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經典|李白回家過年要花多少錢?

經典|李白回家過年要花多少錢?

△ 張翀《劍閣行旅》

(來源:嘉德拍賣)

李白回家過年要花多少錢?

經典|李白回家過年要花多少錢?
經典|李白回家過年要花多少錢?

△ 清·《太平春市圖》拜年(局部)

元旦,在古代指的是現在的春節,在民國以後指的是1月1日。紅包在古代是為了祈福,現在似乎是為了社交。最早的爆竹是用來做什麼的?唐代的春運是什麼樣的?李白回一次家,要花多少錢呢?

漢代之前,各朝各代的新年時間各有不同,漢武帝時期,将新年日期定為正月初一,一直沿用到現在。在古代,新年也叫 “元旦”,但這個元旦指的是農曆正月初一,而不是現在的1月1号。到了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并把這一天定為元旦(新年)。

01

古代紅包— “壓勝錢”

經典|李白回家過年要花多少錢?
經典|李白回家過年要花多少錢?

△ 北魏·永安五男四神壓勝錢(鎏金)(上圖)

曆代各種異形壓勝錢(下圖)

2000年以前,天鳳四年,公元17年。那一年,綠林軍在湖北起義。

篡了老劉家皇位的王莽,登基以來就沒過過幾天安生日子,現在又碰到造反,他有點坐不住了。王莽親自來到郊區,讓工匠用銅合金做了一個大樊鬥,來“壓勝衆兵”,祈求神靈保佑我軍将士個個戰神附體,百戰不殆。

所謂壓勝,其實就是造一個吉祥物,來祈求上天佑。壓勝文化自漢代起,到明清一直流行着。其中,用錢币做的壓勝品,叫作“壓勝錢”,就是壓歲錢的雛形。

跟現在壓歲錢不太一樣的是,我們現在把幾張100塊塞紅包裡,孩子拿着就高高興興地去花了。但在古代,很多壓勝錢是不能花的,隻不過是做成貨币造型的飾品。

02

爆竹

經典|李白回家過年要花多少錢?

△ 清代·五彩爆竹形蓋盒

(觀複博物館藏)

大概在20年前,每當春晚的某個語言類節目結束的時候,外面就會響起此起彼伏的鞭炮聲。零點鐘聲一響,就到了除夕夜的高潮。

但在古代,當火藥和紙張還沒發明的時候,人們是怎麼放炮的?

據說由東方先生編纂的《神異經》,就記載了“爆竹”這個詞的起源:西方的深山中,有一種長一尺多的怪獸,叫作“山魈”。這個怪獸膽子很大,不怕人,還會傷人。人們聽說山魈怕火、怕響聲,于是就把竹筒放到火堆裡燒,燃燒時竹節發出畢剝畢剝的聲音,能吓跑山魈。

不過這種神怪故事隻是杜撰的,真正靠譜的還要看《周禮》。先秦時期,有一種祭祀的宗教行為,就是把柴火放到火裡燒,發出聲響叫作“炮祭”。所謂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祭祀在當時可是關乎國家命運的頭等大事。

經典|李白回家過年要花多少錢?

△ 清·《太平春市圖》賣爆竹(局部)

爆竹的發明可能就是受了這個儀式的啟發。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從北宋詩人王安石的這句著名詩句裡,我們可以看出來,那時候人們春節放炮用的還是爆竹。但是到了北宋末期,用火藥制作的“爆仗”,就登上曆史舞台了。

“爆仗”,這種新産品的發明,首先投入到部隊儀仗。試想在茫茫沙場中,北宋軍隊正在進行部隊儀仗表演。如果用火堆裡燒竹子的聲響來發号施令,那就太單薄了,将士們根本都聽不見。但火藥爆炸的聲響就不一樣了。霹靂一聲,頗顯大朱軍威。

後來到了南宋,“爆仗”就在民間很普及了。

補充說一句,火藥雖然是中國人發明的,但是技術純熟運用和再發展卻是在西方,中國的國門也曾被中國人發明的火藥給炸開,值得我們深思和警醒。

03

春運

經典|李白回家過年要花多少錢?

△ 南宋·李唐《晉文公複國圖》(局部)

(大都會博物館藏)

比起壓歲錢和爆竹的“千年曆史春運”一詞就像個嬰兒,在改革開放之後才出生。但青出于藍勝于藍,現在過年,春運的影響可能要遠遠大于壓歲爆竹。搶票、請假、趕路、回家,好像在春運裡,最能感受到“過年”的味道。

我們現在總是抱怨春節回家難,但在過去,其實回家更難,原因很簡單,就是交通不便利。比如說,詩仙李白要回老家,從首都西安回四川江油。900公裡的路,他要走1個月,團圓又要1個月,再花1個月回去上班,總共3個月。而且不僅花時間,還特費錢,李白回家一趟,單程要花12貫。

12貫是什麼概念?我們做一道計算題。

開元18年,公元730年,李白30歲。那時候的米價大概是每鬥13~20文,我們為了友善,就按20文計算。1貫錢=1000文,一鬥米大約是12.5斤。假如按米價3元一斤計算,李白單程花費的12貫錢,按米價折合成人民币大概是多少呢?

- END -

撰 文|陳骁力

編 輯|漢 華、晴 一

更多閱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