸動讀者,這樣就可以使個人經驗具有普世性。

2.形式:随筆處于小說和詩歌的交界地帶。回憶錄也屬于這種情況。作家會将他的個人體驗以故事的形式展現出來,同時用詩歌的技巧對其加以潤飾。将故事娓娓道來會使得陳述聽上去不那麼唐突,而富有詩意的文字則擴充了其中的深意。正是對故事和詩歌的平衡才使得随筆如此富有魅力——既靈活,能夠适應任何多變的形式;又不失深刻,能夠展現精彩的個人經曆。

3.戲劇性:正如狄勒德曾經寫道的,沒有什麼主題是不可涉及的。整個世界都可以作為呈現的主題——隻要這個主題足夠有戲劇性。随筆可不是闆起面孔的以前學校裡教的那種八股文。阿特萬回憶說,當他有一次向學生們朗讀狄勒德的一篇随筆時,學生們認為那簡直不叫随筆,因為它對于随筆而言實在太富于戲劇性了。但是,個人随筆就是這樣一種對于真實生活的講述,隻能說真實生活本身就充滿戲劇性,而作家隻是經曆其中。

4.真實:随筆将真實同時留給了作者和讀者。正如弗吉尼亞·伍爾夫所言,“随筆自成一格。”故事沒必要為讀者留下一個真相,但是随筆卻不同。這就是短篇小說和随筆之間最大的差别。通常大家認為随筆是一種僞裝起來的短篇小說,或者相反,短篇小說是一種僞随筆。但根本不是這樣。随筆通常基于某件真實發生的事情,作者對此會有充滿深意的内在解讀,但并不會說透,讀者必須自己去辨識。正如羅伯特·安特萬在《重拾随筆》這篇文章中所說的,“随筆的價值就在于,不斷翻飛的思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