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古代的懸棺,到底是怎麼放上去的?專家:古人的智慧令現代人折服

“父母死亡,殺犬祭之,作四方函以盛屍。飲酒歌舞畢,仍懸着高山岩石之間,不埋土中作冢也。”

古代的懸棺,到底是怎麼放上去的?專家:古人的智慧令現代人折服

中國信鬼神之說,隻要家中實在不是無以為繼,都會舉辦一個體面的葬禮。中國古代常用的方式是土葬,但是在少數民族地區有水葬、天葬、火葬等習俗,其中有一個不為人知的下葬方式

——懸棺葬。

有關懸棺葬最早出自漢朝,《漢書》中便有涉及,而其他文獻諸如《朝野佥載》《臨海水土異物志》同樣提到了。結合文獻與實地考察,我們發現了懸棺葬主要出現在四川、重慶、貴州、湖北等地,涵蓋了中國三分之一的省市。

古代的懸棺,到底是怎麼放上去的?專家:古人的智慧令現代人折服

一般來講,懸棺葬是将屍體和棺材一起懸挂在懸崖峭壁上,有的是在懸崖上鑿洞,用

椽木

将棺材放在樁上。有的是在懸崖上開鑿出一個石龛,将棺材放到

石龛

裡面。還有的則是利用了地勢,将它放到懸崖自帶的洞中。隻不過,懸崖如此陡峭,棺材如此厚重,究竟古人是如何将它放上去的呢?

1978

年,專家們對中國著名的懸棺遺址武夷山進行了考察,他們使用現代工具,将洞穴中的一具懸棺取出來,企圖以此揭開懸棺的奧秘。雖然他們并沒有取得明顯的進展,不能解答這個疑問,但是他們提出了幾點見解。

古代的懸棺,到底是怎麼放上去的?專家:古人的智慧令現代人折服

首先,根據對懸崖縫隙中的木屑來進行判斷,專家們認為古人先在懸崖峭壁中修了一個棧道,再将棺材運上去,随後将棧道拆除。但是,在沒有火藥和先進工具的古代,修棧道的難度顯而易見,尤其是放置棺材的懸崖幾乎是垂直的。而且,一道懸崖上有多個懸棺,他們如果要将棧道拆掉,如何能確定那是最後一個放上去的棺材呢?再者,棺材的重量重達幾百斤,人要扛着它走并不牢靠的棧道,難度着實很大。

第二種說法是根據古籍

《朝野佥載》

提出,将棺材放到懸崖頂端,再用繩索将它放入洞穴。但是這種做法的難度同樣很大,畢竟要以一個小的施力點去控制沉重的棺材,基本上需要很大的合力。

古代的懸棺,到底是怎麼放上去的?專家:古人的智慧令現代人折服

第三種說法是利用水位,在人們的設想中,古代水位也許并不高,因而人們能輕而易舉地将它放進去。暫且不論水位在幾千年會不會發生如此大的變化,但就懸棺葬的意義來說,人們如果為了圖省事,隻放在水位上面一點點,為何不直接使用水葬呢?

而第四種說法相對于前面幾種更為合理。專家發現棺材基本上是可以拆分組合的,因而可以單獨運上去,再将它放入洞中進行整合,但是要實作這一點,必須修棧道,因而實際上我們還是沒有解開懸棺葬的奧秘。

古代的懸棺,到底是怎麼放上去的?專家:古人的智慧令現代人折服

由此可見,雖然現代社會相較于古代更為便捷,但是古人依舊做出了許多現代人做不成的事情,古代人的智慧結晶果然令人佩服。

現如今,江西的龍虎山、石門懸棺、

僰人懸棺

龍河岩棺

武夷山九曲溪

等地都有懸棺,想了解的可以去這些景區觀看。

繼續閱讀